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1
  • 简介:关键在于如何揭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以及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中,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8
  • 简介:此种盛况促进了明代饮食思想的发展,在明代成为饮食的时尚,在明代饮食思想中新发展表现为

  • 标签: 思想文化 文化思潮 饮食思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2
  • 简介:那么把商品本身具备的文化内容随着商品流通而宣传现实社会中,商品社会文化的定位,商品社会文化体系是建立在商品社会现实条件之上

  • 标签: 体系构建 商品社会 文化体系
  • 简介:在我国,群众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它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在文化范畴上属于主流文化,但不具有主流文化的强制意味和专业文化(主要指艺术文化)的曲高和寡,也不具有大众文化的唯利益原则。日臻成熟的群众文化已经从单纯的阶级工具转变成了独具个性、价值的文化

  • 标签: 群众文化 特性 文化形态 主流文化 当代文化 文化范畴
  • 简介:任何一段历史,总是有个载体,而最有说服力的载体,是文化。历史最容易在文化上体现出来。长江巫山的出土文物,体现出的是古老的长江文化;西安的兵马俑体现的是先秦文化;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又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象征。这些灿烂的文化坐标,联系在一起,就是华夏悠久的璀璨的历史。澳门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大三

  • 标签: 大三巴文化 澳门大三巴
  • 简介:《姑妄言》描写了南京侈糜的民风,描写了南京人独特的性格。作者、批点者以北方人的眼光,看到许多南方人习以为常但又表现了地方特点的风俗。官僚文化、士人文化、商人文化、妓女文化奇妙的共存和结合,是《姑妄言》反映的一个重要的地域文化特点。

  • 标签: 《姑妄言》 南京 地域文化
  • 简介:费:眼下,“大众文化”正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关注的角度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如人文视角、后现代视角等等。这说明,大众文化的弥散,已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就象滚雪球一样,开始时很小,渐渐越滚越大,并对我们造成了一种文化压力,以至知识分子不得不开始认真地对待它。当然,大众文化压迫的对象并

  • 标签: 大众文化 通俗文化 知识分子 精英文化 反文化 高雅文化
  • 简介:不知是哪个没唱够戏的小子“创意”出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么一句顺口溜儿,让某些没文化的人终于找到贬损文化的“座右铭”。卖冬瓜、卖南瓜、卖西葫芦也弄成一个节日,拿着国家、人民的钱,拉来一帮跑场子的明星,折腾那么几个小时就说是文化搭台了。搭台子花出去的钱,超出了“发展经济”挣来的效益了。

  • 标签: 文化 “创意” 顺口溜 西葫芦 经济
  • 简介:消费型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兴起,使人们对文学的消费方式和心理期待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制约了文学自身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世俗流行艺术和大众传媒文化的符号性消费特点,因此当今文学要生存与发展,应该特别关注文学的市场性,也就是应当从理论到实践的层面上注重"文学生产"的研究,以期找出一条能促进文学与近代社会变革同步发展的道路,摆脱当今文学的衰微之势。

  • 标签: 消费型社会 消费文化 文学生产
  • 简介:在当代的作家中,余秋雨无疑是非常独特的一位,集“艺术理论家、中化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于一身。因此,他能以文化的心灵感悟历史,又能从史家的立场反观文化。他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至今,其中,最能体现其特性、影响力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当属《文化苦旅》。

  • 标签: 《文化苦旅》 余秋雨 20世纪80年代末 散文作家 艺术理论家 心灵感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05
  • 简介:可以说这些粗话大都没有什么内容,在传统的粗话或对于性主题的文学表现中,它彻底否定了传统话语在内容上的道德意义与形式方面的审美要求

  • 标签: 文化趣味 粗俗化 趣味粗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8
  • 简介:    三、杜甫及其诗歌的和谐文化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是中国诗人中最具有和谐文化内涵和思想的人,以及形式与声律音韵的和谐、诗歌情感与节奏、意象的和谐等方面,    (三)杜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念  杜甫对中国文化

  • 标签: 和谐文化 文化精神 精神鼻祖
  • 简介:一军事共产主义1940年前的延安,沿袭南方苏区,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即以资历为据,稍作区别,级差甚微,男女无别,追求绝对公平,以体现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因为,每一场革命的发动阶段都会提出高于既有政权的道德标准。

  • 标签: 延安 文化人 军事共产主义 生活 1940年 价值理念
  • 简介: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思索硬与软的辩证关系。过去,我们想象中的金融系统是强大无比、坚不可摧的,没想到,一次危机就证实了它貌似强大,其实不堪一击。相反,那些看起来柔软的事物,有时却能焕发出极为强大的力量。

  • 标签: 文化 金融危机 金融系统
  • 简介:身体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以及文本世界的结构性视域。身体和心灵/理性是一个复合统一体,彼此间并没有我们一见就赋予它们的那种显而易见的界限。认知本身内涵了躯体因素,意义是语言使用者用躯体所感受到的意义。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躯体翻译”,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实践,以及梅洛一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把我们重新拉回到存在的基础层面,让我们从人的文化具身性去思考读者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给长期局限于概念化的翻译研究提供一种基础性的入思路径,而且也会推动我们去发现一座语言、意义与躯体共现的无意识冰山。

  • 标签: 罗宾逊与庞德 具身性 翻译研究 意义与理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  4、知识分子与自由/独立  《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30]作为论述王小波的最后一篇,通过这些论述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90年代文化图景中关于"自由"、"独立"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种叙述,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的"王小波五年忌"的哀悼叙述  2002年4月11日是作家王小波逝世五年忌日

  • 标签: 文化想象 王小波文化 试论王小波
  • 简介:中午12点,他准时出门,前往北京。下午3点到达文化部,参加木版年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讨论会;晚上7点,主持中国民进的主席团会,10点会议结束。开会和吃饭的零碎时间里,不断有人来谈传统村落的情况、唐卡的情况。第二天一早,参加中国文联全委会,会议开到一半,他开了“小差”,在这座楼里已经事前租好的房间,召集专家来研究口头文学总目的事。

  • 标签: 文化部 冯骥才 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 木版年画 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