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76例子痫前期患者,按照疾病发展程度分成轻度子痫前期组(36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40),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分娩的38例正常孕产妇,对三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进行测定,并予以对比。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子痫前期患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子痫前期直接相关。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异常是诱发子痫前期的重要因素,需注重检测妊娠期女性两项指标,及时调整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降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

  • 标签: 维生素A 维生素E 子痫前期 妊娠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的妊娠晚期子痫前期产妇 40例,同时选取 20例无病症的妊娠晚期产妇 20例,通过随机数表进行分组,将子痫前期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轻度子痫前期、观察组为重度子痫前期,两组各 20例,将无病症的产妇分为正常组,共 20例,观察三组产妇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正常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血小板参数和观察组相比,观察组较其他两组产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正常组对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体积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正常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晚期子痫前期产妇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观察,可发现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血小板状态存在明显的高凝现象和活化现象,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也于正常妊娠晚期产妇有显著差异,因此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对判断子痫前期具有重要的判断依据。

  • 标签: 血小板 凝血功能 妊娠晚期 子痫前期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及液体管理方式对子痫前期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子痫前期患者,结合其病情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麻醉方式,根据麻醉方式分别分为CSEA组、GA组、EA组,研究几类麻醉方式的临床优势,同时对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注意要素进行说明。结果CSEA组的给药至手术开始时间以及麻醉给药至胎儿分娩时间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3组在补充晶体液、胶体液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相比另外几种麻醉方式起效更快,胎儿娩出时间较短,可优先考虑此种麻醉方式,同时还需了解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适应的麻醉方式,同时加强液体管理办法,进而保证产妇与婴儿的健康。

  • 标签: 子痫前期 麻醉 液体管理
  • 简介:子痫前期是严重威胁母儿健康产科常见病症,不适当产前检查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重因素。子痫前期需要适合其疾病发展特点的产前检查模式。对子痫前期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产前检查方案,提升产前检查内容和质量,是防范子痫前期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子痫前期-子痫 预防 个体化 产前检查模式
  • 简介:【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患者心率和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保守治疗无效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患者共计8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麻醉方式采用硬腰复合麻醉。干预组给予罗哌卡因注射液,共计41例。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注射液,共计4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术中两组心率[(104.02±8.53)次/minvs(115.63±12.96)次/min](P=0.016)、收缩压[(142.61±11.13)mmHgvs(151.80±10.41)mmHg(P=0.030)、舒张压[(87.67±8.36)mmHgvs(93.34±8.26))mmHg](P=0.012)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通过生存分析在48h内心率(P=0.007)、收缩压(P=0.001)、舒张压在(P=0.015)下降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罗哌卡因对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有利于术后心率、血压的下降,并能有效控制血压升高。

  • 标签: 罗哌卡因 妊娠高血压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24h尿蛋白定量子痫前期(PE)孕妇的母婴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90例PE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将其分为3组:A组(n=53,24h尿蛋白定量为300~1000mg),B组(n=71,24h尿蛋白定量为1001~2000mg)和C组(n=66,24h尿蛋白定量>2000mg)。回顾性分析3组PE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次、产次、收缩压、舒张压、血小板计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孕龄),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妊娠结局[阴道分娩率、剖宫产术分娩率、胎盘剥率、输血治疗率、降血压治疗率、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所占比例、早产率、孕妇胸腔积液发生率、子痫发生率、HELLP综合征发生率等]。3组孕妇AST、ALT、LDH、血尿素氮水平及PT、APTT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3组孕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术分娩率、胎盘剥发生率、输血治疗率、降血压治疗率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研究纳入的190例PE孕妇的24h尿量为1240~3010mL,24h尿蛋白定量为302~7342mg,尿蛋白与肌酐比值为0.31~5.60。3组PE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收缩压、舒张压、血小板计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孕龄及重度PE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LDH、血尿素氮水平与APTT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980,P<0.001;χ^2=14.770,P=0.001;χ^2=16.569,P<0.001)。③A、B、C组PE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转入NICU所占比例分别为30.2%(16/53)、50.7%(36/71)及68.2%(45/66),孕妇子痫发生率分别为0(0/53)、0(0/71)及7.6%(5/66)。3组孕妇分娩�

  • 标签: 先兆子痫 妊娠并发症 蛋白尿 妊娠结局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子痫前期患者130例进行分组。一般治疗组单纯用镇静治疗;硫酸镁组在一般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痫前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24h尿量蛋白定量;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硫酸镁组患者子痫前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一般治疗组高,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24h尿量蛋白定量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h尿量蛋白定量显著比一般治疗组好,P<0.05;硫酸镁组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一般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硫酸镁 子痫前期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与子痫前期(P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9 048例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882例PE孕妇为病例组,8 166例非PE孕妇为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妊娠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孕前BMI对增补叶酸与PE关系的影响。结果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未增补叶酸者相比,增补叶酸者发生PE的风险降低(OR=0.79,95%CI:0.64~0.96)。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可降低PE的发生风险(OR=0.63,95%CI:0.49~0.81);单纯增补叶酸片及增补叶酸片和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是PE的保护因素(OR=0.81,95%CI:0.66~0.99;OR=0.64,95%CI:0.49~0.85),单纯增补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与PE未显示关联;增补叶酸剂量<400、400及>400 μg/d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OR=0.62,95%CI:0.42~0.91;OR=0.81,95%CI:0.66~0.99;OR=0.68,95%CI:0.49~0.94)。按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增补叶酸是PE的保护因素(OR=0.75,95%CI:0.59~0.96);在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未发现增补叶酸与PE有关。结论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且孕前BMI可能影响增补叶酸与PE的关系,应对不同孕前BMI人群分别提出适宜的增补叶酸建议。

  • 标签: 叶酸 子痫前期 体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生素 A、 E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 按照抽样方法对我院 2018年 7月 ~2020年 2月期间收治的 70例子痫前期孕妇开展研究,以病情程度为依据进行分组: A组(轻度子痫前期 30例)、 B组(重度子痫前期组 40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 41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 A、 E水平,由此判断其水平变化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 B组血清维生素 A水平高于 A组、对照组,但血清维生素 E水平低于 A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经 Spearman相关分析,得知血清维生素 A、 E水平异常与子痫前期呈负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的发生与血清维生素 A、 E水平异常有关,为此建议医护人员对这一情况予以高度重视,密切监测孕妇体内血清维生素 AE 水平,积极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 标签: 妊娠 子痫前期 维生素 A 维生素 E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聊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子痫前期孕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hUP)]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SCr、UA、24hU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现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状况及妊娠结局。

  • 标签: 子痫前期 硝苯地平 低分子肝素钠 凝血功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中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式。结果采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预后状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治疗当中发挥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 子痫前期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中期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方法抽选70例于2012年1—12月期间住院的慢性高血压孕妇,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组,发生子痫前期38例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对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期,组间孕妇的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量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妊娠后期,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量大幅度增加,分别为(137.8±4.7)mmHg(1mmHg=0.133kPa)、(2.14±0.05)g/24h,明显高于对照组(95.5±4.7)mmHg和(0.18±0.02)g/24h(均P〈0.05);并且妊娠后期观察组孕妇的血生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提升,其中Plt变化不明显;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OR值为1.22)、UA(OR值为1.82)、FDP(OR值为2.22)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Hb、UA、FDP等含量高代表血液凝度较高,血液高凝状态是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密切监测血生化指标变化,早期进行治疗,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性。

  • 标签: 妊娠中期 慢性高血压 子痫前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VIP及其受体VIP-1在正常妊娠和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变化的趋势,进一步研究VIP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IP、及其受体VIP-1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妊娠和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检测到了VIP及其受体VIP-1的表达,子痫前期组胎盘VIP及VIP-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各组胎盘中VIP的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VIP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结论VIP可能通过舒张血管和抗炎作用维持正常妊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子痫前期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孕晚期血清miRNA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01-2020.10我院收治子痫前期患者67例,另取同期健康孕妇67例,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24h尿蛋白、血清miRNA-210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受检人员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水平、血清miRNA-2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孕晚期 血清miRNA表达水平 子痫前期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接受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58例为子痫前期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29)、

  • 标签:
  • 简介:[摘要]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全球妊娠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活化释放的网状DNA结构,最近研究表明NETs可能在子痫前期相关的血管病变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就NETs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子痫前期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剖宫产的子痫前期产妇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耳针联合穴位贴敷)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均为50例。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排气时间、血压情况、肠蠕动时间、宫底高度、恶露量等。结果:治疗组(耳针联合穴位贴敷)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针 穴位贴敷 子痫前期 剖宫产术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子痫前期护理中应用多学科护理的影响。方法:设立研究,选取资料妊娠糖尿病并子痫前期孕妇60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2年01月~2023年04月,对照法:就诊奇偶数字等量对照,对照组资料取30例,选择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资料取30例,选择多学科护理模式。对照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孕妇血糖、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统计的血糖数值更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概率更低,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模式 妊娠糖尿病 子痫前期 血糖数值 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