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光纤应用面的扩大,一个很重要问题随之产生如何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对基于光纤技术装备或系统进行有效检测。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代表性技术有基于瑞利散射用于干线光缆故障检测OTDR;基于布里渊散射用于分布式应力测量BOTDR;基于拉曼散射用于分布式温度测量ROTDR。它们优点是技术难度相对低、测量距离长(百公里级),但距离分辨率有限。而OFDR是一种基于频域分析后向反射测量技术,从原理上克服了OTDR在距离分辨率上不足,可实现高距离分辨率、高灵敏度、中等距离测量。

  • 标签: 光频域反射仪 军事装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活动诱发反射性癫痫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收治 5 例思维活动诱发反射性癫痫患者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进行研究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33岁,病程3~9年,随访时间1~4年。5例患者表现为肌阵挛发作、痉挛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提示脑电图背景均为低幅α节律,2例发作期脑电图均为中央、顶导棘波或棘慢复合波,1例发作期脑电图为各导棘慢、多棘慢复合波,2例脑电监测期间无发作。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未见异常,2例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提示右侧大脑半球脑血流量较对侧减低。给予抗发作药物(左乙拉西坦4例,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镁1例)治疗,4例无临床发作,1例仍有发作。结论思维活动诱发反射性癫痫常见于青年男性,脑电图背景均为低幅α节律,多数患者对左乙拉西坦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 标签: 思考 癫痫,反射性 脑电描记术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RCM)在评估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临床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收集面中部紫红型鲜红斑痣患者39例,采用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3次。首次治疗前及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3次后3~6个月皮损拍照后,使用RCM检测皮损内100 μm深度血管直径和血管密度。根据临床照片评估临床疗效,并计算1 mm2范围内血管平均直径和血管平均密度。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3次后,39例患者中基愈1例(2.56%),显效16例(41.03%),有效20例(51.28%),无效2例(5.13%)。显效组和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平均直径和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治疗前后血管平均直径差值为(48.56 ± 17.87)μm,高于有效组[(31.15 ± 21.09)μm]和无效组[(12.00 ± 2.83)μm],均P < 0.05。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前后血管平均密度差值分别为(7.13 ± 3.44)支/mm2、(5.00 ± 2.22)支/mm2和(-0.50 ± 3.54)支/mm2,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CM可用于观察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前后鲜红斑痣皮损处血管平均直径、密度情况,有助于定量评估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效果。

  • 标签: 葡萄酒色痣 光化学疗法 显微镜检查,共焦 治疗结果 海姆泊芬
  • 简介:摘要迷走神经在调节全身炎症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内炎症信号经由神经反射传递给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后者产生信号通过巨噬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各种炎症疾病中发挥抑炎作用。但是炎症解决不仅仅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相互角力,更是一个生物合成主动过程,其中包括各种促分解介质合成以及它们生理效用过程。此外,胆碱能炎症反射在炎症消退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回顾并总结了胆碱能炎症反射及其在炎症消退过程中重要作用。

  • 标签: 炎症 迷走神经 胆碱能炎症反射 炎症消退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基于住院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特征开发机器学习模型,用于诊断反射性晕厥。方法入选2018年6月20日至2022年5月11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晕厥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和调查研究获得相关基线资料。确定了晕厥患者15个特征,并进行特征排序。采用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反射性晕厥诊断模型,如Logistic回归分析、感知机、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K最近邻算法等方法。结果最终入选410例患者,首次晕厥事件年龄(64.5±14.6)岁,其中男236例(236/410,57.6%),65例患者确诊为反射性晕厥。纳入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位于前4位特征构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诊断反射性晕厥性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644,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F1得分(F1 score)分别为0.794、0.849和0.791。结论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识别反射性晕厥,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筛查工具。

  • 标签: 晕厥 人工智能 诊断 心电图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和早期诊断给胰腺外科医师提出了新挑战。外科技术进展提高了胰腺手术安全性,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术后患者长期生存使胰腺功能保护成为热点。对于直径较小,无侵袭性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保留胰腺实质手术已成为很多医学中心首选。胰腺局部切除术包括胰腺肿瘤剜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部分或全切术。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胰腺局部切除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腺远段切除术。胰腺肿瘤剜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部分或全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大多为A级胰瘘,安全性较高。胰腺中段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星高于远段胰腺切除术。腹腔或机器人胰腺局部切除术具备微创优势,下视野放大也有利于主胰管保护,较开腹手术更适合胰腺局部切除手术。

  • 标签: 保留实质的切除术 胰腺局部切除术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反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乳腺癌手术术后化疗、靶向治疗、激素治疗女性患者共266例。将患者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足底反射组和常规护理组,记录每个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每个患者评估M.D.Anderson症状量表(MDASI),症状程度和中文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足底反射组从入院时到入院后1个月请理疗科医生对患者实施每周4次足底反射疗法,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4周之后对所有患者再次评估上述评分。计算每组每个症状缓解的人数,并做比较。以常规护理组为参考值,做足底反射组/常规护理组每个症状广义方程,计算OR值,计算概率。将有统计学意义症状做亚组分析,做组内广义方程,做其他症状相对风险,计算OR值,计算概率。结果足底反射组在4周之后重度疼痛缓解例数为57例占72.15%,普通护理组在4周之后重度疼痛缓解例数为25例占5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值为4.08,P<0.05)。以普通护理组作为参考值,做足底反射组/普通护理组各症状缓解相对风险,结果提示疼痛缓解、合并症、CES-D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85,0.87,0.97,P<0.05)。相对于足底反射疼痛缓解患者,睡眠不安对疼痛缓解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55,P<0.05),相对于足底反射疼痛缓解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睡眠不安和健忘对疼痛缓解抑制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7,1.05,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合并重度疼痛可以通过足底反射疗法起到缓解作用。

  • 标签: 症状管理 乳腺癌 足底反射 症状
  • 简介:摘要衣架反射是一种用普通铁丝衣架紧箍头部时,对额、颞或枕部施压时出现不自主头颈部旋转或歪斜现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衣架反射符合肌张力障碍感觉诡计特征,其在正常人中诱发现象应被视为肌张力障碍负性感觉诡计,其背后存在尚未揭示运动障碍机制及治疗应用潜力,值得引起更多临床医师关注。

  • 标签: 肌张力障碍 斜颈 衣架反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多种常见眼部疾病病程中致使患者视力损害重要原因。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以非接触且快速方式提供高分辨率视网膜微结构图像,极大地提高了眼底疾病诊断和随访能力,已广泛用于黄斑水肿患者临床检测。无论何种病因所致黄斑水肿,在OCT图像中均可观察到视网膜存在强反射信号小点状沉积物,其大多呈离散分布或部分有聚合趋势,称为强反射点。目前关于强反射本质或来源尚不明确,但可能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视网膜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变性等,这些机制同样也是黄斑水肿发生发展中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因此,对强反射点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为理解黄斑水肿发病机制以及预测黄斑水肿疾病预后提供了新方向,强反射点分布或数量特征或可作为预测黄斑水肿疾病预后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黄斑水肿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综述 强反射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神经消融术在治疗神经反射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心脏神经消融术治疗39例神经反射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22例诊断为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诊断为窦性停搏,6例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3例患者同时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1例患者同时有窦性停搏和窦性心动过缓。术前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及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DC)证实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张力异常升高。经左心房心内膜途径完成左上神经节丛、左下神经节丛、右下神经节丛和右前神经节丛消融。术后常规临床随访,每6个月复查1次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结果经过(30.6±23.5)个月随访,8例患者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复发,术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和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例数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例对39例,P<0.000 1)。术后12个月最低心率由(39.9±9.0)次/min升至(48.2±12.6)次/min(P=0.008),平均心率由(66.3±10.3)次/min升至(74.6±12.1)次/min(P=0.001);术后24个月最低心率由(40.4±9.0)次/min升至(50.8±10.0)次/min(P=0.001),平均心率由(64.3±8.6)次/min升至(70.8±12.0)次/min(P=0.047)。除2例患者存在局部穿刺点血肿,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心脏神经消融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自主神经失衡导致间歇性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自主神经系统 心脏神经消融术 缓慢性心律失常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 窦性心动过缓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大脑内排便反射控制区域是否存在功能性活动异常。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研究10例HSCR患儿作为HSCR组,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0岁;同期无排便功能障碍同年龄段12例体表血管瘤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08岁。两组患儿均先进行直肠肛门测压检查,并记录直肠静息压力水平,引起患儿出现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直肠内气囊充气量及相应直肠内压力升高值。随后使用fMRI技术来观察HSCR组和对照组患儿在能够引起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刺激下,其大脑内激活区域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使用FSL(FMRIB Software Library,version 6.0.0)软件对所得f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直肠静息压、引起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气囊注气容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体重、引起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时直肠内压力升高值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内初始感觉刺激下,两组患儿大脑内均未出现与直肠扩张刺激相关活动区域。在急迫便意刺激下,正常组患儿大脑内主要有额上回、脑岛、小脑、扣带回和丘脑区域出现了激活;而在HSCR组患儿大脑内上述区域均未出现激活,仅枕叶、舌回及颞叶区域出现了少量激活。将正常组及HSCR组结果进行对比,在急迫便意感觉刺激下,正常组大脑内脑岛、额下回、丘脑、小脑以及扣带回(前部)区域活动强度要高于HSCR组,而HSCR组大脑内枕叶、颞下回、胼胝体、海马回以及海马旁回区域活动强度要高于正常组。结论HSCR组患儿额下回、脑岛、小脑、丘脑以及前扣带回等区域可能在排便反射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程度功能异常。

  • 标签: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巨结肠 正常儿童 直肠扩张刺激 排便反射
  • 简介:摘要肠道感染是我国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了解我国儿童肠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和对病原体进行快速精准鉴定,在疾病早期治疗和预防中至关重要。我国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正在经历着从显微检到宏基因组测序变革时代

  • 标签: 儿童 感染性腹泻 肠道病原体 检测
  • 作者: 张婧 姜利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北京市普仁医院眼科,北京10006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视盘旁高反射卵圆样团块状结构(PHOMS)是近年来新发现一种视盘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征象,可见于多种视神经疾病。目前,对于PHOMSOCT结构特点、病理表现已有初步认识,本文总结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关注PHOMS与各种视神经病变关系及最新进展,期望加深认识,有助于更广泛临床应用。

  • 标签: 视盘 视盘小疣 视神经疾病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迷走神经反射是经皮肾穿刺减压术极少见并发症,常因重度肾积水减压过快而牵拉支配肾脏神经主干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烦躁、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呃逆、心率缓慢等迷走神经兴奋特点,易发生误诊。我们收治了4例重度肾积水经皮肾穿刺减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例,予监测生命体征、扩容、升压、镇静等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 标签: 穿刺术 经皮肾穿刺 迷走神经反射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镇静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97例接受镇静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住ICU第2~4天,采用自动红外瞳孔测量仪测量患者光刺激后定量瞳孔对光反射值(q-PLR)和瞳孔收缩速度(CV),频率为2次/d。采用里士满激越-镇静量表(RASS)对患者进行评估,当患者RASS评分≥-2分时,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表(CAM-ICU)对患者进行谵妄筛查,频率为2次/d,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结果97例接受镇静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谵妄发生率为58.76%(57/97)。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2天q-PLR是接受镇静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受镇静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谵妄 机械通气 定量瞳孔测量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曲线生物力学模型,了解各分量参数与年龄关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使用Oculus Keratograph 4角膜地形图仪Pupillometer程序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就诊143名眼部正常受试者一眼瞳孔对光反射曲线数据,将曲线数据代入Matlab编制生物力学模型方程,使用逐次逼近法进行拟合求解,获得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弹性系数和黏滞系数;获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静息、冲动神经量和神经冲动发生延迟时间。各模型参数与年龄、瞳孔直径(PD)关系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43名受试者中男65名,女78名,年龄(45.3±22.6)岁,PD为(5.58±1.06)mm,瞳孔括约肌弹性系数kc为(0.29±0.29)mN/(g·mm2),瞳孔括约肌静息半径L0c为(0.89±0.05)mm,瞳孔开大肌弹性系数kd为(1.27±1.08)mN/(g·mm2),瞳孔开大肌静息长度L0d为(3.40±0.28)mm,虹膜肌肉黏滞系数D为(3.57±0.15)mN·s/(g·mm),副交感神经冲动分量fp为(134.77±33.23)mN/g,交感神经冲动分量fs为(1.26±1.84)mN/g,副交感神经静息分量fp0为(0.19±0.26)mN/g,交感神经静息分量fs0为(0.09±0.12)mN/g,副交感神经冲动延时tp为(1.15±0.10)s,交感神经冲动延时ts为(2.14±0.36)s。其中,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瞳孔对光反射参数为Kc,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瞳孔对光反射参数有PD、kd、L0d、fp、tp,使用对光反射模型预测PD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PD=2.9585-0.0099×年龄+0.0059×fp+1.3259×fs0-1.4853×kc+0.3006×kd+1.0159×L0d(F=79.906,P<0.001)。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虹膜生物力学模型,获取正常人虹膜黏滞系数、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在瞳孔对光反射具体数值,有利于对虹膜或自主神经相关疾病研究。

  • 标签: 瞳孔对光反射 生物力学模型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伴自主神经反射亢进(AD)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受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15例T6及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8.6±11.9)岁。AD是指患者收缩压升高超过20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尿动力参数和AD进行比较分析。尿动力学主要参数包括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容量。在尿动力学期间记录心血管参数,如收缩压,以揭示AD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即收缩压较基线变化)。此外,进行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结果膀胱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患者最大逼尿肌压力为(32.00±9.464)cmH2O(1 cmH2O=0.098 kPa),低于治疗前(50.00±16.737)cmH2O,膀胱容量为(317.33±41.095)ml,高于治疗前(178.40±64.3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患者尿动力检查进行膀胱灌注之前测得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治疗后患者尿动力检查期间最大灌注量收缩压和收缩压较基线变化值分别为(131.73±6.497)mmHg、(31.07±7.851)mmHg,均低于治疗前(151.53±11.025)mmHg、(48.73±10.63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每次导尿量和I-QOL评分分别为(343.33±37.161)ml、(77.60±2.694)分,均高于治疗前(196.67±44.186)ml、(48.60±1.6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不仅能降低膀胱压力,保护上尿路,而且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AD较好选择,减少AD对机体影响。

  • 标签: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 A型肉毒毒素 脊髓损伤 逼尿肌过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