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身心并用其乐无穷──我在美国学编舞欧建平对编舞的兴趣由来已久。无论在哪里看到一个精彩的舞蹈或舞剧,我总是会立即去琢磨舞蹈中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和营造这种内涵的全过程,总是忘不了要去品味营造者——编舞家那闪光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1984年...

  • 标签: 欧建平 美国学 营造者 教学翻译 学习过程 欣然前往
  • 简介:文章从中国舞蹈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舞蹈学理论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舞蹈学研究方法、舞蹈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及成就、舞蹈学科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舞蹈学中国学派形成的根基、历史脉络与主要内涵。由于哲学观影响,世界舞蹈体系至少由古希腊-罗马舞蹈体系、古代印度舞蹈体系、古代中华舞蹈体系几大体系构成,在观照、应对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神、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三种体系分别体现出对抗的、超越的、圆融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独特的话语体系。中华传统哲学是舞蹈学中国学派形成的理论基石。中国几千年绵延不断、56个民族丰富多彩且自成体系的舞蹈文化传统积淀,是舞蹈学中国学派形成的实践基础。丰富的舞蹈图像、书面文献、乐论、“舞+”等独特而系统的舞蹈学术概念和学术范畴是建构中国特色舞蹈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传统与内涵。梳理清楚历史上舞蹈学研究中的中国学术传统,了解其形成的过程、内涵、特点等,有助于认清中国舞蹈学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也有助于充实和丰富世界舞蹈学理论体系。

  • 标签: “中国学派” 中国舞蹈学 阴阳 “舞+”
  • 简介:在沉寂和苦苦挣扎达二十年之久的中国芭蕾终于开始“”起来了。南“白”(上海的《白毛女》)北“红”(北京的《红色娘子军》)以及中外著名芭团争相上演的《天鹅湖》成了芭蕾热中的主角。于是今年被确定为芭蕾舞剧、歌剧年,喜乎?忧乎?还是喜忧参半?每人各持己见。我个人的观点或许是喜二忧八。喜的是芭蕾这们严肃艺

  • 标签: 中国芭蕾 芭蕾舞剧 戏剧芭蕾 现代舞 现代艺术观念 《天鹅湖》
  • 简介:时代要求中国芭蕾跟上世界先进潮流,要求芭蕾中国学派尽快形成。中国原创芭蕾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之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初步具有了现代芭蕾的形态。综观新时期近10年来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我国的5个芭蕾舞团奋力开拓,勇于实践。各自都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有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几乎没有稍有影响的现代题材作品,没有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二是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来,芭蕾艺术先进的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现代芭蕾,而我们至今没有原创的能成立的现代芭蕾舞剧作品。这个问题涉及中国原创芭蕾总体态势的现代感和现代风貌,涉及创作者(包括批评界)的现代性立场和审美观的现代性;三是几乎没有像《丝路花雨》那样潜心发掘民族艺术底蕴,在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提炼形成自成体系的舞蹈语汇的作品。笔者认为应重视民族多样性和“中西融合”,树立多元文化观;应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以保持民族的独立文化品格为原则,以“中西融合”为手段,建立和发展芭蕾的中国学派;认为中国芭蕾的现代发展应走多极化的发展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条,即:第一、传统芭蕾;第二、民族芭蕾;第三,现代芭蕾(以本土化现代舞为主要语汇);认为第三条道路代表着中国芭蕾的前进方向,也是芭蕾中国学派的方向。对如何建立芭蕾中国学派,笔者提出了10点原则意见。

  • 标签: 芭蕾中国学派 现代芭蕾 多极化道路 民族多样性 趋同化 中西融合
  • 简介:任何深入的田野工作(fieldwork)都像是一次人生的历练,它既要求田野工作者创造性地融入艺术与科学的元素,又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学术伦理与为人之道的关联。当我们置身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时,在感受到异文化带来的"文化震撼"(cultureshock)之余,开始学习如何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待斯农巴。

  • 标签: 热巴 人类学 解读 反思 艺术与科学 田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