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朱光潜的美学理想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与他的前期思想巧妙接续起来,而且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展示了"朱光潜现象"的独特韵味和张力。

  • 标签: 朱光潜现象 以译代言 曹禺现象 思想转型
  • 简介:在《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问世之前,《宣言》的部分内容已陆续被译成汉语并公开发表。汉语节译、摘译、转译的内容主要是《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部分,尤以《宣言》第二章中的十项措施和《宣言》最后一段的译文最多。这些最早期的片段翻译在译文文体、译词使用、内容选择方面都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以1919年为分界线,《共产党宣言》早期汉语节译的语体特征从文言文体为主逐渐向白话文体转变,翻译重心从阶级斗争理论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汉译 日译 节译
  • 简介:经济发展台阶论,是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观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设想与实践。首先,纵观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发展完善历程,可以看到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基本观点是始终一贯的,既要求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要讲求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这是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辩证法。其次,经济发展台阶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到南方谈话中完善,邓小平从三个层面来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在实践基础上作出了规律性总结。第三,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辩证思想,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对此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了经济"过热"、重复建设等问题,也曾预见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前,新的发展理念与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标签: 邓小平 经济发展台阶论 发展速度 辩证法
  • 简介:《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古典著作,与世界各国一样,也一直给日本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对二战前日本《共产党宣言》的各种日译进行分类,整理出三条主流:初期社会主义者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翻译以及国家机构的翻译,并做以概论.尤其对第一条主流——堺利彦(枯川)和幸德傅次郎(秋水)执笔的相关翻译与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互结合情况做以详细论述,力图判明日本马克思主义普及史上的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堺利彦 幸德傅次郎 河上肇 栉田民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