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成分-药效-质量控制”模式,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评价山银花质量。方法   选用10批山银花,采用Waters H-Class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BEH Phenyl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并进行梯度洗脱。制备对照品溶液以及山银花溶液。对其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以及建立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结果  本研究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良好,方法准确、可靠。10批山银花药材样品共得到4个共有峰,且除了S8样品相似度为0.781,可能该样品为伪品之外。其余样品相似度均>0.95,质量较稳定均一。结论  UPLC指纹图谱可有效区分山银花,可直观、有效、全面地识别山银花及其伪品。

  • 标签: 成分-药效-质量控制 山银花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药剂科药理方向中药物剂型优化与药效提升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对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动力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提出针对不同药物剂型的优化方案,为药剂科提供新的药物剂型设计和药效提升思路。

  • 标签: 药剂科 药物剂型 药效 优化 提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材转化为中药材药用有效成分的丰富和深入开发以及新的应用,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中药材成分复杂、转化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等难题,中药材的药用有效成分转化效果如何?如甘草黄酮中的甘草苷元,在甘草的木质成分中,其含量略有不足,尽管药用价值较高。因此,论文在选择甘草中药食品和药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甘草生物转化与其有效部位成分变化的内在联系、作用规律和生物转化机理,进一步分析了甘草前体脂肪质体、甘草前体脂肪的药代动力、甘草前体脂肪、甘草数以及药理作用和机制。

  • 标签: 甘草苷,前体脂质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支平喘软胶囊的镇咳平喘化痰药效进行探究。方法:采集80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治疗)与急支组(40例,辅以急支平喘软胶囊治疗),观察用药14d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急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85.00%(P<0.05),咳嗽、咳痰与喘息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4与α肿瘤坏死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支平喘软胶囊具有较好镇咳、平喘、化痰药效,其合理使用利于患者病情改善、炎症缓解、疗效提升。

  • 标签: 急支平喘软胶囊 镇咳 平喘 化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工法与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比较。方法选取正常体检者和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肝炎患者和口服华法林患者,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品各20份样品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PT精密度结果比较,采用仪器法与手工法重复对同一混合血浆测定,结果表明精密度比较,仪器法高于手工法。对三组不同方法测定的PT结果进行比较,健康体检者与肝炎患者采用仪器法与手工法无显著差异P>0.05。口服华法林组两种方法对比仪器法与手工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仪器法以纤维蛋白转变瞬间出现的浊变为测定终点信号,不损伤纤维蛋白的形成,灵敏度较高,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使用仪器检测可以提高正确性和精确度。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手工法 仪器法测定
  • 简介:摘要: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铜精矿中的砷和银含量进行测定。由于本厂铜精矿中硫、铁含量均在30%~40%之间,普通的盐酸-硝酸消解法无法使其分解完全,故考虑对样品的消解方法进行改良。新采用氢溴酸-盐硝酸混合酸(盐酸:硝酸= 1:1)法可使矿石充分消解,结合优化后的ICP-OES法测定可获得更精确的分析结果。

  • 标签: 铜精矿 砷含量测定 银含量测定 氢溴酸 ICP-OES法
  • 简介:摘要通过大鼠与小鼠灌服参苓益胃胶囊供试液,并以大鼠慢性胃炎作为病理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鼠大剂量灌胃法研究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参苓益胃胶囊可显著性改善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的病理指标,增强小鼠肠蠕动功能,提示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

  • 标签: 参苓益胃胶囊 药效学 急性毒性
  • 简介: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加入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18-65岁ASAⅠ~Ⅱ级择期下肢手术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在局麻药混合液中加用芬太尼2μg/ml,B组局麻药混合液中加用芬太尼4μg/ml,C组在局麻药混合液中不加芬太尼,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4ml,4-5min后分别注入预先配妥的混合液16.2ml。结果:无痛平面达T10所需的时间(tT10),在A组为8.7±3.1min,B组为5.6±1.4min,C组为8.2±2.1min;B组显著短于C组(P=0.017)和A组(p=0.005);A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P=0.63)。追加第二次药物距第一次给药的间隔时间(t1-2)在A组为57.2±17.1min,B组为66.9±16.0min,C组为50.2±8.7min;B组显著长于C组(P=0.015)。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在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中加用芬太尼4μg/ml,起效时间可缩短,作用维持时间可延长。

  • 标签: 芬太尼 局麻药 混合液 利多卡因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丁卡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与药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4~2019年 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开药的患者 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所开处方药物为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服用中药免煎颗粒的 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服用中药饮片的 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种药物的不同特点及药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胃肠道不适与血常规异常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药效差异显著,相比较之下,中药免煎颗粒药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用药方便,无需煎煮,便于携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药免煎颗粒 中药饮片 特点 药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用药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盆腔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尼联合甲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50/5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9%(45/53);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头孢地尼 甲硝唑 奥硝唑 盆腔炎
  • 简介:李树红点病在永泰县李树上主要危害叶片、果实,造成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是中高山地区李树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在防治上应以健身栽培为主,加强冬季修剪清园,在李树开花末期及叶芽萌发期适时喷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

  • 标签: 李树红点病 发生特点 药效试验 综合防治措施
  • 简介:肾阳虚证动物模型是建立最早的中医证侯动物模型,近50年来人们相继运用药物、激素、手术等方法建立了基于西医病理和中医病机的两大类多种肾阳虚动物模型。现有模型研究尚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肾阳虚证的本质,且造模方法不规范,缺少模型方法学、造模影响因素、造模机理等方面的系列研究,继而影响了温补肾阳药物的合理评价。为了更好地研究肾阳虚证的本质和提供更好的温补肾阳药的评价工具,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肾阳虚证的表现为依据,结合现代病因、病机研究,研制更符合临床实际和中医理论的肾阳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 标签: 动物模型 药物评价 肾阳虚证
  • 简介:目的考察阿哌沙班大鼠体内药动学并评价其与药效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不同时间阿哌沙班血药浓度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同时测定各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倍数并绘制药效-时间曲线,对药动及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阿哌沙班以2mg/kg剂量iv给予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半衰期(t_(1/2z))分别为(4016.07±1160.46)μg·h/L、(2.95±1.59)h;以10mg/kg剂量ig给药,AUC_(0-∞)、t_(1/2z)、峰浓度(C_(max))、达峰时间(t_(max))、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7973.48±3145.30)μg·h/L、(1.52±0.36)h、(4949.12±615.38)μg/L、(1.00±0.71)h、89.5%。阿哌沙班以10mg/kg剂量ig给药后0.5~2.0h可显著延长PT,以各时间点PT延长倍数对血药浓度作图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阿哌沙班大鼠ig给药F高,吸收迅速,延长PT的效应与血药浓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 标签: 阿哌沙班 药动学 药效学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  目的筛选微粉化乌贝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微粉化乌贝散分散片药效,分别为模型组、乌贝散散剂(市售)3.0g/kg组、微粉化乌贝分散片(自制)低、中、高(0.75

  • 标签: 乌贝分散片 分散片工艺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什么是糖尿病足?当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发生动脉硬化后,引起管腔狭窄造成下肢缺血、缺氧,一旦损伤不易愈合,易继发感染和形成溃疡而导致坏疽;或因神经病变使足部皮肤干裂、感觉迟钝,造成外伤,伤口久不愈合,导致皮肤感染、溃烂、坏死,称“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它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换药室2006-2010年接诊35例糖尿病足的换药效果,体会到预防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和治疗效果的关键1血糖控制理想水平;2坚持门诊随诊、换药;3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 标签: 糖尿病足 换药 效果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用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与天津环湖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氯沙坦组使用氯沙坦进行治疗,拜新同组使用拜新同片进行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不佳者加倍剂量,8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结束治疗以后,和治疗前相比,氯沙坦组的尿蛋白,收缩压与舒张压三者得到明显改善,组内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拜新同组治疗后的血压情况改善明显,(P<0.05),但尿蛋白数据改善不明显,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氯沙坦,不但能够达到持续降低患者血液的作用,也同时也具备了多种对肾脏功能有益的保护机制,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氯沙坦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浓度依赖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和两性霉素B,时间依赖性药物包括唑类和氟胞嘧啶、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结论在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要结合体质适应能力检查参数、最佳给药时间等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并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给药方案。

  • 标签: 常用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药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