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隆昌回族杨氏一门,为国家立功,为社会立德,业绩显赫,其中尤以杨光瓒最具代表性。杨光瓒从隆昌这个小县城走出来,成为清末民初士大夫阶层的重要一员。杨光瓒曾长期在政府为官,政绩突出,同时也为回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诸多贡献。

  • 标签: 隆昌回族 末科进士 回教俱进会 爱国情怀
  • 简介:编辑同志:贵刊1987年第5期上李远国的《陈抟其人其事》一文中有陈抟的生卒年(871——989),并说他是'普州崇龛(今安岳县境)人'。这是缺乏根据的。陈抟究竟生于何年?《中国人名大辞典》未谈,《辞海》打'?',尚待继续考查;至于他的出生地,据查历代《亳州志》和《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都说是'亳州真源人'或'真源人'。

  • 标签: 陈抟 中国人名大辞典 真源 普州 缺乏根据 生卒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年了,是改革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1978年起,对农村到城市的各项改革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邓小平同志对此多次作过肯定的评价。1987年6月12日他同外国客人谈到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时,就指出:“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 标签: 中国改革 四川省 邓小平同志 农村改革 改革开放 发祥地
  • 简介:本文译自日本著名学者佐藤长《中世纪藏史研究》(《中世チヘット史研究》同朋舍1986年出版)(日文)之附录第、拉萨间的草原路”一文。该文分析了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期间,从霍耳迭谷一带的草原向察木多方向经类乌齐进藏的、拉萨间的草原道路的情况。文中总结对比了不同史料中所记载的这条路线上的地名、距离,并追溯了该条少人所知路线的历史发展脉络,显示了当时日本老一辈学者考证精审的功力。时至今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当时的疑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佐藤长先生的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仍对边疆民族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译者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个别问题进行了注释,并将进一步做这项工作,以为学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 标签: 草原 四川 拉萨 道路 历史地理研究 著名学者
  • 简介:宜宾是一座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共宜宾特支是建立较早的地方组织之一,对推动宜宾及邻近地区的革命运动发挥了很大作用。

  • 标签: 宜宾 四川 中共 纪实 文化名城 革命斗争
  • 简介:近日,省地方志办主办的“方志”官方电台,在“喜马拉雅FM”正式开通,短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同步上线。首批上线的《舌尖上的》以《省志川菜志》《省志酒志》为母本,由专业团队进行再创作,共50集,每集10分钟。

  • 标签: 四川省 地方志 电台 官方 专业团队 再创作
  • 简介:所谓五老七贤,只是一个民间的称谓,远而言之,或类似于东汉的李膺、陈藩等在民间的声望。但他们又往往能起实际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落后的文化、社会现象,是中国尤其未入近代社会的表征。非民治,无法治,乃成此象。

  • 标签: 四川 近代社会 社会现象 蒋介石 民间 表征
  • 简介:在清乾隆和嘉庆朝的土司年班中,省杂谷和金川地区的屯弁多次被恩准随同年班朝觐。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满文录副奏折》和《内务府全宗》为基本史料,梳理了清代屯弁朝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屯弁被恩准朝觐的主要原因,对屯弁的贡物和清政府对屯弁的赏赐做了研究。

  • 标签: 四川 屯弁 朝觐
  • 简介:我国民族文化灿烂而悠久,楹联就是其中之一。楹联又是我国最精炼的语言艺术,为历代文人所喜爱,传诵不衰,府州“考棚”楹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标签: 楹联 四川 民族文化 语言艺术
  • 简介:自清末至民国,钱币制度的紊乱繁杂和实力派军人割据统治的混战,导致金融风潮此起彼伏,年年不断,蔓及全省,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社会安宁,危害国计民生之烈,实为全国所仅见!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11年至1933年,实力派军人之间的混战,有人统计约有470余起。由于战争和政潮的起伏而引起的省、县大小金融风潮也近百次。这些金融风潮约可区分为几类:1.全国政治性的金融大风潮。

  • 标签: 军用票 官银号 挤兑风潮 刘成勋 尹昌 云南起义
  • 简介:郡县志》是民国年间《重修通志》的惟一公开发行部分,“是考订历代政区沿革的第一部专书”。然而,至今学术界没有专门文章对它进行系统介绍。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 标签: 《四川郡县志》 龚煦春 地方志 文献资料
  • 简介:是中国地震多发省区之一。根据对全国M≥6级地震次数的统计,的地震活动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和云南,居全国第五位。统计资料表明,仅在1900年~1990年的90年间,境内就发生里氏5级以上有破坏的地震174次,平均每年发生5级地震2次,每10年发生7级地震1次。^[1]

  • 标签: 地震活动 四川 历史 统计资料
  • 简介:《吴佩孚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以吴佩孚流寓五年为主,直至晚年在北平,不受日伪威逼,拒不出山,最后被日寇害死为内容。该书在清末民国军事、政治的大格局中,记叙了吴佩孚的生活趣闻、轶事、诗文、书画,以小见大,寓功过褒贬于史实中。

  • 标签: 《昊佩孚在四川》 马宣伟 史料 叙述方式
  • 简介: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战国、秦汉私学大盛,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教育在书院以下,未设官办学校,蒙养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学来承担。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家塾、私塾始于宋元,明清盛极,地方的私塾教育十分普及。

  • 标签: 私塾教育 四川 中国封建时代 史考 嬗变 清末
  • 简介:国家编《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江苏省发改委承担其中《灾后重建志》江苏省援建绵竹部分编纂任务。余受邀为顾问。初稿完成后,2011年3月14日至21日.余随编纂组一行6人,前往绵竹参观调研。先参观汉旺镇地震遗址,后参观援建后的新绵竹,再座谈志稿,交换意见。参观中,感慨万千。特以图展示观瞻,以小序纪实,以诗歌抒情,略表心怀。

  • 标签: 绵竹 四川 诗说 汶川特大地震 抗震救灾 灾后重建
  • 简介:近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在甘孜、云南迪庆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群众工作作为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的总抓手,转变作风、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努力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标签: 杜青林 甘孜 四川 调研 迪庆 云南
  • 简介:陈独秀的大名,在我国近代史上毁誉了大半个世纪,他的子女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杀场上”。他的一生,坡坡坎坎的事多,平平坦坦的事少。关于他的是非功过,因时而异,因势而异,盖棺也难论定。

  • 标签: 陈独秀 四川 中国 生平事迹 邓蟾秋
  • 简介:女子特警队——中国第一支女子特警队为原型拍摄的电视剧《女子特警队》在全国的热播,激起众多年轻女孩尚武的浪漫幻想。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30年代,已有一支由39名年轻女子组成的“省会警察局:女子警察队”。她们活跃于成都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影院公园,担当着调查户口、检查行旅、救助妇孺和维护“风化”的社会责任,成为旧成都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现根据历史档案和相关史料,对民国时期创办女子警察的情况做概略介绍。

  • 标签: 女子警察 民国时期 四川 创办 《女子特警队》 3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