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极权主义的研究,是阿伦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入手,阿伦特以政治现象学的方法探讨了极权主义的起源;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探讨了极权运动和极权统治的特征.探讨阿伦的极权主义研究,不仅为我们考察极权主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是我们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阿伦政治思想的关键.

  • 标签: 阿伦特 极权主义 帝国主义 反犹主义 政治思想 国家结构
  • 简介:道德究竟根源于我们的理性还是情感?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一直主张前者。当代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斯洛(MichaelSlote)则主张后者。他认为人类天生的移情能力或移情反应,而不是理性或外部世界的某种原因(如幸福或效果),才是我们理解道德、辩护道德和解释道德语义的最终依据。他将这种理论称之为“道德情感主义”。

  • 标签: 情感主义 斯洛特 道德 理性主义 哲学传统 伦理学家
  • 简介:<正>黄宗羲于《明儒学案》卷四八,介绍崔铣的著作《?寤言》时,一共引了四条资料,其中三条均有错误,全文是:夫正物之谓格,至理之谓物,今之异言也,则心当何正?而至善有别名乎?孟子曰“良知良能”,知能心之用也,爱敬性之实也,本诸天,故曰良。今取以证其异,删良能而不攀,非霸儒欤?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条目不具,奚以求心?故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

  • 标签: 黄宗羲 异端 明儒学 良知良能 子曰 订正
  • 简介:多数学者相信,天是儒学的神圣性价值之源.郝伯·芬格莱特一书提出一个独特观点,中孔子并不重视天,却特别重视礼,礼具有神圣价值.本文同意芬格莱特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中礼观念的神圣性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形成的,这个历史情境与春秋中后期贵族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夷狄入侵的压力有关.

  • 标签: 儒学 礼观念 神圣性价值 郝伯特·芬格莱特 《孔子:即凡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