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6月,我在藏宝楼古玩市场淘宝,从来自河北省承德市古玩商贩手中获得一枚宝局咸丰重宝当十铁钱,为了补缺,经讨价还价,最终以110元成交。据卖者讲,铁钱是他从承德市郊农民处收集而来。

  • 标签: 咸丰重宝 铁钱 古玩市场 讨价还价 承德市 河北省
  • 简介:1983年4月,成都市南郊武侯七队农民在挖一个土丘的泥土去作蜂窝煤的和泥时,发现了一座花砖古墓。当时的金牛区文管所的干部去看见后,立即报告了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市文物处派人去调查、研究并报经上级同意后,指派了考古人员前去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市文物处考古人员从5月2日前去开始发掘清理,5月17日发掘清理结束。

  • 标签: 发掘 考古 东汉墓 古墓 文物 古人
  • 简介:公元214年,刘备攻打成都的刘璋时,曾向它的部下许下诺言:如果攻下成都,刘璋库藏的金银财宝他一样也不要,任凭将士们去拿取。围攻成都几十日后,被困在城内的刘璋投降了。刘备的军队进城后,全部拥到刘璋的府库去抢掠,金银财宝,几乎搜刮一空。

  • 标签: 直百五珠铸行 中国 三国时期 古钱币
  • 简介:厦门华侨博物院珍藏的诸多明清书画中,明代胡靖行书《舞鹤赋》缎本为其所藏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之一。由于该文物旧裱做工粗糙且保存不当,致使文物遭受害虫霉菌侵蚀,画心破损断裂、字迹残缺,劣化严重,无法悬挂展示。为了延长书画寿命,使它恢复原貌,通过对文物的科学评估和分析,现遵循文物保护原则,采用"整托法"的传统修复工艺,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保护。此次修复通过充分分析研究,针对《舞鹤赋》的现状制定了使用整托法的传统修复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缎本修复 清洗 整托法 全色
  • 简介:论秦墓中的肢葬及相关问题滕铭予1982—1983年,由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发掘了甘肃省甘谷毛家坪遗址①,发现了两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其中引人注目的发现是32座秦墓。这批墓葬的年代从西周中期到战国早期,随葬器物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其...

  • 标签: 直肢葬 秦文化 秦墓 墓葬 秦统一 青铜礼器
  • 简介:隋唐以来,扬州即以经济繁荣而著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进入清代.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经济的繁荣使各地的文人名士汇集扬州,进行诗文书画交流与创作,促进了地区文化艺术事业的兴盛,出现了一批画家,“扬州八怪”是其中最具有代表的画家群体。

  • 标签: 博物院 牧羊 黄慎 藏画 山西 历史文化名城
  • 简介: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在任辅仁大学校长期间,曾经倾注巨大的热情访求金石书画,收集了包括陶瓷、青铜器、玉石、书画、拓片、造像、甲骨、纺织品等在内的文物数万件,这批珍贵的文物成了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博馆收藏的主体。在陈垣先生收集的文物中,历代官窑瓷器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一件黄釉红彩双龙万寿,是伪满洲国时期的“官窑”瓷器。

  • 标签: 官窑瓷器 伪满洲国 双龙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校长 历史学家
  • 简介:1955年5月,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蔡侯、蔡侯尊,其上铭文“元年正月辛亥”应该是周庄王元年正月的历朔,铭文中的吴王非颇高莫属,铭文中的大孟姬当是蔡桓侯的长女而嫁给颇高者。铭文中的“燮”字是蔡桓侯名字的专用字,很可能是“封”字的异构。

  • 标签: 蔡侯墓 蔡侯盘 蔡侯尊 蔡桓侯 吴王
  • 简介:曾侯乙尊等青铜器是否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是近来学术界一个热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主张和否定两种观点的分析,指出过去确认尊为失蜡法工艺的论据不足。同时,否定说提出的一些反对意见,有多存在缺陷,否定说的核心观点一尊附饰上可见范缝和焊痕的说法,则是错误的。但尽管如此,曾侯乙尊是否采用失蜡法,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 标签: 曾侯乙尊盘 失蜡法 述评
  • 简介:随着与味觉相关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日益兴起,包括味觉在内的多感官沉浸体验成为新兴话题。文章从味觉在博物馆中的教学角色出发,批判性地思考了食物文化和文化定型,同时指出在博物馆中,食物所具备的制造身份认同与唤起集体记忆和情感的作用。其新颖的案例分析和思考过程值得国内博物馆学界借鉴,同时研究与发展多感官博物馆成为全新的课题。

  • 标签: 味觉 食物 感官教育
  • 简介:墨西哥鹰洋银币自1823年开铸,到1905年停铸,历时83年,其发行时问之长,这世界罕见。按照发行年份、造币厂的不同,图案、面值、边齿和字母的变位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分,鹰洋版别繁多,资料介绍有近两干多种。我以为,其实是大同小异。鹰洋有三大版别,万变不离其宗,2000多种不同差异,都分属在三大版别之内。

  • 标签: 墨西哥 版别 发行 银币
  • 简介:五十年代平武藏汉群众爱国宣言和签名唐梅建国初,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破坏世界和平。为了反击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势,维护世界和平.1950年6月23日,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号召全国人民展开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并定于七月一日至七日为和平...

  • 标签: 五十年代 抗美援朝 四川平武 美帝国主义 藏汉 重庆市
  • 简介:《鲍子鼎》铭中的“仲勾姒其获皇男子”被吴镇烽先生解释为仲句姒获配了美好刚强有为的丈夫,实际上该是说仲匐姒生育“得男”;“仲匐姒及子思其寿君毋死”句乃作器者祈祝仲匐姒与子思能享高寿并长期掌握族权力。另外,本文还对《鄂公典》的“及’字进行了再讨论,坚持其为“往嫁”之义,而非并列连词。

  • 标签: 鲍子鼎 郜公典盘
  • 简介:隋代大业十年《陆平墓志》新近出土于洛阳,文中所记陆氏以代北胡族身份而攀附为中原陆氏望族后裔的信息,以及北齐荡正都督官职、版授韩州刺史皆是值得梳理考证的问题,另外,大谷戍军府为隋代史料中所仅见,葬地出现“破陵”之名.亦或可视为迄今文献中最早的证据。

  • 标签: 隋代 陆平 墓志 直荡 版授 大谷戍
  • 简介:<正>楚帛书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数术书。这种书让现在的人读起来当然莫名其妙,但在古代却是流行读物。它与地下出土的大批日书是同一类。后者虽然现在只有睡虎地秦简《日书》发表,但将来陆续公布,势必会形成一种专题研究。那时我们将会看得很清楚,楚帛书的研究是它的开端。过去我对楚帛书做过一点研究:1980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下简称《子弹库》),1988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中国

  • 标签: 帛书 睡虎地秦简 弹库 专题研究 数术 日书
  • 简介:中国有着悠久的陶器制造史。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利用天然物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彩陶是制陶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彩陶文化又是原始农业、畜牧业生活的产物.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们把自己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活动逐步反映在陶体上,陶器便有最初的现实需要逐步往精神方面的诉求发展.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彩陶。

  • 标签: 陶器 赏析 彩陶文化 生产生活 天然物质 文明发展
  • 简介: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下称)一文[1],写那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在楚文化研究中对楚鬲认识方面的一些混乱现象,试图将江汉地区出土的不同用途、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鬲加以区分,以利于楚器的排比和研究.收入时,有部分文字和插图被删节,因而有读者提出一些不明了的问题.实际上,江汉地区出土的东周鬲不完全都属于楚鬲,下面拟分江汉地区的鬲及楚鬲两个标题,作为的一些说明和补充.

  • 标签: 江汉地区 楚式鬲 炊器 盘龙城遗址 出土文物
  • 简介:“镇墓兽”是楚墓中特有的随葬器物,反映了楚人特殊的葬俗和文化心理。本文探讨了楚“镇墓兽”因时代、地域和墓主人身份差异而存在的演变规律,并依据其器型特征进一步认为楚“镇墓兽”的构型为多层意象的综合体,其功用之一为引魂升天。

  • 标签: 楚式“镇墓兽” 历时性 共时性 功用
  • 简介: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排序问题,以江浙地区抬梁和穿斗两种典型的传统民居木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采用构件属性改变后对结构整体应变能的单位体积改变率作为构件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16.0)开发了基于生死单元法和改变弹性模量法的构件重要性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模量法更适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分析。通过对抬梁和穿斗的单榀框架和整体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排序,并提取出了抬梁和穿斗传统木构的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可以为确定传统木构建筑遗产在修缮施工、维护以及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构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重要性 抬梁式 穿斗式 改变弹性模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