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床旁摄影防护和体位固定装置在新生儿床旁X射线摄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移动式X射线诊断机对仿真儿童体模进行投照,实验分为A组常规床旁摄影模式;B组使用床旁X射线摄影防护装置。分别在投照部位和辐射敏感部位放置X射线诊断水平剂量仪。以胸部、骨盆、头颅3个部位为投照中心,采集并记录投照部位和辐射敏感部位的辐射剂量。结果以胸部为投照中心时,B组较A组非投照部位眼晶状体、甲状腺、性腺辐射剂量显著降低94.4%、96.9%、96.7%(t=-152.55、-445.16、-129.07,P<0.05);以骨盆为投照中心时,B组较A组非投照部位眼晶状体、甲状腺、胸腺辐射剂量降低85.5%、87.1%、94.9%(t=-50.68、-194.18、-535.94,P <0.05);以头颅为投照中心时,B组较A组非投照部位甲状腺、胸腺、性腺辐射剂量降低99.3%、97.4%、94.3%(t=-1 859.97、-542.08、-66.26,P <0.05)。结论新生儿床旁X射线摄影中使用新生儿床旁摄影防护和体位固定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患儿非投照区域的辐射剂量,同时具有固定和保护患儿的功能,提升了检查成功率。

  • 标签: 床旁X射线 辐射剂量 体模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影响因素,为明确下一步的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系统,采集2020年全国31个省份上报的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级别和地区是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5.41~21.18,P < 0.05)。民营机构组(OR=1.714,95%CI:1.310~2.243)、三级医院组(OR=1.710,95%CI:1.310~2.232)和二级医院组(OR=1.540,95%CI:1.203~1.971)DR设备初检合格的概率较高,西部地区组(OR=0.670,95%CI:0.526~0.852)DR设备初检合格的概率较低。结论应加强对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监督力度,建议加强检测设备的抽检和复核,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DR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 质量控制 状态检测 logistic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数字化处理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钼靶片进行分析,总结经数字化处理的图像特点及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乳腺小叶增生70例,乳腺纤维瘤25例,乳腺脂肪瘤5例,乳腺癌20例。结论乳腺钼靶摄影及数字化图像处理与传统的钼靶摄影相比,具有图像清晰,对比度及分辨率高等特点,特别是对病变内钙化,可通过放大,调整窗宽和窗位等方法轻松获得,并且便于图像的储存和查阅,可作为乳腺疾病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放射科应用数字化乳腺钼靶 X线摄影检查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对科室人员按照要求培训。受试者入组后先采用非数字化乳腺钼靶 X线摄影检查,触诊、乳腺 B超;之后再次结合数字化乳腺钼靶 X线摄影检查。比较前后两次检查后对受试者乳腺疾病检出的准确率。结果 第一次检查疾病的检出率为 67.78%,经二次检查后检出率为 86.67%,两次检查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异议 结论 应用数字化乳腺钼靶 X线摄影检查可有效提高乳腺疾病检查的准确率,及时治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数字化 乳腺钼靶 X线摄影 乳腺疾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方法选取4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研究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结果在这400例健康体检人员当中,通过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发现有10例体检人员检查出疾病,检出率为2.5%。使用X线胸透检查方式对体检人员进行检查时,发现有3例体检人员检查出病变问题,检出率为0.75%,良好总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明显,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出率明显较高。结论通过研究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在健康体检中的检查结果,发现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查速度较快,且检出率较高。因此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更加适用于健康体检工作。

  • 标签: 胸部数字化X线 摄影 X线胸透 健康体检 优势 对比
  • 简介:目的分析工频X线机和中频X线机在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中的图像质量,监测相应辐射剂量,比较两种X线机在CR摄影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工频X线机和中频X线机摄取2~3岁小儿胸片共28例,分析图像质量,监测辐射剂量;并对两种X线机高压输出及IP对X线吸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同工频X线机相比,中频X线机更易获得优质图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结论在CR应用中,中频X线机比工频X线机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工频X线机 中频X线机 X射线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放射科应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效果。方法对科室人员按照要求培训。受试者入组后先采用非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触诊、乳腺B超;之后再次结合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比较前后两次检查后对受试者乳腺疾病检出的准确率。结果第一次检查疾病的检出率为67.78%,经二次检查后检出率为86.67%,两次检查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异议结论应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有效提高乳腺疾病检查的准确率,及时治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数字化 乳腺钼靶X线摄影 乳腺疾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将DR检查和常规X线摄影检查应用在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研究和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纳入诊断的20例疑似存在脊柱结核患者是此文数据研究资料,对20例患者均予以手术病理相关诊断、DR检查和常规X线摄影检查,统计20例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及临床表现检出状况。结果DR检查诊断脊柱结核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数值,P<0.05,DR检查诊断骨质破坏、椎间隙改变、椎体变形、寒性脓肿、死骨形成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数值,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DR检查对比常规X线摄影检查能获得更优的检出效果。

  • 标签: DR X线摄影 脊柱结核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气道数字化X线摄影在诊断婴幼儿急性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80例急性喉炎患儿为研究组,选取童趣健康婴幼儿80例为对照组,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对比两组患儿的气管前后径和咽后软组织厚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气管前后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咽后软组织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喉气道数字化X线摄影在诊断婴幼儿急性喉炎中的应用可以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价值很大,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喉气道 X线 婴幼儿 急性喉炎 价值
  • 简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为表达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弘扬时代主旋律,大力推进卫生文化建设,结合我市第二届医师节纪念活动,市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书法、绘画、摄影展活动。

  • 标签: 卫生系统 干部职工 卫生文化建设 书法 绘画 摄影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近红外线扫描、X线摄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接诊的125例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近红外线扫描、X线摄影检查结果,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①病理检查中,乳腺良性疾病者74例,乳腺恶性疾病者51例;②X线摄影诊断敏感度94.12%、准确度92.00%、特异度90.54%均显著高于近红外线扫描78.43%、73.60%、70.27%(P<0.05)。结论相较于近红外线扫描,X线摄影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恶性疾病 近红外线扫描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将DR检查和常规X线摄影检查应用在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研究和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纳入诊断的20例疑似存在脊柱结核患者是此文数据研究资料,对20例患者均予以手术病理相关诊断、DR检查和常规X线摄影检查,统计20例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及临床表现检出状况。结果DR检查诊断脊柱结核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数值,P<0.05,DR检查诊断骨质破坏、椎间隙改变、椎体变形、寒性脓肿、死骨形成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数值,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DR检查对比常规X线摄影检查能获得更优的检出效果。

  • 标签: DR X线摄影 脊柱结核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结果应用于临床诊断乳腺癌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乳腺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经院方和患者同意后调取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结果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病理51例(70.83%)乳腺癌,21例(29.17%)为乳腺良性病变。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50例(69.44%),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45例(62.50%)。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阳性检出率高于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P<0.05)。结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应用于乳腺癌临床诊断阳性检出率高。

  • 标签: 数字化 钼靶 X线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直径≤1.5em的微小乳腺癌患者(恶性组)和20例直径≤1.5cm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检查,进行定性诊断,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微小乳腺癌55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55/66)、90.0%(18/20),准确度为84.9%(73/86);彩超诊断微小乳腺癌52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52/66)、75.0%(15/20),准确度为77.9%(67/86);二者联合诊断微小乳腺癌65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65/66)、100.0%(20/20),准确度为98.8%(85/86)。与单一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血流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小乳腺癌定性诊断方面,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为首选,彩超对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微小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度。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数字化X线摄影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96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与全数字化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54例,全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81.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88.5%,两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数字化X线摄影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鉴别中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合理搭配两者使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保障。

  • 标签: 全数字化X线摄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时应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和螺旋CT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62例胸腹部创伤的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使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和螺旋CT检查,对比最终的诊断结果。结果 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数字化X射线摄影(P<0.05)。结论 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时候,使用螺旋CT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让临床尽快判断患者病情,确保其得到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数字化X射线摄影 螺旋CT 急诊胸腹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千伏计算机X线摄影(DR)胸片在尘肺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某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68例尘肺病患者,分别采用高千伏DR胸片和普通高千伏胸片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与普通高千伏胸片比较,高千伏DR胸片的质量好,完全正确诊断率高。结论;高千伏DR胸片在尘肺病筛查中检查的准确率高于普通高千伏胸片,可作为尘肺病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尘肺病 高千伏胸片 计算机X线摄影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彩色超声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基于不同诊断方法的前提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予以彩色超声、乳腺X线摄影检查。结果:经相应检查后,参照手术病理检查,彩色超声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X线摄影,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乳腺筛查中,彩色超声、乳腺X线摄影均是常见诊断手段,效果明显,但相比之下彩色超声的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超声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筛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脊柱及下肢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DR)图像与经neoimaging(NE)图像拼接软件处理后图像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6-12月经脊柱胸腰椎包括髋关节及下肢全长拼接站立位DR检查的患者163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常规DR图像为处理前图像,采用NE图像拼接软件处理后的图像为处理后图像,比较两者图像的质量。结果DR图像质量Ⅰ级91.41%(149/163)、Ⅱ级8.59%(14/163),NE图像拼接软件处理后图像质量Ⅰ级93.87%(153/163)、Ⅱ级6.14%(10/163),NE图像拼接软件处理前、后的DR图像质量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0,P=0.001)。结论采用NE图像拼接软件可不再受设备限制而对常规脊柱及下肢立位DR图像进行无缝拼接处理,以此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该研究有创新性。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数字减影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图像增强 脊柱 下肢 站立位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SM)中减影图像灰度值(GV)测量对乳腺钙化病变良性与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因乳腺X线摄影检出以钙化为唯一可疑征象而接受CESM检查的连续性病例95例,均为女性,年龄34~76(48±7)岁。患者均接受头尾(CC)位及内外斜(MLO)位CESM。2名医师根据目标钙化剪影图像上有无强化作出良、恶性主观判断。另由2名医师在减影图像上分别测量MLO及CC位的钙化病变区GV,并以乳腺腺体、胸大肌、皮下脂肪等区域作为背景实质测量GV,计算病灶/背景灰度差值(DGV)及病灶/背景灰度差值比(DRGV)。以变异系数评价GV稳定性,以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测量的一致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性与恶性钙化不同区域GV值的差异;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V鉴别钙化良性与恶性效能。诊断效能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纳入的95例患者中共97个钙化,其中良性62个,恶性35个。2名医师测量MLO及CC位钙化病变区GV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较高。恶性钙化病变区GV、DGV、DRGV均高于良性钙化(P<0.05)。MLO位和CC位钙化区域GV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799、0.843,以CC位钙化区域GV=2015.5为阈值,其诊断准确度为76.8%,与有一定CESM阅片经验的医师主观判断的准确度(82.1%,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M减影图像上进行钙化区域的GV测量可帮助鉴别乳腺钙化的良性与恶性,尤其CC位测量的诊断准确度高。

  • 标签: 乳房X线摄影术 钙化 对比剂 灰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