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面对新媒体挑战,电视新闻评论依然可以有所作为。唯快不破,电视新闻评论要抢时效,且不应回避敏感话题,而应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和专业,做舆论场中意见的平衡者。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亦需打造品牌评论员,同时尽可能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深圳卫视《正午30分》的"午观察"评论版块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电视新闻评论 选题 正午30分 新媒体传播 评论员 雷洋案
  • 简介:经过一年的运作,今年4月,耗资二千多万元,由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的严宽(饰陈元光)、王思懿(饰武则天)、郑佩佩(饰魏妈)等许多著名演员联袂演出、香港著名导演范秀明执导的36集电视连续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以下简称《圣王》)已封镜并于近日完成了配音配乐等后

  • 标签: 中原文明 传播史诗 儒将开
  • 简介:地处豫西北的河南省济源市是唐代著名画家荆浩和他的北方山水画派的故乡,在这山水如画,人杰地灵之处,自唐以来始终沿袭着崇尚书画的古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艺术教育受到空前重

  • 标签: 传播学校 发展纪略 国风艺术
  • 简介:本文结合政策语境并综合作者的调研实践,将分别就微电影产品的“注意力资源”、其产品内核的“创意形象工程”与产品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交融性三个方面,去梳理微电影的内涵,从“是谁,演谁,谁看”三个维度,深化对微电影这类文化产品的理论认识。文章进而以新疆本土微电影作品为例,归纳微电影在新疆文化对外传播、重构地方产业价值链方面所具备的意义,以及新疆微电影在对外传播新疆文化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新疆微电影 对外文化传播 注意力资源
  • 简介:《桃花源记》是中国动画史上一部难得的实验性、创新型、民族性韵味浓郁的国产动画短片,其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探寻的过程中,对国产动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示范性和领导性的作用,对中国动画的当代性抒写和民族性继承有着积极的意义。该片无论是在故事的文学性、视觉造型的表现性还是音乐的造型上都具有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和把握,是一部难得的好动画。

  • 标签: 民间民族 传统艺术 乌托邦 文学 视觉造型 音乐
  • 简介:截至2014年2月11日,我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已达4.5亿,此数量占全国网民的70%,受众逐渐从电视TV端转向PC端、以及移动MOBIL、PAD端。①2011年初网络视频分流初露端倪,到2012年,在线视频点播服务已超过搜索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成为最主要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和时间最长的网络应用。以湖南卫视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网络点播为例,从2013年11月11日到2013年11月17日这一周的点播数据看,《爸

  • 标签: 网络时代 湖南卫视 电视节目 传播特征 观众 点播服务
  • 简介:据文献记载,中国音乐和域外音乐的大规模交流与传播是以汉代为开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成就毋庸置疑。然而,文化传播是双向的,在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文化行为上,面对如此众多的中国音乐,人们首先会考虑以下问题:中国人民会选择哪种音乐对外传播、会选择哪种方式对外传播、会选择何地进行音乐传播?再次,在传播的过程中,哪些人、哪些团体为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作出了贡献?在当代

  • 标签:
  • 简介: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等地信众的巡礼和官方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完成信仰空间的复制。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复制对于研究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方志、僧传、行记、灵验故事、敦煌遗书等相关史料的梳理,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一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也试图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模式。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信仰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简介:现在.日本的服装界正处在重要的转换期。经济成长的迟缓、来自海外的追赶、消费倾向的变化、情报等要求所有的企业去对应。产业界、教育机关将如何地去进行人才的培养,本文发表的是关于服装设计的情报化、通信网化的对应,比较、检讨具有服装系学科的大学等高等教育机关的课程改革的实例和担付人才培养的另一方,服装企业自身的企业内部教育的传播媒体教育事例

  • 标签: 服装设计 研修制度 育成 教育机关 经济成长 人才培养
  • 简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由来已久,相关成果多偏重历史研究,且缺乏体系。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一书对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传播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指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著述体现出"研究内容、体系的丰富性,研究个案、例证的典型性,研究对策、方案的针对性"三个方面的价值特征与写作特色。

  • 标签: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国际传播 推广 受容
  • 简介:纵观人类学的研究史,整体性与个体能动性的对立关系显而易见。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艺术人类学学者对民间艺人的研究是如何将整体性与能动性整合在一起的,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解释和分析各种具体而复杂的问题。

  • 标签: 整体性 能动性 艺术人类学 传播模式
  • 简介: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新传播格局下的媒体竞争态势也在不断演进。以往仅限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又加进了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视频、微博等“自媒体”。“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微博成为最早的信息来源,在传统媒体到达现场之前,微博上就已经发出了事故现场的各种信息。这无疑对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而随着知情权意识的逐步苏醒,公众对公共事件的信息渴求愈加强烈。这也对电视媒体的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标签: 现场报道 事故报道 人性关怀 事件报道 传播 视阈
  • 简介: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桑桐的教材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丰富了许多中国音乐家和声学习的经历。然而,只有揭示这些教材中勋伯格、欣德米特与库赫特的隐现,我们才能认识他们的理念是如何以微妙的方式渗透入中国艺术音乐的发展中。

  • 标签: 桑桐 勋伯格 欣德米特 库赫特 和声理论
  • 简介:2010年6月8日下午,上海电视节"EAA"论坛就国际传播中的亚洲形象问题进行探讨。在国际间,纪录片的传播和交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表达才能让对方理解自己,如何表达才能够清晰和准确,如何说出关键词,什么是国际传

  • 标签: 上海电视节 中的亚洲 亚洲形象
  • 简介:一、课题调研分析的意图及方法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域城市形象创新为研究课题,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重点分析现在郑州市公交站台公共空间出现的广告类型和宣传内容,以及受众对其观后的反馈等,从而得出在公共空间中,户外广告传播信息时的质量优劣程度、影响力,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障碍因素,如何避免或者克服这些问题等等。

  • 标签: 户外广告设计 广告传播 公交车站 郑州市 公交站台 受众者
  • 简介:"主音嗖乏"教学法是19世纪经由基督教传教士传入华土的诸音乐教学法中流传甚广的一种。国内学界对此教学法在清末民初的传播情况虽有提及,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史实。本文以1861年即到香港教书,后又转往北京、上海的英籍传教士傅兰雅为例,分三节对"主音嗖乏"体系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与应用做一描述。第一节综述傅兰雅本人,通过简介其人在华三十余年所做之事,来凸显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之功过。第二节以傅氏于19世界60年代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运用"主音嗖乏"体系教授中国学童之史实为实例,管窥来华传教士音乐教育之内容及形式。第三节简述"主音嗖乏"法在晚清的流传情况。

  • 标签: 传教士 傅兰雅 音乐教育 “主音嗖乏”
  • 简介:应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名师讲坛”之邀,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于5月17日14时,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办了题为“传承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引领美”的名师讲座,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主持,著名作曲家徐占海教授、音乐理论家蒋力、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王世魁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德山教授及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师生、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名师讲坛。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副院长 表现美 创造美 名师 沈阳
  • 简介:近三年,随着国产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异军突起,对流行文艺电影的文学剧本改编和海外文化的传播策略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一部影视作品的成败得失。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的相关属性及当代文化语境对流行文艺电影的改编和传播策略深入探讨,试图对当下国产电影的文学剧本改编和海外传播产生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大众文化 流行文艺 文学改编 海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