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苏联和美国两大产油国石油供应量迅速衰减,这意味着石油贸易兴旺主要靠全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请看如下事实:1.欧佩克石油未来据推测欧佩克正试图加速渡过萧条期,但专家们怀疑该组织能否独立渡过这个时期,因为他们虽然拥有大规模储量,却缺乏生产能力.现在仍有82%储量不能开采。如果没有大量外汇投资,欧佩克生产能力不会有太大提高。在欧佩克成员国中,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伊朗都在海洋拥有可观石油产量。利比亚1988年也加入了欧佩克海洋生产俱乐部行列,沙特、尼日利亚、印尼和伊朗都已宣布计划扩大其海洋生产能力.所以欧佩克石油未来在海洋.2.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未来美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耗量49.9%,创最高记录,这是因为美国

  • 标签: 世界 海洋石油 石油贸易 石油供应 石油资源
  • 简介:含油储层岩性和物性预测方法是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和VSP,根据钻并揭露主要目的层岩性组合地震响应,用相关对比原则对比追踪目的层地震响应,完成沉积相和岩性预测,进而依据钻井提供储层物性参数和沉积相边界参数,用内插、外推方法,在人机交互工作站上可完成储层物性参数计算和等值线图绘制。

  • 标签: 预测 储层特性 油气藏 开发 钻井 测井
  • 简介:1引言工作站资源有效管理思路,是在科研生产和管理迫切需要背景下提出.工作站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中作用是有目共睹,但受其昂贵价格(包括硬件和软件价格)限制,工作站资源拥有又是有限.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资源,便成了工作站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以南海西部研究院为例,2000年共有7大勘探项目,所能利用工作站大约有15台套,使用软件系统主要为斯伦贝谢公司Geoframe和Landmark公司OpenWorks,可用License约10个.从年初预计来看,一年中勘探项目大约要在工作站上完成70000km二维地震解释任务和30000km三维地震解释任务;同时,还有大量地质和地震研究课题需要在工作站上完成,或者需要工作站支持.如果将有关工作分解成定量工作站项目,大约有70多个,也就是说,需要70多台工作站硬件系统、70多个软件License.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非常突出.要想在现有工作站资源基础上去完成这么多工作量,只有在管理和技术上挖潜,在管理上加强管理,在技术上强化集成,简而言之,就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集成.

  • 标签: 工作站资源 管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软件系统
  • 简介: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发展和石油地质理论研究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油气运移研究重要性。近10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在油气运移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我国,中国石油学会地质委员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于1987年成立了油气运移学组,并分别于1987年、1991年和1994年召开了三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从而为我国油气运移研究尽快赶上国际水平提供了契机。我国油气运移研究现状是:

  • 标签: 油气运移 研究 现状 中国 基础理论 实验室模拟
  • 简介:AVO交汇图分析技术是AVO碳氢检测技术一种重要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AVO交汇图分析技术在DF1-1构造、LT33-1构造和PL19-3构造中首次应用.利用AVO交汇图分析技术,可以把LT33-1构造因岩性变化引起AVO异常与DF1-1构造含气AVO异常明显区分开;在PL19-3构造浅层油气勘探中,利用该技术识别含气亮点和非含气亮点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AVO交汇图 应用 油气勘探 亮点 PL19-3构造 LT33-1构造
  • 简介:通过对北康盆地20000余千米多道地震资料分析,探讨了该盆地成因类型和形成演化史.北康盆地为陆块裂离后被动边缘断坳盆地,经历了早期断陷(E1-E22),中期断拗-走滑、挤压隆升(E32-N21)和晚期区域沉降(N31-Q)三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与之相对应Tg、T5、T3等3个主要不整合界面.

  • 标签: 北康盆地 形成演化史 成因类型 油气地质
  • 简介:泥拱是莺歌海盆地重要地质现象,它与油气聚集有密切关系。泥拱由泥拱房、泥拱预和泥拱帽组成。在对莺歌海盆地泥拱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泥拱形成机制、发育过程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拱构造 结构 形成机制 油气聚集
  • 简介:美国曾对全球埋深在2000m以内煤层气资源进行过估测,比较可信数字约为240万亿m,是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两倍多.从当今世界各国煤层气开发情况来看.在规模、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应首推美国.早在1953年,美国就在圣胡安盆地钻探了第一口煤层气开发试验井.当时因为缺少有效勘探开发技术以及优惠税收政策.所以未能形成规模开发.7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需求量增加和常规天然气资源不足,美国开始重视并鼓励煤层气勘探开发,科技投入高达30~40亿美元.到1981年,美国煤层气生产达到商业化规模,1996年产气量升至295亿m~3.

  • 标签: 煤层气 国际开发 世界 发展趋势
  • 简介: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结合前人工作成果,认为南沙群岛油气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由中生代岩浆岩,沉积岩及更老变质岩组成,其层速度>5km/s,较由K2-E2组成中构造层层速度(约4km/s)大,该区(包括南沙海槽)地壳为早期拉张减薄,后期挤压增厚陆壳,在渐新世以前,该基底与北部陆缘连在一起而组成统一华南陆缘。

  • 标签: 南沙群岛 含油气盆地 前新生代基底 北部陆缘
  • 简介: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深入研究表明,裂陷盆地基本组成单元是半地堑。它形成可以用'多米诺骨牌'模式和'犁式断层'模式来解释。半地堑通过不同方式联接。各种不同形态结构裂陷盆地都是由半地堑复杂组合与叠合所构成。半地堑分析方法可以在油气勘探诸多方面得到应用。

  • 标签: 裂陷盆地 油气地质 半地堑 同期半地堑 同向组合 反向组合
  • 简介:圈闭中石油会发生一系列蚀变作用而导致密度,粘度,气/油比值变化,这些作用包括生物降解,水洗作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气洗脱沥青,热化学硫酸盐还原,重力分异,热成熟等。CH4气藏也可以部分被破坏,氧化为CO2,H2S等气体,在连续埋藏碳酸盐岩内幕,如四川盆地臣龙河及中坝气田三叠系CH4气,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古生界原油发生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形成沥青,硫化物,H2S含量高达32%,在不整合面附近,如陕甘宁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塔里木盆地东河塘地区石炭系顶部,原油因下渗淡水而发生生物降解作用,代谢产物被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为低硫同位素硫化物,如黄铁矿,闪锌矿、马家沟组黄铁矿δ^34S为9.01‰-10.87‰(CDT),远低于同期海水,热化学硫酸盐还原,生物降解作用使原油物性变差,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中,新生界原油经气洗脱沥青,使原油密度,粘度降低,气/油比值增大,物性变好。

  • 标签: 次生蚀变作用 油气 陕甘宁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 简介:由于各地质构造单元结晶基底软硬程度不同,反映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和磁力△Ta异常图上差异明显.硬性地块布格图反映为区域性开阔平缓重力高区,磁力图也是宽缓磁力高区或磁场平静区;软性地带布格图反映为等异常线距较紧密,具明显走向重力低带,磁力图是磁场变化区或磁场剧烈变化区.硬性地块是寻找油、气有利地区,软性地带远不如硬性地块有利.

  • 标签: 区域重磁力场 油气地质 硬性地块 软性地带
  • 简介:据1991年初公布数字,中东阿拉伯板块地区可采储量:石油为882亿吨,天然气为37530亿立方米,占世界证实可采原油储量66.4%和天然气储量31.5%。此数字高于1987年公布石油可采储量535亿吨、天然气26210亿立方米,及分别占世界油、气储量57.6%和25.5%数字。原因是:伊朗和伊拉克石油储量增加了一倍;阿布扎比石油储量增加了两倍;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增加约100万桶;该地区其他国家储量有适量增加,且原不产油气国家也有一些新发现。核实增加量主要依赖于新发现油田或原有

  • 标签: 阿拉伯板块 中东地区 油气资源 可采储量
  • 简介:亚洲在全球LNG贸易中几乎占居支配地位。1980~1994年间,亚洲LNG贸易始终约占世界LNG贸易总额3/4。全球LNG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为7.8%,亚洲LNG贸易额年均增长速度约为8.4%,因而亚洲在全世界LNG贸易中所占份额,从1980年72.5%增至1994年77%还多。目前,91%以上亚洲LNG贸易是来自亚洲地区之内,大体呈区域性自足之势,只有日本从中东和北美进口少量LNG。全世界可分出亚洲、欧洲和美国3个截然不同LNG市场。日本占居亚洲LNG市场统治地位。进入亚洲市场可选择LNG来源示于表1,表中还列出了这些来源LNG估计价格。在亚洲通过长期合同销售LNG现行价格为每百万英热

  • 标签: 亚洲 液化天然气 LNG 贸易
  • 简介:通过对南海某油田岩心进行油基泥浆污染室内模拟试验,证实油基泥浆不但改变岩心润湿性,使其变成强亲油,而且还造成油基泥浆中固体颗粒对岩石孔隙堵塞,结果使油相有效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大幅度下降。岩心被油基泥浆损害后,凭常规注水冲刷手段,渗透率很难恢复到原来水平。

  • 标签: 油基泥浆 岩心损害 油层保护 岩石表面润湿性 储层绝对渗透率 油相渗透率
  • 简介:从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礁滩油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礁滩油藏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原始地质储量大(多属大型油田级别),储层渗透率高(多属高渗储层级别)和连通性好底水油藏。此外,从油藏工程角度大体可分两类,即具有底水、高粘度原油低饱和礁滩油藏和具有底水、低粘度原油低饱和礁滩油藏。本文介绍利比亚Intisar'D'油藏是具有底水、低粘度原油低饱和礁滩油藏。该油藏采取顶部注气、中部采油和底部注水开发方式。实际采收率已达56%,用模型拟合12年实际生产动态研究之后,预测最终采收率可

  • 标签: 低饱和礁滩油藏 地质模式 顶部注气 气锥模拟 油田开发 中部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