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消肿散洗剂坐浴联合黄连膏纱条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1月在我院行肛周脓肿根治术的7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消肿散洗剂坐浴后黄连膏纱条换药。统计两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分泌物评分和肉芽生长评分、创面面积缩小率、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高于对照组的 88.5(P <0.05);在创面疼痛评分、分泌物评及肉芽生长评分比较中,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观察组创面面积减少率、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应用消肿散洗剂坐浴联合黄连膏纱条换药能缓解创面疼痛,减少分泌物,缩小创面面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肿散洗剂 黄连膏纱条 肛周脓肿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整体下辨证推拿与针刺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份,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0位患者。参照组针刺推拿治疗,实验组中医整体下辨证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腰部功能以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腰部功能更佳,疼痛程度更轻,P<0.05。结论: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提供中医整体下辨证推拿和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腰部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整体观 辨证推拿 针刺治疗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将我院创伤骨科在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各18例,比较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加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干预成效。结果: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隐性失血、手术时间≥2h、髋关节置管术、体质量指数<30kg/m2是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预防性护理规避,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糖尿病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PTT时间、PT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 腹腔镜肝切除术 术后恢复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应用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对患者术后下肢是那个血栓的影响分析。方法 2020年4月到2022年6月,将在我院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的29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在我院接受是干预性护理的31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例(6.4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例(37.9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应用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可有效的防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 干预性护理 胆囊切除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创伤骨科 下肢骨折 围手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预防下肢疼痛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展开积极探讨。方法 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该时间段内抽取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同意公布研究数据。我院按照抓阄形式进行分组,患者抓阄结果为1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抓阄结果为2的同例数患者则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疼痛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研究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 经数据统计后得知,观察组下肢疼痛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下肢疼痛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可以实施。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脊柱骨折 下肢疼痛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阿司匹林预防AHR术后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6例行AHR治疗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血液指标、伤口持续渗出时间、伤口感染和DVT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行AHR手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预防DVT,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汤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双下肢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对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加上双下肢穴位按摩和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出现时间。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6.7%;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为10.8±1.2天,对照组为14.6±1.6天。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出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双下肢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出现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双下肢穴位按摩 艾灸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急性结肠憩室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老年急性左侧结肠憩室炎与年轻患者相比,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呈现较低的复发风险、较高的住院病死率和术后病死率。世界急诊外科学会国际多学科专家组发布了《老年急性左侧结肠憩室炎的诊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了老年急性左侧结肠憩室炎的诊断、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面的建议。

  • 标签: 憩室炎,结肠 结肠切除术 老年人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生物类似药治疗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ADA生物类似药治疗且资料齐全的CD患者。采用哈维-布拉德肖指数(HBI)评估CD患者基线疾病活动性,并根据疾病活动情况将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主要终点为活动期CD患者治疗后12周临床应答率及缓解率;次要终点为活动期CD患者治疗后26周临床应答率及缓解率,缓解期CD患者治疗后12、26周的维持缓解率及安全性报告。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活动期20例,HBI评分7(6,8)分;缓解期28例,HBI评分3(2,4)分。活动期CD患者治疗后12周临床应答率为70.0%(14/20),临床缓解率为60.0%(12/20),治疗后26周临床应答率及临床缓解率均为61.5%(8/13)。缓解期CD患者治疗后12周维持缓解率为96.4%(27/28),治疗后26周维持缓解率为92.3%(12/13)。随访期间,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4.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DA生物类似药在短期诱导中国轻中度活动期CD患者缓解及维持临床缓解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克罗恩病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 生物类似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为急诊留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路径式护理并联合积极心理干预的实际表现。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依照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路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常规组,路径组患者NYHA心功能评分更低(P<0.05),生活质量更好(P<0.05)。结论:为急诊留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路径式护理并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路径式护理 心理干预 急诊 留观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疗法对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依据不同的干预措施设为研究组(40例,常规疗法联合内疗法干预)和对照组(常规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在采取常规疗法的基础之上应用内疗法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生理、心理、躯体、社会等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内观疗法 消化道肿瘤 癌痛患者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舒适护理在麻醉恢复室留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全麻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留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理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出室时两组意识、血压、呼吸、活动力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理念 舒适护理 麻醉恢复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1例(另加内认知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HAMD评分、PNA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内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内观认知疗法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抑郁 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结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DVT形成率、DVT形成风险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DVT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DVT形成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中效果突出,可有效预防DVT形成,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可借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选择84例展开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两组各42例。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疾病预防有关知识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预防有关知识评分显著更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以及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更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可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也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脉冲式气压治疗仪联合风险护理模式对预防妇产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 :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间开展本次对比实验。纳入实验样本均是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将所有参与者进行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纳入40例,后续收集两组的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观察组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较另一组(P<0.05)实验数据有价值体现。结论:本研究中,脉冲式气压治疗仪联合风险护理模式在预防妇产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有效实施,效果显著。

  • 标签: 妇产科术后 脉冲式气压治疗仪 风险护理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