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的实践对公务员录用面试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从参与1997年湖北省省直公务员考试的39个部门中抽取了8个部门共153名被试的面试数据,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所采用的结构化面试中,测评要素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经过严格培训的考官的评分者信度是可靠和有效的。本研究还对如何设计、实施此类面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 标签: 国家公务员考试 测评要素 评分者信度
  • 简介:当代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常表现出两种冲突的权威观:儒家伦理的权威观与国家民族观的权威观。儒家伦理的权威观主张通过保障性手段来实现生活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相对而具体的权威关系。现代国家民族观的权威观要求通过对人的塑造来实现主权-国家-民族对行动共同体内部所有成员抽象而绝对的权威关系。这两种权威观造成了普通中国人的权威认同危机,而这种危机也促进了融合的可能。

  • 标签: 儒家伦理 国家民族观 权威认同
  • 简介:求助者王某是一名初三学生,1个多月前因期末考试失利,又临近中考,对考试充满焦虑,学习效率下降,同时有睡眠差、食欲下降等症状,根据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因考试失利引发焦虑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协商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认知疗法进行干预,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很快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焦虑 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疗法
  • 简介: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新疆地区的跨界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编制出符合我国特点的跨界民族国家认同问卷,对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内容包含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且其更多关注公民认同内容。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水平较高。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差异不显著,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均显著高于公民认同。来自纯本民族居住地区和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跨界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均显著低于来自与汉族杂居地区的跨界民族大学生。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越高,其与符号行为有关的活动越多;公民认同越高,其与功能行为有关的活动越多。

  • 标签: 跨界民族 国家认同 质性分析 问卷编制
  • 简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到了“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使我想起了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即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为“2011计划”。“2011计划”的核心是协同创新,

  • 标签: 中国心理学 协同创新 国家 世界 高等学校 胡锦涛同志
  • 简介:仰望星空,浩渺的宇宙中蕴藏无数未解之谜;俯瞰大地,最难解的却是人的心理。人作为高度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其心智运作的复杂机制亦是当世之谜,而心理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应运而生。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天然地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 标签: 幼儿心理 心理学 家庭教育 科普 中国 行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