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 标签: 腹部轮换注射卡 低分子肝素 皮下瘀血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利用血透机自带肝素泵泵入铁剂提高安全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利用透析机自带肝素泵进行静脉泵入铁剂治疗的方法。结果40例患者280例次利用透析机自带肝素泵泵入铁剂的过程中,278例次安全准确的完成输入,均无空气进入透析管路引起滤器凝血现象,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用血透机自带肝素泵静脉泵入铁剂,安全性明显提高,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肝素泵 铁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剂量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发病6h~14d的急性期患者12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用普通肝素钠以25U/min的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B组用普通肝素钠12500U,将其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ml内,1次/d静脉点滴;C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D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和丹参注射液30ml,1次/d静脉点滴.分别观察3周后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不良终点事件,6个月后随访其日常生活质量(ADL).结果(1)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6%、86.69%、85.02%和76.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四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95%、4.87%、3.26%和7.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静脉内使用肝素的615例(A+B组)患者中仅3例发生脑出血;(4)6个月后随访,四组ADL评分分别为(89.27±8.56)、(72.57±9.77)、(71.66±9.37)和(51.57±6.35),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治愈好转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比低分子肝素和常规扩血管活血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而普通肝素(1次/d)静脉滴注远不能达到此效果.

  • 标签: 普通肝素 抗凝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TIA反复发作疗效观察分析。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调整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活血瘀、改善脑组织代谢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均治疗7d。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TIA3d、7d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月内TIA发作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TIA的抗凝治疗有效、安全、可行。

  • 标签: TIA 反复发作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了解不同类型出血患者的无肝素透析治疗中的凝血特点、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将86例伴有活动性出血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成肿瘤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出血组、慢性肾衰竭(CRF)伴脑出血和慢性肾衰竭(CRF)伴便血、血尿组3组,分别观察治疗前APTT、PT、FIB和血小板的差别,以及治疗中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结果3组APTT、PT、FIB和血小板没有明显差异(P>0.05),3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的变化与血小板的变化一致。结论在无肝素透析中,肿瘤并发ARF出血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最高、CRF伴脑出血组次之,CRF伴便血、血尿组最低。不同类型的出血患者需要个体的无肝素透析治疗和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无肝素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肺部感染是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指导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是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蛋白质,在健康人中浓度很低。肺部细菌感染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时,血或组织液中的HBP可明显增高。其对早期识别细菌感染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HBP在肺部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肺部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 8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以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分娩孕周明显增长,分娩出血量明显减少( P< 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13.95%、 9.30%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作用明显,可降低流产风险,提高足月妊娠率。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并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急诊生化检验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接收进行肝素抗凝血浆急性生化检验的80例患者,将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抽取80例患者的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进行10项急诊生化检验测定,观察评定血清与肝素抗凝血浆中镁、尿素氮、氯、钙、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物质的检测结果。结果检验结果显示血清与肝素抗凝血浆中镁、尿素氮、氯、钙、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物质的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钠、钾和葡萄糖等在生化检验结果中呈现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具有较强的抗血凝能力,不易溶血,能够减少放置误差,具有快速分离血浆的优点,临床急诊生化检验可用肝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生化检验,可以有效提高诊断质量,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急诊生化检验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 8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以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分娩孕周明显增长,分娩出血量明显减少( P< 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13.95%、 9.30%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作用明显,可降低流产风险,提高足月妊娠率。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和评价低分子肝素对进展型脑卒中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8例接受低分子肝素0.4ml12小时1次腹部皮下注射。神经功能评分根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评分,对每位患者入院时,治疗后3、7、10天进行评分。第10天做头部CT比较治疗前后梗塞灶大小。结果:抗凝治疗10天后有效率为94.4%,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于入院后第10天复查头部CT均未见出血。监测PLT,BT.CT,及纤维蛋白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卒中是有效的,如严格掌握适应症,该疗法相对比较安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治疗 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聊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子痫前期孕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hUP)]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SCr、UA、24hU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现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状况及妊娠结局。

  • 标签: 子痫前期 硝苯地平 低分子肝素钠 凝血功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疗效及护理经验,得出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疗效显著,加强低分子肝素注射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度子痫前期疾病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9例。常规治疗法用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法用于观察组。观察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子痫前期疾病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重度子痫前期 凝血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1例因FGR入院治疗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标准肝素治疗.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宫高,胎儿双顶径及脐动脉S/D比值,随访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结果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液供应,安全且有效地治疗FGR,促进FGR儿的生长,并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右旋糖酐 胎儿生长受限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类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治疗,它通过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和溶质,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通过清除大量的中分子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

  • 标签: 无肝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重症患者 凝血 综述
  • 简介:l临床上静脉输液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不同程度渗漏到血管外皮下组织中,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经常规处理可短期内(24~48h)恢复;严重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需植皮处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护士应加强输液巡视,严防药物渗漏,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我科2009年10月对1名肿瘤患者输注康莱特注射液时发生外渗,经及时处理,患者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金黄散 类肝素 外渗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比例鱼精蛋白对中和肝素肝素反跳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0例。I组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德比例在1:1至1:5之间;Ⅱ组德比例≤1:1。分别测定血浆肝素浓度、APTT、TT和ACT,并记录术后出血量。结果: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前的组间病人一般情况、肝素浓度、ACT、APTT及TT均无显著差异。鱼精蛋白:肝素总中和比例在I组为1:1.46±0.2;在Ⅱ组为1:0.97±0.1,两组比较P<0.01。Ⅱ组于中和结束后5min及术后第2和第3h的血浆肝素浓度明显较I组高,P<0.0l;Ⅱ组中和结束至术后6h,TT及ACT明显延长(P<0.01及P<0.05)。TT与血浆肝素浓度显著相关(r=0.719,P<0.05),Ⅱ组中有3例术后肝素浓度高于0.2U/ml。结论:CPB时间较短的心脏手术应用鱼精蛋白与肝素的总中和比例如果小于1:l,可能发生肝素中和不完全和肝素反跳。TT是诊断肝素反跳较灵敏的指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鱼精蛋白 肝素 术后出血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