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不良反应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开灵注射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3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8%,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清开灵注射剂对急性脑出血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因其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在治疗中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使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降低。

  • 标签: 清开灵注射剂 急性脑出血 不良反应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常用降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用现状。方法选取市一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内科高血压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低钾症3例,低血钠1例,支气管痉挛2例,心动过速1例,头痛3例,水肿4例,咳嗽2例,低血压3例,恶心1例、头晕乏力口干4例;同药不同名药物同时服用27例、未遵医嘱服用长短效药物24例、擅自改变剂量7例、擅自换药3例、有过敏史者服用含磺腔基药物2例、禁忌慎服药物未按规定服用5例、服用三种以上降压药物1例。结论降压药是临床常用药物,有些药副作用大,不按规定服药会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应严格降压药物管理和应用,防止各类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降压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生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生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生沟通,注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67例冠心病病人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噻氯匹定组病人采用噻氯匹定治疗,氯吡格雷组病人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治疗后24小时血小板凝集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小时噻氯匹定组血小板凝集率为(32.24±3.13)%,氯吡格雷组血小板凝集率为(12.34±3.24)%。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氯吡格雷组血小板凝集率明显低于噻氯匹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优于噻氯匹定,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凝集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就护理干预对预防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就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选取100例进行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只是进行一般化的医务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在一般化护理的同时提供护理干预,然后对两各组别的不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内患者在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比率为8%,明显低于只是进行一般化护理的对照组的28%,两个组别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避免其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不良反应产生的概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HIS的Excel数据库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我院212例ADR在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1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品种为中药注射剂抗菌抗病毒类药和心脑血管常用药,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症不合理等.结论必须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方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关键词Excel软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7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阐述中药注射剂的历史由来、定义和发展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临床用药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几次大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强了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发布了几个规定、制度,属于高危药品管理C级,不良反应监测也加大了力度。综合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临床用药方面的错误。最后报告了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提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严格遵照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合理用药,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发展趋势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赛肤润预防百白破疫苗接种局部反应的效果。方法分别将来我中心接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比较,其中一组使用赛肤润对接种后的局部反应进行预防,作为观察组;另一组不使用赛肤润做预防处理,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后局部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数据整理后可知,观察组整体预防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0%,可得观察组预防效果好,P<0.01;拔针时有少许出血情况,行压迫止血处理后效果较好,本次接种中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赛肤润对预防临床接种百白破疫苗所产生的局部反应效果显著,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少,适合儿童运用,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赛肤润 百白破 疫苗接种 预防局部反应
  • 简介:摘要中草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无副作用的,但是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使人们开始关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对策问题,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首先从对中药注射剂的认识开始分析,其次论述了中药注射剂在ADR中的因素并分析了临床应用的价值。最后简单的论述了对ADR的认识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抗病毒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认识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至2014年到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300例发热患儿充当受试对象,将其中205例病毒感染者和95例细菌感染者分成A组和B组,在血常规检测同时,给予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hs-CRP与WBC指标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利于早期明确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施治方案提供有效依据,适合推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发药交代的重要性。方法将8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80例患者均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实验。结果对照组40例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后2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40例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后3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在发药时进行耐性细致的交代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发药 交代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130例住院期间发生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结果红花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活血化瘀注射剂(P〈0.05);皮肤及附件反应率、药物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种不良反应(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首先要考虑用药安全性,针对不同种类注射剂进行仔细筛查,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等,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中药汤剂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探讨原因,促进临床中药汤剂的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度门诊各科室上报的口服中药汤剂致不良反应患者共计31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出现时间、药物类型、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情况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汤剂致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男性17例(54.84%),女性14例(45.16%),涉及药物包括植物类12种,动物类5种,矿物类2种,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为(3.37±1.04)d,均在服药期间发生,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2例,38.7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9例,29.03%)和过敏反应(6例,19.35%)为主,分析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8例,25.81%)、剂量和疗程不合理(9例,29.03%)、配伍不当(7例,22.58%)、个体差异(4例,12.90%)和服用不当(3例,9.68%)等5方面。结论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师应应准确进行中医辨证,重视中药的安全性,保证规范使用中药汤剂,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汤剂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三原则,如图1所示。2.配平四技巧。(1)正向配平法:适用于配平两种反应物分别是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反应特点是“高价+低价→中间价”。配平时按照图2所示的五个步骤进行。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配平法 规律 三原则 氧化剂 反应物
  • 简介:摘要盐酸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药理作用十分复杂,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在使用药物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用药的方法、剂量等。由于盐酸胺碘酮应用较为广泛,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为改善患者的预后,要对该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胺碘酮 药理作用 应用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