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现有教学效果评价方案的弊端,提出了基于Markov链和模糊数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不会忽视教师的纵向比较,反而能帮助教师很好地查找自己的缺点,使教师的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

  • 标签: 教学效果评价 Markov 模糊数学
  • 简介: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竞聘者综合能力难以确定的问题,以教学系列岗位为例,研究众多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评价体系标准,并借助于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进行评判验证,证明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为管理层提供科学有效的用人决策依据。

  • 标签: 高职院校 竞聘上岗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物流中心拥有高价值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投入成本,如果选址不当,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模糊聚类法,综合考虑政策环境、自然环境、行业背景等宏观因素以及网点覆盖面、与省内烟厂的平均距离、现有物流节点规模、卷烟销售量、省外烟流经节点量、销售市场潜力等六大因素,对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优先顺序进行确定.

  • 标签: 物流配送中心 优先顺序确定 模糊聚类法
  • 简介:常有这种情况,当你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时,直觉地感到了它的点划、线条、节奏、神韵,一种不可言状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你还没能领略那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艺术家的情感,心灵却得到了愉悦并感受到了美。而你毕竟是个门外汉,倘若有位专家学者向你详尽地解说作品的节奏、章法、笔法、墨法、款识、吟印以及装裱等专业知识,你或许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它的魅力。而往往更多的情况是,你反而迷惘了,正所谓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那种不可名状的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情节,亦往往表现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往往是如何“讲”好,不自觉中(或无形中)过多掺杂了个人的主观意图,而不是尽量原汁原味呈现给学生,让其自己去理解,去感受,哪怕只是模模糊糊。

  • 标签: 美术欣赏课教学 模糊美 审美再创造 审美过程 断想 书法作品
  • 简介:2010年高考数学上海卷第23题第(2)问,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几何背景来源于教材,如果能够挖掘其蕴含的几何背景,便会发现此问的另外一种解法.而如果能够逆向探究,便会发现一种更为简单的解法.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一堂探究椭圆性质的复习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这节课整理成文,与同行交流.

  • 标签: 高考试题 教材 椭圆 感悟 教学 2010年
  • 简介: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培养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对其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至2010年间62位中国科学院博论文奖获得者为例,对其培养环境和学术成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科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优博论文 培养环境
  • 简介:最近拜读了袁东升先生的《语文教学内容亟待清晰》(《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1年12期)一文,觉得他的“语文教学内容亟待清晰”的观点有失偏颇,“问题化”“习题化”清晰教学内容的方法过于简单。语文教学内容分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语文课外教学内容,袁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内容”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 标签: 语文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 清晰 辩证哲学 模糊 “问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