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我国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贾作先生一生践行"为人民而舞"的理想信念,编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其中《鄂尔多斯舞》和《海浪》获得"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的殊荣。贾作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模式在新中国蒙古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典范性,从而形成这一时期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特征。本文结合贾作经典作品,从审美观念、主题审美特征、语言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不仅对其个人艺术成就从审美层面进行总结,更确证贾作创作实践对当时乃至当今蒙古族舞蹈创作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确证其具有时代范式的标杆地位。

  • 标签: 蒙古族舞蹈创作 贾作光 审美特征
  • 简介:这两段鄂伦春舞的旋律,不断地唤起了我半个世纪前的回忆。《鄂伦春舞》是当代舞蹈大师贾作开山之作。时间要推到1948严冬,贾作老师正在担任内蒙古歌舞团舞蹈队长时,深入鄂伦春民族生活而创作的男女群舞(汪滔作曲),1949年——我在北京大学民间歌舞社就演出过这个节目,那时曾为出场的托盘式和双脚跳擦步苦练了一番,印象特别深,但却不知道这是贾作老师的作品,还以为是民间歌舞。几十年后当我读了《贾作舞蹈艺术文集》(199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才恍然大悟,原来近半个世纪之前,我已是贾派舞蹈的表演者了,

  • 标签: 贾作光 民间歌舞 舞蹈艺术 现代舞 歌舞团 群舞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贾作先生的舞蹈创作历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阐明贾作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蒙古族的民族语汇,而且唤醒了曾经沉寂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促进了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和创作理念的变革。

  • 标签: 贾作光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 舞蹈创作
  • 简介:现担任法国雷恩舞蹈馆馆长的舞蹈家及编导鲍里斯·夏麦兹,不久前被奥地利著名的“脉动”当代舞蹈节邀请担任该艺术节的编导训练大师,让参加编导学习的学生们有机会体验鲍里斯特别的“跳书”项目项目灵感来自大卫·沃根编辑的图集《50年的默斯·堪宁汉》。

  • 标签: 舞蹈家 编导 艺术节 奥地利
  • 简介: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校园舞蹈的春天·中国舞蹈家协会'高参小'项目后沙峪中心小学研讨会"2月初在北京顺义区后沙峪中心小学举行。40位专家学者对舞蹈走进小学课堂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后沙峪中心小学在第一学期取得的阶段性实验成果给予了肯定。

  • 标签: 中国舞蹈家协会 成果 中心小学 阶段性实验 校园舞蹈 小学课堂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各民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的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更富有时代感、人民性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建构,是在新中国初兴的历史语境中,在苏联模式、专家系统、人民主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舞台化"呈现出来的。在这个现代转型的历程中,著名舞蹈家贾作先生对蒙古族传统舞蹈的"规范化"改造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的艺术经验和传统。

  • 标签: 自律性 新中国民族民间舞 审美范式 贾作光 规范化
  • 简介:文章通过对笔者观察的中外两位编导创作过程及演员表现的不同,分析了中国舞者在创造性、独立性上的缺乏及其背后的教育及社会、文化原因,提出了舞蹈教育的个体性建构的问题。

  • 标签: 个体性 现代性
  • 简介:首届首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首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奖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活动。为此,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早就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朱善璐,副市长范伯元为顾问,市教委主任耿学超为主任的首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奖活动组委会.并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高校立即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教委同时拨出专项活动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第一届 高校 艺术教育科学论文 报告会 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