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则常导致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既往许多研究关注脓毒症状态下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炎症反应等异常改变。近年来的资料提示,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系统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脓毒症免疫紊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树突状细胞主要分类、免疫功能、监测方法、调控途径及其在脓毒症免疫障碍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旨在为脓毒症免疫调节寻求新的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树突细胞 免疫
  • 简介:摘要细胞免疫治疗一直是肾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过继输注免疫调节性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可降低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副作用。一些免疫调节性细胞的临床前动物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已取得满意结果,但要进一步推广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还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纳米技术对调节性细胞进行修饰以提高细胞制剂的疗效,有望实现诱导针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造福广大移植患者。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疗法 过继转移 免疫调节性细胞 临床转化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异质性的成熟B细胞克隆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免疫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双/三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等,为CLL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新旧疗法的多种联合应用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文章就现有CLL的免疫疗法及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免疫疗法 受体,抗原,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短时消毒对母乳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母亲的新鲜母乳。将同一份母乳分为3份,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未消毒组、巴氏消毒(62.5 ℃ 30 min)组和短时消毒[(62.5±0.5) ℃ 5 s]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清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乳铁蛋白(lactoferrin,LTF)、溶菌酶(lysozyme,LZM)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的含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母乳中存活免疫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B细胞)的数量及其百分比。应用弗里德曼双向秩方差分析(Friedman检验)、Bonferroni校正、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53位母亲的新鲜母乳共87份。(1)未消毒组sIgA、LTF、LZM的含量均高于短时消毒组[0.42 mg/ml(0.33~0.65 mg/ml)与0.40 mg/ml(0.28~0.62 mg/ml),(3.57±1.06)与(3.53±1.11) mg/ml,128.60 µg/ml(77.18~203.00 µg/ml)与121.70 µg/ml(68.66~188.20 µg/ml)],而短时消毒组又高于巴氏消毒组[0.25 mg/ml(0.17~0.37 mg/ml)、(0.85±0.58) mg/ml和83.40 µg/ml(47.40~151.40 µg/ml)](P值均<0.05)。巴氏消毒组sIgA、LTF、LZM的保有率均低于短时消毒组[55.87%(46.01%~71.41%)与96.93%(83.03%~115.90%);21.72%(12.54%~29.42%)与97.88%(88.98%~104.30%);69.26%(49.42%~89.08%)与93.80%(74.85%~110.20%);P值均<0.05]。3组IGFBP-3含量和保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巴氏消毒组存活白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和B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未消毒组[185.50个(87.00~356.50个)与1 271.00个(540.50~2 283.00个);12.00个(6.00~16.75个)与266.00个(137.30~518.80个);1.00个(0.00~2.00个)与47.50个(28.50~116.00个);1.00个(0.00~1.75个)与21.00个(10.00~41.50个);P值均<0.05];巴氏消毒组存活白细胞占全部白细胞百分比,以及存活单核细胞、T细胞和B细胞占存活白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低于未消毒组[24.80%(16.00%~36.80%)与74.20%(63.55%~86.45%),5.91%(4.09%~8.77%)与21.90%(17.40%~29.30%);0.31%(0.00%~1.31%)与4.00%(2.69%~6.43%);0.30%(0.00%~0.86%)与1.27%(0.57%~2.85%);P值均<0.05]。短时消毒组与未消毒组相比,也呈现类似趋势(P值均<0.05)。但短时消毒组母乳存活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其分别占全部白细胞和存活白细胞的百分比[白细胞:279.50个(116.80~548.50个),32.20%(20.70%~45.75%);单核细胞:32.00个(21.00~83.75个),15.60%(11.10%~19.15%)]明显高于巴氏消毒组(P值均>0.05)。(3)不论采用巴氏消毒还是短时消毒,母乳中存活的单核细胞、T细胞以及B细胞占相应亚群的百分比均低于未消毒组[2.94%(1.33%~7.14%)、9.72%(5.77%~16.00%)与52.60%(31.35%~68.75%);0.00%(0.00%~1.61%)、0.49%(0.00%~2.53%)与28.10%(10.55%~57.00%);0.00%(0.00%~0.83%)、0.24%(0.00%~2.47%)与13.80%(3.27%~41.00%);P值均<0.05],短时消毒组仅存活单核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巴氏消毒组。结论短时消毒相较于巴氏消毒能够更好地保留母乳中的sIgA、LTF和LZM,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单核细胞的活性。

  • 标签: 消毒 时间因素 巴氏消毒法 乳,人 免疫球蛋白A,分泌 乳铁蛋白 胞壁质酶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增长。近来研究表明,γδT细胞免疫反应早期阶段通过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来诱导自身免疫疾病。不同γδ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性。旨在为自身免疫疾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γδ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γδ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性细胞因子 IL-17 IL-23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郭远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一次传染病的爆发,就可充分体现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免疫系统。人的身体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许多疾病就会趁虚而入。所以身体的免疫力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淋巴细胞亚群是一种反映自身免疫力的指标,也是进行人体免疫功能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向,它可以用来判定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程度,反应出人体目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还可以帮助进行一些疾病的诊断,可以帮助分析病因,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关于 T淋巴细胞亚群的具体情况吧!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免疫力
  • 简介:摘要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但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应用时长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有效的患者是用够一定的时长停止,还是越长越好?病情进展的患者是否要立即停药,还是可以继续应用?同时考虑到免疫治疗独特的不良反应、有限的有效率及较高的治疗费用等临床实际问题,免疫治疗应用的合理时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免疫治疗的原理、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应用时长的研究数据等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免疫治疗的起点-应用时机、终点-停药时机以及延长指征的分析,探讨免疫治疗的合理应用时长,以期为患者的精准治疗和更多获益提供依据。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时长
  • 简介:摘要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鳞癌)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肿瘤,免疫逃逸及T细胞信号的破坏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免疫治疗以此为靶点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成为了又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若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或者不同的免疫治疗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及当前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 作者: 许桐榛 梁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深圳 518116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特别是联合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焦点。探索放疗与免疫治疗的最优空间组合模式,实现各期患者最大限度的获益,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对放疗对肿瘤免疫环境的影响、各期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免疫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近年来极具发展前景的免疫过继疗法之一。CAR-T免疫原性与抗嵌合抗原受体(CAR)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导致CAR-T体内扩增能力下降及存活时间缩短,从而导致原发疾病复发,限制其临床应用。CAR-T免疫原性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鼠源性单链可变区(scFv)构建CAR结构所产生的免疫原性。目前已有多种降低CAR-T免疫原性,从而延长CAR-T体内存活时间,增强疗效的方法,如解决CAR结构非人源化问题等。为了深入探讨影响CAR-T免疫疗法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因素,笔者拟就CAR-T的免疫原性、其产生的免疫反应进行阐述,同时探讨可降低CAR-T免疫原性的相关措施,以期进一步增加CAR-T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免疫疗法,过继 免疫球蛋白可变区 基因编辑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 鼠源性单链可变区
  • 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种涉及眼表、泪腺及睑板腺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并趋向于年轻化。干眼的主要特征是泪膜不稳定和泪液高渗透压导致的眼表炎症,并且炎症与眼表的损害互为因果可形成恶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发挥着关键作用。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的T细胞亚群,与干眼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用于抗原提呈细胞、辅助性T细胞1(Th1)/Th17从而抑制干眼的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干眼中Treg的数量或功能存在缺陷,并且与年龄、性别等干眼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此外,通过增加Treg的数量或促进其分化减轻干眼炎症反应为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主要就Treg与干眼的相关性及其在干眼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免疫 干眼 炎症/免疫 免疫调控
  • 简介:摘要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了3例分别患有选择性IgA缺乏症、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NA连接酶Ⅳ缺乏症的患儿,均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选择性IgA缺乏症1例和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行HSCT后虽有出现支原体及呼吸道感染,但均在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并已返校上学。DNA连接酶Ⅳ缺乏症1例,行HSCT后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和肝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经心包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血浆置换、血液净化等治疗,病情仍持续进展,回输后68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选择性IgA缺陷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NA连接酶Ⅳ缺乏症
  • 简介:摘要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独特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型。AITL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ET2、IDH2、DNMT3A基因突变频率高。AITL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常伴有B症状与结外侵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即是晚期病变。AITL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常用的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远期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免疫治疗的兴起,新的治疗靶点、新的联合策略逐渐受到关注,迄今AITL的最佳治疗方案仍未确定。本文就AITL的诊疗现状与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慢性乙肝患者DC还可以刺激抗原特异的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IL12是DC分泌的一种关键性的细胞因它能够有效的诱导特异性的CTL的产生,实验揭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经细胞因子活化的DC可以诱导特异的抗HBV的T细胞反应[17]

  • 标签: 中的免疫 乙型肝炎中的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肺积散影响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作用途径,进而明确该药治疗肺癌的确切机制。方法将4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观察Fas/FasL和VEGF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复方肺积散可影响荷瘤小鼠Fas/FasL蛋白和抑制VEGF的表达,对肺癌细胞免疫逃逸呈抑制作用。结论复方肺积散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复方肺积散 lewis肺癌 免疫组化法 Fas/FasL VEGF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8例乙肝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各临床类型乙肝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均下降,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AIDS患者是由HIV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细胞,并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患者ABO血型抗体减弱或消失、凝集强度及亲和力下降,造成患者ABO血型鉴定反定型与正定型结果不相符合而成为疑难血型。

  • 标签: 艾滋病 ABO血型抗体 ABO血型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HBsAg疫苗对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HBsAg疫苗两次免疫小鼠后,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ELISA方法分别测定免疫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含量及血清中抗HBsIgG2a阳转率。结果:大剂量HBsAg疫苗单次免疫后,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比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Tb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显著增高。(P均<0.05);抗HBsIgG2a阳转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1)。加强免疫后,各项指标增高更显著,小剂量组才呈现有意义增高。结论:大剂量HBsAg疫苗可诱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使细胞免疫趋向Th1型。

  • 标签: 大剂量 HBSAG疫苗 小鼠 细胞免疫应答 调节作用 氚-胸腺嘧啶核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建立适用于人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从将进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取右心耳组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分离细胞,再通过差速贴壁分离法收集心肌成纤维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传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基本形态特征的变化,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Ⅷ因子(VWF)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鉴定显示,成功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分离法及免疫荧光鉴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一种纯度较高且保存了成纤维细胞自身增殖能力特点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 标签: 心肌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胰蛋白酶消化法 差速贴壁分离法 免疫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