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亲情、友情、乡情、族情……中国文化中的血缘传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参天之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他们中尽管有的人已改变国籍,但对民族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却没有改变。据悉,华人在世界各地建立社团就有近万个。他们有强烈的思乡愿望。每年,大批大批的华人,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受延续数千年的家谱影响有关。家谱,

  • 标签: 中华文化 家谱 中国 祖籍
  • 简介:一、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建国前,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字知之甚少,1960年8月,国家档案局在呼和浩特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的五项基本任务,才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工作的迅速发展。五、六十年代大规模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写及后来民族民间十大集成系列丛书的出版,抢救和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字 档案 信息化
  • 简介:满文档案:满族文字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在蒙古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称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又命达海在老满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创制了新满文(即有圈点满文),自此以后,用满文记事的档案开始出现,老满文仅仅使用了三十余年,保存至今的档案文献不多,其中最大的一部是《满文老档》。《满文老档》实际上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编录的一种档册,它详细、真实地记载了满族源流,天命前九年

  • 标签: 满文老档 蒙古文字母 噶盖 老满文 清太祖努尔哈赤 文字档案
  • 简介:新时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对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时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内容构成和措施等提出了一些思考。

  • 标签: 西藏 民族档案 特色档案
  • 简介:新疆教育历史是新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民族、文化、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新疆教育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本文着重以维吾尔族教育为例,试图对汉至清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育历史进行一番梳理,并深入研究民族最初的教育思想和文化特征,以便了解和掌握历史规律,为将来少数民族教育以及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汉至清 新疆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维吾尔族
  • 简介: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在广西的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追溯氏族源流、见证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反映民族风情、彰显历史光辉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发少数民族档案,充分发挥它们的文化价值,对广西文化旅游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广西 少数民族档案 文化旅游 文化价值
  • 简介: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新石器晚期的燕地考古文化研究对探讨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价值。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均在桑干河-永定河流域有所发现,说明当时燕地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意义重大。

  • 标签: 燕地 文明 农业 起源
  • 简介: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一号井被考古学家当作方木水井称颂并被誉为"中华第一井".凿井汲水饮用在中国南方大山区特别是溪河边的集镇并不多见.龙山县古县城的城堡巍立于山堡上,有凿井汲水饮用的传统,但这些吊井井深口小.井口一般以能放下一只水桶为限,显然出于安全考虑,以防汲水人特别是小孩坠入.而里耶古城一号井深14.3米,井口宽4个多平方米.留这么大的井口汲水,不合常理.何况当代里耶的居民没有凿井汲水的习惯.长长的石板路是当地居民从酉水河挑水饮用的实证.因而里耶古城一号井是水井的说法值得怀疑,而"洞有秦人书"的传说得到了印证.通过反复考察和论证,我认为里耶古城一号井不是饮水用井,而是官府的档案馆.或许应该叫"中华第一档案馆".是"洞有秦人书"的一个物证.

  • 标签: 里耶古城 一号井 中国 档案馆 考古 档案保存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上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第三条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监督执行保密法律法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

  • 标签: 保密工作 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秘密 一条根 保密期限 保密事项
  • 简介: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完成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60年前,在黔东南的土地上曾数次留下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足迹。1930年,红七军曾转战我州从江、榕江、黎平等3县,给黔东南的革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934年九、十月间,红六军团西征入黔,先后经过我州黎平、锦屏、天柱、剑河、三穗、台江、施秉、黄平、镇远、岑巩等10县,与实行重兵围墙的敌人进行顽强的战斗。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进入黔东南期间,举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黎平会议。1936年,红二方面军长征,又经过我州岑巩县。红军在黔东南的活动遍及我州12个县,超过了无数的苗乡侗寨。红军进入黔东南地区期间,认真宣传党和红军的任务,严格执行党的民族

  • 标签: 少数民族 中央红军 黔东南地区 黔东南州 红军长征 红六军团
  • 简介:抗战时期,在平北地区人们一直传颂着一个神奇的名字——“小白龙”,他就是闻名平北的八路军晋察冀十团团长白乙化。

  • 标签: 抗日民族英雄 抗战时期 八路军
  • 简介:今年7月,广西民族学院2000级档案专业本科班52位同学走进部分区直机关单位、驻邕高校和一些县级机关档案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各个小组在实习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所学的档案理论知识,协助单位档案室整理了积累多年的零散档案材料,并进行严格地分类、排序、立卷、编写目录、装订、装盒和编写检索目录等等.为规范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广西民族学院 2000级 档案专业 学生 实习
  • 简介:对彝族俐侎人口述档案进行管理是保护彝族支系俐休人历史文化、族系文化并提供现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论文以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界定、种类和内容,总结对其管理的必要性,揭示目前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在宏观管理方面,彝族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应从完善政策法规、多元合作等方面入手;而在微观管理方面,重点应该在于档案材料的建设、有序化和发掘利用。

  • 标签: 民族记忆抢救 俐侎人 口述档案 口述档案资源建设
  • 简介:2004年10月12日至14日,第十一次中华古都档案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北京、南京、杭州、洛阳、开封、安阳和西安的代表共12人参加了会议。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健和陕西省档案局副局长刘卫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安市档案局(馆)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列席了会议。

  • 标签: 中国 档案工作 工作会议 西安市 历史档案 档案保护
  • 简介:(1998年8月29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6月28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办法>的决定》修正)

  • 标签: 浙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实施办法
  • 简介:本文从五大类型研究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分析民族文化变迁对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及其保护工作的新情况,促进德昂族历史档案在新形势下的保护与传承。

  • 标签: 民族文化变迁 德昂族 历史档案
  • 简介:张小宁,男,1958年7月出生于辽宁,中共党员,满族,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长期从事各民族风情风俗和自然风光摄影。1982年6月,从空军高炮十四师来到广西,在自治区档案局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2005年11月,组织安排他负责广西重大活动照片档案的现场采集,作为广西重大活动首席摄影师,参加中央领导人视察广西、中国一一东盟博览会、自治区领导考察工作等所有重大活动的拍摄工作100多项。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化 档案局 广西 摄影人 中国 中央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