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嵌体、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99例共99颗磨牙,根据临床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99颗,患牙修复后1年复诊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牵引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牵引、照射以及中药离子导入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为10例,显效为20例,好转为10例,无效为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为7例,显效为14例,好转为13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牵引 红光灯照射 离子导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后发性白内障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13例后发性白内障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1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编号A、B、C,分别进行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经角膜缘切口的后囊切开术、玻璃体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视力、眼压、后囊膜的浑浊程度以及并发症。结果三组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的治疗时间短但是并发症较多,B、C组的治疗时间较长但是未观察到并发症。结论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但是激光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种方法高。

  • 标签: 后发性白内障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经角膜缘切口的后囊切开术 玻璃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新生儿脐带残端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5月间出生16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80例新生儿采用脐带夹法进行结扎,3天后常规松脐带夹,让脐带残端自行脱落;而观察组采用脐带夹结扎,3天后行二次修剪法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不同处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情况、炎性分泌物、残端擦挂、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窝完全干燥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用二次修剪法处理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脐带出血、炎性分泌物的新生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松脐带夹处理新生而脐带残端的人数,脐带脱落时间与脐窝完全干燥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采用二次修剪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也可避免护理不当所致擦挂损伤,而且愈合快,出院后护理方便,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残端处理 脐带夹 二次修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褥疮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惠尔康溃疡敷贴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8.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褥疮患者中,采用惠尔康溃疡敷贴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急性压疮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两种不同方法 褥疮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热性惊厥(FC)的高危型患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其复发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抢救惊厥,常用水合氯醛灌肠;或安定肌注;或鲁米钠肌注。治疗组患儿在体温升高至37.5℃时,即给安定0.2mg/kg/次,口服。如6小时内体温不退再给一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对高危型FC患儿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复发率。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复发率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自行热敷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自行热敷 特定电磁波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B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C组采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C组患者独立行走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 微创髋关节置换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患者不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9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患者采用保守封闭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且复发人数明显少于比较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行开放手术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好,患者再次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方法 腕管综合征 临床分析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治疗妇科附件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附件炎妇女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给予宫腔镜治疗,二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比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一组与二组的治疗率基本相同。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都可以用于妇科附件炎症治疗。但各有侧重,疗效各异,临床应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 标签: 附件 子宫 输卵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消化性溃疡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和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剂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进而分析不同对于儿科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联合应用时可有效提高儿科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于儿科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科消化性溃疡 抗生素 奥美拉唑 蒙脱石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应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子宫动脉接入栓塞联合局部MTX化疗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成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β-HCG转阴时间以及阴道出血量等方面,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进行治疗时,介入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MTX灌注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不同方法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处妊娠 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空腹血浆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型糖尿病(T2DM)危险评分表(DRS)、T2DM发病概率预测模型(DPM)筛查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使用2010年浙江省参与中国慢性病监测的横断面调查资料,利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对上述4种方法筛查无症状T2DM的灵敏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UROC)进行分析,并对筛查成本进行比较。结果FPG筛查无症状T2DM的灵敏度、特异度、AUROC和平均发现每例糖尿病的筛查成本分别为79.11%、90.46%、0.904和295元;HbA1c为75.32%、84.40%、0.862和891元;DRS为77.85%、91.45%、0.897和804元;DPM为82.28%、79.95%、0.876和789元。结论FPG筛查无症状T2DM筛查效果最好,筛查成本最低,且易于操作,是适合社区日常开展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筛查 空腹血浆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评分 发病概率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不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肠息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A组76例,采用经圈套器高频电切术治疗;B组74例,采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完整的切除息肉,但B组出现穿孔及出血的几率明显小于A组。结论与经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相比,EMR治疗结肠息肉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结肠镜 结肠息肉 高频电切除术 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早期隐裂牙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早期隐裂牙患者随机11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5例予以树脂充填修复治疗,而实验组予以全冠修复法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差异,并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随访,比较长期疾病转归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术后半年、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8.2%、94.5%和92.7%,而对照组治疗后、术后半年、1年总有效率分别96.4%、85.5%和78.2%。两组患者间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半年、1年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全冠修复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逐步下降,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法治疗早期隐裂牙疗效确切,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隐裂牙 树脂充填修复 全冠修复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对2~7岁儿童白内障手术后视轴区混浊的影响.方法:对40例(62眼)2~7岁儿童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1例(32眼)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A组),19例(30眼)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B组),观察两组术后视轴区混浊情况.结果:视轴区混浊发生率两组间比较,A组为37.5%,B组为10%,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施行儿童白内障手术的同时,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预防视轴区混浊的发生明显优于单纯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

  • 标签: 方法 儿童 白内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甲基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小儿 急性喉炎 喉梗阻 地塞米松 甲基泼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