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以画虎闻名中国画坛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文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5月25日在武昌逝世,享年85岁。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香四溢的“拳石园”,离开了驰骋笔墨的大画案。

  • 标签: 文选 美术教育家 著名画家 中国画 笔墨
  • 简介:凡属下锅煮熟之食品皆归入本篇。苏造肉,猪肉、猪下水(肠、大肚、心、肝等)以酱煮炖,内加香料,其浓而不腻。吃时将肉等切碎,内煮“火烧”(吃时切成小块)。闻云,此种食品为清代王府之厨师苏姓所创制,后传入民间故名“苏造肉”。历年什刹海“荷花市场”中有专售此食者。约在20世纪40年代“东安市场”内“新泰和”饭馆曾兼售它,制者为一老翁,人称其“柯师父”,惜后继无人技乃失传。

  • 标签: 老北京 小吃 东安市场 40年代 猪肉 什刹海
  • 简介:清代著名经学家孙星衍在他和偃师知县毓倬同纂的《偃师县志》中,对偃师的王陵有非常精当的考证,是一个宝贵的史志研究成果。

  • 标签: 王陵 孙星衍 县志 知县 考证 经学家
  • 简介:作为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却始终拒绝承认自己的“哲学家”地位,这是一介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难题。我们需要郑重地面对这个难题.认识到先生思想的基本底蕴是平正的理性精神,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接受则决定了先生的思考方向。先生尝试将传统及现代思想整合进一个综合的系统当中,且一直关注体系化哲学的建构,但又未采取体系化哲学的写作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抱有对于体系化写作的流弊的顾虑,另一方面还源于先生在最后几年里开始深入思考如何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生发出人类普遍价值的问题,而这又和他创建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的探索紧密相关。总之,先生的思想是诠释的、体系化的系统综合,尽管这一思想的综合并未完成,却给后来的思想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 标签: 理性精神 唯物辩证法 天人合一 体系化哲学 中国解释学
  • 简介:秦汉时代皇权-官僚政治的成立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大转向,并且以其固有的性格,对后来两千年的政治实践影响深远。2002年张墓在西安市南郊被发现并进行了考古发掘。2008年,张之子张安世的家族墓地又在西安市东南凤栖原被发现,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 标签: 张安世 中国古代政治 考古发掘 凤栖原 秦汉时代 官僚政治
  • 简介:“自由即创造力”这句名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呼号,它贯穿一介先生活动的一生;先生还较早地提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这一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先生晚年又大力倡导建设“综合马、孔、罗”的新哲学;并特别强调在人类文化思想El益多元、同时文化寻根和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时代,树立“反本开新”和民族的“文化自觉”十分重要。我们要实践先生“以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指示,使新哲学的建立成为现实。

  • 标签: 新儒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觉 新轴心时代
  • 简介:南京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的江苏省会南京东郊,规划面积29.74平方公里。山区位条件优越,是长江经济带城市圈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极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机场、高铁、高速、港口等交通设施汇聚,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高速、高铁全面通达。山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怡人景色,

  • 标签: 旅游度假区 温泉 国家级 长江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旅游目的地
  • 简介:采访时间:2005年7月28日上午9—12点采访地点:北大朗润园一介、乐黛云寓所受访人:一介乐黛云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儒藏》编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 标签: 汤一介 乐黛云 五七干校 经历 中国哲学 北京大学
  • 简介:清代俞樾的《茶香室丛钞》卷22中,摘录了一条宋代无名氏《南窗纪谈》的笔记说:'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不知起子何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客至则设茶',至今仍是最普通的礼节。'欲去则设'则闻所未闻。清代俞在这条笔记后也批注道:'不知当日上下通用之,为何等物也?'关于宋代'设'这一风俗,以及为何物,在史籍和各种笔记中罕见涉及,只从现存宋代诗词中,尚可窥其蛛丝马迹。

  • 标签: 设茶 客至 宋代诗 咏茶 醉蓬莱 李处全
  • 简介:他是硕果仅存拍摄过默片的中国"第一代"电影人。他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从《南征北战》、《红日》到《南昌起义》,文人出身的他开创了"三代"中国战争电影。甚至冯小刚《集结号》的拍摄,也得益于他的启蒙。刚过百岁寿诞的他,见证了中国电影的一个世纪。他便是被称为中国电影界"瑰宝"的晓丹。从1932年进入影坛到1987年息影,晓丹先后创作的影片涉及

  • 标签: 导演 中国电影 中国战争电影 影片 母亲 父亲
  • 简介:"惟尹躬曁咸有一德"在《古文尚书.咸有一德》的伊尹诰太甲语中,而清华简《尹诰》则在首句作"隹尹旣﨤咸又一悳"。二者文字差异不多但位置不同,显示出丰富而迥异的历史内涵。《咸有一德》文句,自宋儒至清儒提出种种疑问,归纳有君臣并列、先己后君、君前称名称字和称谥,以及本篇到底应在《诰》后还是《太甲》后等,凡此均无法在传世文献中获得圆融周至的解释。清华简《尹诰》的公布,"躬"字作"旣使文句可解读为:惟伊尹旣(然)以(为)成具备一德,从而使历史上种种疑问迎刃而解。而"旣"之为"躬(躳)",很可能是相似字形在简牍残泐模糊情况下造成的误认和误抄。

  • 标签: 《尹诰》 《咸有一德》 清华简 尹既﨤汤 尹躬曁汤
  • 简介:一介、李中华主编,由一批著名学者分撰的《中国儒学史》,计450万字,从先秦写到现代,时间跨度2500年,详述了儒学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先生为该书所写总序,洋洋五万余言,一方面它是对《中国儒学史》写作指导思想、写作视野、编写方式、全书特色的宏观论述,因此是一篇高水平的切合全书内容的总序;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先生对儒学研究一系列哲学思考的一次总汇和结晶,它超出了一般书序,是可以独立成书的,它展示先生老年时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见解、创新的观念,体现了他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学术潮流的风采。总序是一篇下了大功夫的厚重之作,是先生晚年最具系统性、学术性、理论性的作品,可以称为“一介晚年定论”。

  • 标签: 现代儒学 和谐论 现代性 中国诠释学
  • 简介:序波编撰的《楚辞讲座》是炳正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为研究生授课的课堂讲记,该书集中体现了先生的治学态度、学术主张,是本楚辞学乃至学术研究的入门书。缟撰者尊重讲稿原貌;洞悉学术脉络;力求完备周全为全书锦上添花

  • 标签: 楚辞 汤炳正 研究方法
  • 简介:长兄之屏去冬从加拿大寄赠三哥之驹一幅业余所作的竹石图,图中自题句云:“画竹何难,难在劲节以垂千古”,又题注曰:“抗日期间,负笈黔东,汽车故障,夜宿野庙,饥以采苦竹笋充腹,忆及作此。”(见本期画页)之屏兄去国三十五载,万里飘蓬,爱国之心甚殷,思乡之念弥切,令人感慰。

  • 标签: 竹石图 汽车故障 画竹 苦竹笋 民生凋敝 令人
  • 简介:文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已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人物画家。他的创作历程,他的艺术道路,顺逆沉浮,奋勇搏击,在20世纪下半叶新兴中国画的演进中,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充分独特性。一文选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一个知识分子名医之家,天资颖悟,四岁从父读《论语》。启蒙于学习、临摹家藏古画。21岁入武昌艺专,主攻

  • 标签:
  • 简介:清华简《赤[马处口]之集之屋》首句“曰故(古)有赤[马处口]……”中,“曰”字是一个独立的语义单位,具有特殊的文体意义,表示叙述古史的开始。“古”字与下文相连,形成另一意义单位。因此,此句应当在“曰”字后读断。如此断句,则与全篇讲述古代历史传说的内容相合。由此,还可以使我们得以窥见中国早期小说借鉴史学著作的印记。

  • 标签: 》篇 日古 日若稽古句读
  • 简介:对文明和文明史深刻而独到的认识,是麦克尼尔史学成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理而言,麦氏与英国著名史学大师因比有着密切的关联,故而,就他们之间的学术关系加以梳理、辨析,不仅对认识麦氏本人史学主张和成就大有助益,亦可从一个特定角度和层面对20世纪西方史学在有关世界史研究领域的传承、变革与发展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与把握。

  • 标签: 麦克尼尔 汤因比 文明史 《历史研究》 《西方的兴起》
  • 简介:从《甦凤记》到《南征北战》,晓丹的转变之路1947年,晓丹为中电三厂客串导演了影片《凤记》,讲述了性格软弱而又矛盾的评剧名伶李莲秋与新闻记者刘成之的恋爱故事。有影评批评为'下乘之作',认为剧中女主人公的命运悲剧,被吊在云雾里,观众犹如雾里看花,内容虽然花哨,也很热闹,但结果是空无所有。此后,晓丹担任'中制'复原

  • 标签: 大众讲 慢慢流过 故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