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保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方法:对二零一九年5月—10月之间,来我院进行住院观察和分娩的283名城区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进行了筛查,并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于二十四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工作,同时于接种结束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283名城区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的孕妇为36名,在针对这些孕妇分娩的38名新生儿(其中有二对双胞胎)于分娩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都完成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及时接种比例做到了百分之百,其中,有三十六名新生儿于二十四小时内就同时完成了首剂乙肝疫苗与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联合接种,及时接种率达到了94.74%;对另外247名经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检测结果为呈阴性的孕妇所分娩的249名新生儿(其中有二对双胞胎),在其分娩后二十四小时内接种的新生儿有243名,其中按时接种比例为97.59%,但其中有六名新生儿未能按时完成接种,因为这些新生儿都有早产、新生儿窒息和分娩时身体重量过轻等客观原因。结论:通过筛查发现,城区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以及对婴幼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保护的工作体系相对健全,且婴幼儿首剂乙肝疫苗的按时接种率也较高。

  • 标签: 城区孕妇 乙型肝炎 便面抗原携带率 筛查 新生儿 首剂乙肝疫苗 及时接种 保健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代谢健康型肥胖(MHO)表型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探索MHO是否为真正稳定的健康状态。方法2011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城区40~79岁居民10 140人,通过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压评定代谢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判定肥胖程度,其中1 299人代谢健康,根据体重指数分为3组,即代谢健康型非肥胖组(MHNW)、代谢健康型超重组(MHOW)、MHO组,于2014年对基线代谢健康人群进行随访,最终共有966名基线及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本研究分析对象中,随访3年后比较3组人群MS及其组分、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的关系。结果(1)平均随访3年后,MHO人群中有47.77%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状态。3组间MS组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3年后3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MHNW组为对照组,经校正年龄、性别、FPG、血脂、血压后,MHOW组的风险比为0.941(0.661~1.202),MHO组的风险比为0.974(0.702~1.291)。结论3年随访后,虽然MHO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未见明显增加,但其MS及三酰甘油、FPG异常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增高,提示MHO人群并不是一"稳定"的健康状态。

  • 标签: 代谢健康型肥胖 患病率 发病率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和其他体脂评价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身高比(WHtR)、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的关系及其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贵阳市城区40岁以上10 14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MI和其他体脂评价指标与M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切点值,接着以各指标最佳切点值为界使用卡方检验再次评估MS患病率。结果该研究人群MS患病率为39.81%(男性为27.23%,女性为44.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女性,MS患病风险均随着CMI及其他体脂评价指标四分位数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以Q1组为参照,CMI Q4组MS患病风险男性为17.15(95%CI 11.64~25.27),女性为45.14(95%CI 37.07~54.96);在男性中,CMI预测M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灵敏度79.8%、特异度63.2%,最佳切点值为0.71),相比其他体脂评价指标,AUC最高值为腰围;在女性中,CMI预测MS的AUC为0.831(灵敏度76.8%、特异度75.7%,最佳切点值为0.65),高于BMI、WHtR,低于腰围、LAP。进一步以各指标最佳切点值为界计算MS患病率,男性最佳预测指标仍为腰围,而女性CMI预测价值仅次于LAP。结论CMI及其他体脂评价指标均与MS密切相关,CMI可作为诊断MS的一项新型指标,在预防MS及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预测 心脏代谢指数 体重指数 脂质蓄积指数
  • 作者: 蔡正杰 鲜金利 Camila Araujo 张紫微 周红宇 彭欢 Manoj Sharma 赵勇 赵思睿(译者) 李伊珈(译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临床营养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美国内华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所,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儿童营养与健康重点实
  • 简介:摘要目的此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重庆市主城区高中生(IUHSS)和区县高中生(PUHSS)多元生活行为方式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独立关联和综合关联。背景一项基于重庆市高中生多元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横断面调查。参与者本研究共调查了1 481名高中生(49.9%为男生),分别来自重庆市的1所主城区学校和2所区县学校。主要结局指标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在以往考试中自我报告的成绩排名来评估。结果在IUHSS和PUHSS中,高频率饮用含糖饮料的学生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小[比值比(OR) 0.56,95%可信区间(CI) 0.32~0.99和0.63,95%CI 0.42~0.96]。在IUHSS中,学生作息时间规范,鸡蛋摄入量符合标准(OR 1.57,95%CI 1.06~2.34和1.60,95%CI 1.04~2.47)和高频率摄入水果的生活行为方式(1.67,95%CI 1.11~2.50)与优异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周中符合睡眠时间建议的学生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小(0.46,95%CI 0.21~0.98)。在PUHSS中,周末符合睡眠时间建议(1.40,95%CI 1.02~1.93)和定期吃晚餐的生活行为习惯(1.55,95%CI 1.01~2.37)与优异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在IUHSS和PUHSS中,体育活动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此外,具有9~13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IUHSS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是其他IUHSS的3.25倍,且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高于具有1~6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IUHSS(3.25,95%CI 1.96~5.40)。在PUHSS中,多种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相关(P>0.05)。结论重庆市高中生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多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综合关联可能强于两者之间的独立关联,这些发现特别适用于IUHSS。

  • 标签:
  • 简介:济宁市任城区金城街道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济宁众和医院)是一家政府主导的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覆盖10个社区居委会,服务人口6.5万余人。中心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要求,进行了高标准建设。中心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盟成员单位、济宁医学院社区医学教学基地。承担着济宁医学院本科生的社区实践和济医附院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社区教学任务。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济宁市 任城区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街道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