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胡适在回国并开始任教于北京大学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跃而成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导人物,这样“暴得大名”的例子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很少见到的。伴随着他的“暴得大名”的是“批胡”或“反胡”的言论,这一现象在他生前与死后都没有停止过。不管是“拥胡”也好,“反胡”也好,后生的我们已无法还原历史的每一个细节,去揭开每一个疑问。

  • 标签: 胡适 思想史 中国近代史 领导人物 大学后 回国
  • 简介:郭沫若与宗白华的神交,首先来自于他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人生观再发掘和思想共识。在《三叶集》中,他们对歌德和孔子的再阐释,是拯救其中国文化的重要努力。其目的与他的哲学、美学上的致思动机一样都是力图在时代转型期重新激活传统文化以解决“意义危机”的问题。对歌德和孔子的启蒙性阐释成为他们研究“人生问题”的着力点。

  • 标签: 人生观 歌德 孔子
  • 简介:成都大学建校三十周年之际,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持召开的“钟树梁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文系校友座谈会”于2008年12月8日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与会者有早年钟先生的学生、成都大学建校之初的中文系毕业生、以及退休和在职教师代表五十余人。会议由文新学院院长谭平主持。著名语言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铎先生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详细回顾了早年师从钟先生研习声韵学的不平凡经历,介绍了钟先生在该学术领域的高深造诣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成都大学青年教师刘咏涛介绍了钟先生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和诗歌创作的情况;

  • 标签: 学术思想 成都大学 博士生导师 学术交流 新闻传播 教师代表
  • 作者: 阮菲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奎恩出生于1929年,她的科幻小说“地海系列”和“海茵系列”在美国影响巨大,但我国国内目前只引进和翻译了她的部分科幻小说,对这位女作家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本文试图对厄休拉的代表作之一《黑暗的左手》中的二元性思想进行阐释,力求在东西文化交融的现代背景下对其二元性思想追根溯源,探讨其现代意义和启示,以期加深读者对该作家的认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影视文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只要充分发挥影视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必将为现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条新途径。

  • 标签: 影视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 简介:<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以其诗歌的现实性、人民性等优秀特征为历来论诗者及读诗者所赞许。其实,在其诗歌中与现实性、人民性共存的优点还有反迷信性一条。下面,本人仅以杜甫在蜀中时创作的《石笋行》、《石犀

  • 标签: 杜甫诗歌 蜀中 石犀 论诗 迷信思想 杜鹃行
  • 简介:一书中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设计思想.诸如"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设计现:强调审美创造中的主体表现,重直觉、重感受、重体验、重审美超越的技术观等等,都富有哲学意义.本文从设计思想研究的角度,对庄子的相关思想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美学 设计 设计思想 哲学
  • 作者: 郭琰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美字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说“听之不闻名日希。”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无声之乐,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与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4’33”》是世纪美国先锋派音乐中心人物约翰·凯奇的一部重要作品,颇符合“大音希声”的境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基本思路是:改善能源结构、坚持节能优先、建设安全体系,开展传统技术改造、加强国家合作。

  • 标签: 江泽民 能源 能源科技
  • 简介:近年来韩国影视剧受到很多中国观众的青睐,原因之一是其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比较韩国影视,中国影视对儒家思想彰显不足。因此,中国影视人士必须重视并继承本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弘扬,使中国影视彰显儒家思想的文化底蕴,在世界影坛上增强竞争力,在世界文化之林树立自己东方文明古国的新形象。

  • 标签: 韩国影视 儒家思想 中国影视 比较 启示
  • 简介:企业文化在整体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属于政治学的范畴。但两者有着极强的共融性和渗透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当今青年职工思想相当活跃,观念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超前化的趋势。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中的有效途径和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两者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管理 职工思想 相得益彰 政治学
  • 简介:《绝代名姬杜秋娘》通过一个被封建社会所抛弃,被皇帝大臣所蹂躏的典型形象杜秋娘不平凡的一生和悲惨的结局,暴露了惨无人道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践踏人的尊严、剥夺人的权利的罪恶,显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 标签: 思想深度 李锜 中国小说 封建专制 人物形象 生存欲望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美国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领域,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本土代表人物.美国文化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逐步摆脱欧洲文化的影响.

  • 标签: 实用主义 工业化 美国精神 文化
  • 简介:<正>清新俊快,信口而出,浅易自然,为文不避俚俗是公安派及袁宏道的典型风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人们所熟知的袁宏道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然后,在袁宏道晚年,却也提倡平淡、中和的文学风格,创作也渐趋圆熟蕴藉。其晚年的文学理论和创作

  • 标签: 前后期 独抒性灵 人生态度 清净无为 石篑 袁中道
  • 简介: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研究《聊斋志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以《聊斋志异》的小说文本为依据,从明末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清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反映;主情浪漫思潮与经世致用思想的并存;浓重的审美感伤情怀几个方面,分析论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清初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思潮的关系。以此来帮助人们认识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与清初思想文化氛围和审美精神之内在关联。

  • 标签: 聊斋志异 浪漫思潮 经世致用 感伤情怀 关系
  • 作者: 刘莹莹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才子佳人小说是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在明末清初之际,大约七八十年间,极度繁荣。才子佳人小说常取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如《玉娇梨》、《平山冷燕》、《春柳莺》、《孝义雪月梅传》等。才子佳人小说篇幅约在十六回到十九回左右,约十万字左右,与中篇小说相当。才子佳人小说在情节上有较为固定的叙事情节模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才子小说数量繁多,常见的如《玉娇梨》、《平山冷燕》、《梦中缘》、《铁花仙史》、《春柳莺》、《雪月梅》、《飞花咏》、《赛红丝》、《定情人》、《吴江雪》、《画图缘》《快心编》、《两交婚》、《柳氏传》、《娇红记》等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阿特伍德的研究越来越热,从最初简单的文本译介,发展到现在趋向于系统化的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傅俊教授的专著.该书主要从生平介绍和作品分析两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的阿特伍德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我国学者较多地关注阿特伍德近几年的作品,尤其是获奖作品,对其早期的作品关注相对较少,并且大都从女性主义和民族主义两个视角出发行研究.

  • 标签: 女性主义思想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生态 生态女性主义
  • 简介:“1998年,我们曾在谢冕先生的主持下撰写出版了‘百年中国文学书系’,第一本就是谢老师的《1898:百年忧患》,下限则是90年代中期。如今,时间过去了10年,百年新文学史这个话题没有淡出学术视野,相反,对这一已逾110年时段的文学的思考有了更新的发展和演变。比如说,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对晚清文学的研究,就和《1898:百年忧患》形成了有意味的对话和互补作用,

  • 标签: 中国新文学 学术思想 高层论坛 90年代 学术视野 新文学史
  • 简介:思想史角度着眼,可从各文论事件中寻觅到文论身份的诸多细节和意义空间。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就是典型的中国文论身份事件。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在细微处体现了独特的思想史意义,即文艺学反思呈现出时间和空间张力结构,方法论反思瞩目而本体论反思有所欠缺,文论共识有进一步破裂的可能,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

  • 标签: 中国文论 文艺学学科反思 思想史意义 文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