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正>四月中旬,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来沪公演、并为我院师生及高教界作了两场交流演出。四月二十日,本刊编辑部和戏曲研究会邀集本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授、专家举行了梨园戏专题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过去我们对宋元南戏的研究,主要限于文字资料,这次梨园戏剧团的演出,使人们增加了若干感性知识。梨园戏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剧本、表演、音乐别具一格,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梨园戏较多的保留了宋元南戏的遗音,历史比较悠久,不少同志呼吁,希望能对梨园戏作特别的研究。

  • 标签: 梨园戏 戏曲研究 编辑部 宋元南戏 高等院校 专题座谈会
  • 简介:本文詳細著録了倫敦大學亞非學圖書館所藏89種廣府唱本,對該館的中文漢籍收藏來源進行了溯源,並對英國地區各大圖書館所藏廣府唱本的情况進行了全面介紹。

  • 标签: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 廣府唱本 英國漢籍
  • 简介: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揭晓,人民革命战争陈列、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太行魂——晋城古代文明陈列、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马王堆汉墓陈列、华夏脊梁——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基本陈列、

  • 标签: 陈列展览 2003-2004年度 精品 博物院 福建 戏曲
  • 简介:中國藝術研究圖書館保存的清末民國鈔本《打燈科》,是流傳在湖南北部地方的佛教度亡儀軌,其名稱保持了清代以來民間度亡儀軌的一般概念,即用表演的形式來展示'燈'與'生命'的關係。鈔本與明清以來流傳於嶺南等地的佛教儀軌異曲同工,内容多有重合。從這部佛教地方文獻可以清楚地看到,明代教僧制度下的地方社會在適用佛教儀式之時,實際擁有相對確定的統一法本,同時根據地方文學、音樂等藝術的特點進行適度調整。通過本文的分析,佛教音樂的民間鈔本系統需要引起學術界的格外重視。

  • 标签: 科儀 超度 教僧 打燈科
  • 简介: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博物藏山西朔州市出土的一组西汉人形铜镇的形制分析,及同时代人形铜镇艺术品的比较,初步探究了这组铜镇的艺术特色,并简要归纳了西汉艺术品的时代特色。

  • 标签: 西汉 人形铜镇 席镇 艺术特色
  • 简介:2018年5月25日,'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长连辑,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林琳,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副巡视员陈燕萍以及北京、山西的众多专家齐聚中国艺术研究参与研讨。晋城市委宣传部部长赵沂旸率《太行娘亲》的主创团队参加研讨会。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上党梆子 北路梆子 学术研讨会
  • 简介:2018年3月13日,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副院长梁郁南带领该院的创作研究人员来山西调研考察,与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进行了交流研讨。双方就戏剧创作研究、人才培养、课题项目、办刊思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沟通,为积极探索戏剧艺术研究的经验成果与未来发展交换了意见,并互赠书籍刊物。会后,广州一行赴平遥、临汾观看了《又见平遥》、临汾小梅花蒲剧团折子戏专场等演出,并

  • 标签: 交流研讨 创作研究院 山西省戏剧
  • 简介:在去往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路上,会路过好多处校园操场,周五的下午,每个操场上都是大学生们跃动的身影,尽管天阴沉沉的,但是面对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真的好像看到了早晨八九点钟的朝阳。而此时的百年讲堂内,人们也在"初辉的朝阳"与"无限的夕阳"中,体味着中国歌剧发展的历程。

  • 标签: 中国歌剧 终身成就奖 朝阳 夕阳 研究院 北大
  • 简介: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建立文化自信的原动力。诸多政策鼓励博物馆积极发展文创产业、提升设计和营销水平,而国内的中小型博物馆普遍缺乏对馆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存在产品设计抄袭、创意不足、推广不够等现象。因此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效地对接融合。本文在营销沟通视角下从设计和推广两方面分析提炼故宫博物文化创意产品,提出在设计方面注重普世价值、日用化、“社交货币”等元素,在推广方面采用多样化渠道、拟人化沟通、IP营销等手法,以助推文化创意部门有效利用和传播自身的文化资源。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文化创意产品 营销推广 设计开发
  • 简介:近年来,菏泽的文化人以一种全新的改革创新的意识把菏泽的文化事业建设得有声有色,使之崛起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养育文化艺术精品和繁荣文艺创作的沃土。恰逢山东省艺术研究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联合打造的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首演成功,记者采访了菏泽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长徐向东,与他围绕艺术创作、“依团代传”等进行了坦诚而有意义的对话。

  • 标签: 艺术研究院 传承模式 地方戏曲 古老文化 改革创新 菏泽市
  • 简介:11月17日,由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和山东省艺术研究共同主办的“李伯男工作室落户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山东省艺术研究暨李伯男话剧作品演出季发布会”在省会大剧院演艺厅举行,省艺术研究同时与山东中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标签: 艺术研究院 战略合作协议 戏剧创作 山东省 工作室 公司
  • 简介:由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剧协主办的陕西省戏曲研究15位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演出月活动,从2008年3月18日至4月16日,历时一个月,于4月17日在该院剧院落下帷幕。这次活动有15名演员参加,共演出31场,场场爆满,观众数以万计。获得空前成功。在我省的戏剧舞台上。举行如此大规模的个人专场尚属首次,不仅活跃了文化市场.而且让广大戏迷过了把戏瘾,更有力地加快了我省的艺术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 标签: 人才队伍建设 戏曲艺术 青年演员 陕西省 研究院 个人
  • 简介:1938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在它的领导之下,各地相继建立了难童保育。1940年,“陕西第二保育”创办于西安后宰门。1941年春,第二保育还创办了附属的“儿童艺术班”。班主任是韩国音乐家韩悠韩。韩悠韩在这里一直工作到1944年秋,此后由小提琴家关筑声接任班主任,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儿童艺术班解散。儿童艺术班前后办了四年多,从这里培养出了张孔凡、袁世正、高经华、梁庆林、杜梦山等日后的音乐家。这个儿童艺术班,为抗战时期的儿童音乐教育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梁茂春教授在2004年10月赴韩国釜山大学讲学时,与韩悠韩的儿子韩宗洙会面。在多年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调研考察的过程中,梁茂春悉心撰写了此篇文章,为我们开启了尘封已久的抗日战争时期“儿童艺术班”开办的历史。该篇文章将分为上、下两部分连载刊登。

  • 标签: 儿童音乐教育 儿童艺术 抗战时期 保育院 韩悠韩 陕西
  • 简介:四川省艺术研究,作为省级唯一综合性公共文化研究机构,是我省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学术平台。最近,该院本着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开门办的理念整合学术资源,团结和联系四川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设立四川省艺术研究艺术委员会,为四川省艺术研究的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提供专业指导、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可谓艺术研究"创新机制、开门办、拓展职能、整体提升"发展思路中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3月18日,四川省艺术研究在四川大邑县安仁小镇魏明伦文学馆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努力创建省级艺术研究强”学术交流会,会上,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艺术研究院长泽波同志致辞时讲道:“我们的‘中国梦’——努力创建艺术研究强”的主题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一个浪漫而温馨的‘中国梦’为亿万国人描绘了一幅令人懂憬的美好未来。

  • 标签: 文化艺术事业 艺术研究院 专家学者 四川省 委员会 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