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七里村容丽,康逵达四垠。花因时雨秀,竹共玉楼新。北畈棉如雪,西郊稼若云。天恩何浩荡,岁岁有余盈。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从前,欢乐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森林的另一边,住着怪盗奥尔特。欢乐村里的村民们都非常害怕他,因为奥尔特曾经说过,只要是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不光是这样,凡是他偷过的人家,在前一天晚上,门前的柱子上都会有一封用飞镖“送”来的信,写着偷盗的时间和要偷盗的物品,

  • 标签: 欢乐 安宁 偷盗
  • 简介:<正>《红楼梦》中的贾雨是一个集众恶于一身的反面人物吗?以前论者多作如是观。而我们则认为他是一个由正直的读书人中举入仕,在官场的升降浮沉中逐渐演化为丑恶封建官僚的性格复杂的典型人物。综其一生概括言之,他既是一个目标高远、孜孜以求的有志者、奋斗者,又是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投机者、钻营

  • 标签: 官僚体制 贾雨村 中国封建社会 重义 儒家思想 思想性格
  • 简介:我刚刚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在沙漠里有一棵树,据说已经有两百年的生命,每年只能靠获取少得可怜的雨水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一些好心的旅行者路过这里,将自己带的水给它浇灌。但是,几年以后,人们发现那棵树

  • 标签: 金鱼 文章 生活 生长规律 沙漠气候 旅行者
  • 简介:说是附庸风雅,一点没错,从来没觉得自己具有诗人气质,从而将诗看得格外高雅、高高地捧着。可纽约偏偏是个诗的国度,随便加入个步行旅游团(WalkingTour),导游在指点着各种各样的著名地标建筑之际,总会时不时地让大家在几栋古旧的砖楼前停下来,迸出三五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爱伦坡、金斯堡、威廉姆斯什么的,当然还有惠特曼,都曾经在这儿住过。

  • 标签: 惠特曼 诗歌朗诵 诗人气质 酒吧 诗歌活动 名字
  • 简介:秋天,田野里长满了金黄一的稻穗,丰收就在眼前。农民伯伯没有忘记青蛙们辛辛苦苦捉害虫的功劳,从“环保捉业基金”中提出一笔钱,发给菁蛙的跳跳村长,算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奖励。于是,跳跳村长召集村民们开会,让每一只青蛙都发表意见,讨论这笔奖金的用途。

  • 标签: 青蛙 奖金 村长 害虫
  • 简介:中国跳水队国家级教练吴国,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汉子。他从不显山露水而注重真抓实十,有负家人却无愧于国家,成绩蜚然仍平易近人。他从13岁就开始了自己的跳水生涯,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在青少年时代,没能实现为共和国创造辉煌的崇高理想,却为他日后从事教练工作打下了扎实而深厚的功底。他1983年从事教练工作,尤其是1986年任国家跳水队教练以来,把对祖国满腔的爱,把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把自己未竟的夙愿,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和火热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中国跳水事业培养世界顶尖级人才上。

  • 标签: 吴国村 教练员 跳水运动 敬业精神 训练方法
  • 简介:<正>诗话之体,可以远推钟嵘《诗品》,甚至上溯《诗经》或孔、孟论诗的片言只语,但创体却始于欧阳修《六一诗话》。《六一诗话》以随笔论诗,随所触发,信笔即书,大大开启了后代随笔式诗论。清代雍乾盛世四川才子李调元的《雨诗话》继承随笔式诗论,谈古论今,阐述诗歌见解,但并不囿于“以资闲谈”,而有精义可采。

  • 标签: 诗论 《雨村诗话》 论诗 童山 中国诗歌 李调元
  • 简介:以往,那声音总是迟缓地、犹豫地、沙哑地从门轴上方发出来,像偷儿窥视时赔着万般的小心推门一样。哑巴娘在声音发出之前总是睡着的,但她总是完整地听到它,包括它发音前的极微弱的声息,灰猫常发出的那种叹气声。接着就是从门轴上方出来的犹豫的声音,不太像木质物的摩擦,它有种生

  • 标签: 家仙 大洼 质物 轮番轰炸 人从 开口说话
  • 简介:认为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应该重视志编修,阐述了志编修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志编修采用的体例、篇目结构和模式选择,以及编修志收集资料的定位和方法。

  • 标签: 村志 篇目 资料
  • 简介:乡镇志古已有之,遍及全国。江苏泰州《西溪镇志》成书于明代,纪事至万历年问。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颜神镇志》创修于清顺治18年。安徽池州(今池州市)《杏花志》也是清代编修。上海于清嘉庆18年编修的《法华镇志》当时未能刻印,到民国11年胡人凤

  • 标签: 乡镇村志 清代 体例结构 编修方法 真实性
  • 简介:云南,吸引世人的不仅是名山大川、热带雨林,这里的民族风情同样也使人魂牵梦绕。云南有26个民族,而且有15个民族是中国独有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云南民族游玩。一进人民族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迎宾白象雕塑群,一群活泼可爱的亚洲白象正在恭候我们的光临。

  • 标签: 民族村 云南 热带雨林 民族风情 风俗习惯
  • 简介:来到乌鲁木齐市,处处可以见到河南籍人。问路时的指路人,买车票时的售票员,吃饭时的服务员,甚至天池风景区的照相者、卖菜的,吐鲁番葡萄沟的小商贩,也有河南人。这些人在新疆虽然生活了多年,但乡音未改。只要他一张口说话,你就能辨别出是周口的、商丘的,或者是许昌、平顶山的。现在,河南话在新疆已成为最广泛的交际语言,连少数民族同志也会说几句。居住新疆农村的河南人,大多是乡亲相邻。据伊犁地区一位领导同志讲,在伊犁8县1市中,几乎县县都有河南。1999年7月中旬,我在乌鲁木齐县地窝堡乡就见到了河南人聚居的“河南庄”。这个有1万多亩地,880户,2100多口人,方圆25平方公里。河南庄的村民,大都来自河南西华、扶沟等县。第一代到河南庄的人,多数都过世了,健在的也都过了古稀之年。71岁的李玉清,是第一代村民,他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来新疆的情景。1938年,蒋介石将黄河花园口堤扒开,淹死西华等县老百姓325万人,造成631万余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李玉清那时15岁,随父母、哥嫂和侄儿8口人,逃荒要饭到洛阳。1943年夏天,他们在街上看到登记往新疆移民的,便报了名。去新疆时,他们先坐火车,后坐汽车、马车和步行,整整走了半年,到...

  • 标签: 新疆走访 走访河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