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是否存在差异,为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的开展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对某校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378名在校生专业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利用spss18.0对不同年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情况做了卡方检验。结果应届毕业生期望薪资与实际薪资差异显著(P<0.05),整体对专业满意度一般,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对当前工作满意程度一般。对2013---2018届在校生专业认知度做差异性分析,不同年级与专业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级与期望月收入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级与就业认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同年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认知度较差,但是需求量较大。原因对当前就业形势不了解,大学生主观上不恰当的就业认知,高校不能合理的对学校进行就业指导。

  • 标签: 预防医学专业 不同年级 专业认知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盐酸替罗非原料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依据 201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项下凝胶法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样品浓度在 0.05mg/ml或以下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盐酸替罗非原料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阿加曲治疗的药学价值。方法:将3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20年3月-2021年7月入院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加曲经导管进行泵入治疗,观察指标:疗效及患肢深静脉血流指标。结果:研究组中有18例(94.74%)有效,对照组中有12例(63.16%)有效,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无明显的治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阿加曲治疗的疗效较高,利于明显改善患肢深静脉血流。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阿加曲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先兆早产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联合盐酸阿托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对象从我院的先兆早产患者中择选,共计50例患者参与试验,入院时间区间: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遵行双盲法原则完成组别划分,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分别予以盐酸阿托西治疗和全程优质护理联合盐酸阿托西治疗,对两组的早产、难产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早产率以及难产率均较对照组呈更低趋势(P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盐酸阿托西班 先兆早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剂量替罗非联合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药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于2019年9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低剂量组(低剂量替罗非+肝素治疗)、高剂量组(高剂量替罗非+肝素治疗)。观察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比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剂量替罗非联合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不同,为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性,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高剂量或者低剂量替罗非联合肝素进行治疗,尽可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剂量 替罗非班 肝素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药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疗护理工作中主护士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样本数量一致,均为50例。同时选取12名护理人员(6名责任护士、6名主护士),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由主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①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工作态度、沟通技巧、工作效率方面的评分均相对较高,差异显著(P<0.05);②患者满意度:经评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主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接受与认可,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主班护士 医疗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肺栓塞患者共7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华法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序贯 利伐沙班 急性肺栓塞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在老年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 92例老年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常规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患者病情有效率以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7.82%(45/46),对照组有效率为 73.91%(34/4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 ST段回落幅度> 70%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使用盐酸替罗非治疗,可以提高病情有成效,且冠状动脉血流情况较好,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急性心梗冠脉介入 盐酸替罗非班 病情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服用利伐沙剂量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高龄老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对 r-tpa溶栓效果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30例 r-tpa溶栓效果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加用替罗非静脉泵入,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后以及使用替罗非班后患者的 HINSS评分,并记录第 90天 mRS评分;结果 30例患者使用 r-tpa溶栓治疗时症状仍有进展或波动,加用替罗非班后症状完全得到控制,治疗前后 NIHSS评分减少,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1)。所有患者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 替罗非对 r-tpa溶栓效果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安全有效,但需要大样本及循证医学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需及时予以溶栓治疗,但受多因素影响,多数患者并无法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而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情况。替罗非为血小板抑制剂,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均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认可,但临床对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仍存争议。本文主要对替罗非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设置总质检对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作用。方法采取掷硬币法,将2022年2月-2023年3月中,我院消毒供应室的22名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设置总质检措施,对比两组的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满意度。结果 两组指标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总质检班 物品清洗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基于蓝墨云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究在助产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为翻转课堂进一步与其他课程的深层次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增加了实践经验。方法  以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助产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班级为1、2,1学生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2学生采取蓝墨云课的翻转课堂形式学习,作为观察组。以学生课程成绩、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评价得分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在助产教学中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基于蓝墨云课的翻转课堂在助产技术教学中获取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得到了有效提高,更青睐于该种教学模式。

  • 标签: 蓝墨云班课 翻转课堂 助产技术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用药对利伐沙防治老年患者血栓疾病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112名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用药数量分为多重用药组(用药数量≥5种)和非多重用药组(用药数量<5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利伐沙用量和用药12个月后的血栓疾病结局。采用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的疾病信息和多重用药数据,之后结合再次就诊记录和再次住院记录进行随访并进行统计。结果:多重用药组和非多重用药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利伐沙用量等方面不存在实质性区别(P>0.05)。用药12个月后,多重用药组的血栓疾病结局发生率为26.79%,高于非多重用药组的10.71%,(P<0.05)。多重用药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4.29%,高于非多重用药组的3.57%(P<0.05)。结论:多重用药可能增加利伐沙防治老年患者血栓疾病结局的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多重用药,强化对多重用药的患者的监测和评估。

  • 标签: 多重用药 利伐沙班 老年血栓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推进我院护理专业学科建设总体策略。方法制定学科评估方案;科学实施学科评估,系统梳理存在问题,有效进行信息反馈,积极谋划专业学科发展目标。结果有效进行医院专业护理学科定位,促进医院护理专业人才和护理专业学科发展,提升医院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医院 护理 学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