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儿童注意缺陷多障碍患儿,探究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4-2023.4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注意缺陷多障碍患儿,以按照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数据差异。结果 两组PSQ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更接近目标值,P<0.05;观察组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儿童注意缺陷多障碍患儿来说,在日常护理中推荐实施精细化护理的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护理疗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护理效果 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家庭教育联合家庭辅助训练对注意力缺陷多障碍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治疗的注意力缺陷多障碍儿童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中使用康复治疗,实验组中使用家庭教育联合家庭辅助训练。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ADHD评分,注意力缺陷多障碍患者的适应行为相比(P<0.05)。结论:在注意力缺陷多障碍儿童中使用家庭教育联合家庭辅助训练,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适应行为。

  • 标签: 家庭教育 家庭辅助训练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适应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分指握力球在预防颅脑损伤躁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研究。方法: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60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改良式分指握力球)与对照组(30例,常规约束)。分析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皮肤损伤情况、RA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肤损伤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RA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分指握力球在预防颅脑损伤躁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分指握力球 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文第四版)(WISC-IV)在注意力缺陷多障碍(ADHD)儿童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优势。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ADHD患儿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将其列为对照组,采用WISC-IV量表对所有儿童进行智力评估,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统计学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较,观察组儿童总智商评分、4个合成指数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测验结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积木、背数、图画概念、字母排序、矩阵推理、符号检索等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WISC-IV应用于对ADHD儿童的诊断及治疗中,能够为临床治疗人员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依据。

  • 标签: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文第四版) 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应用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药学与药效学。方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医院接诊的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行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且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此药血药浓度,分析莫西沙星的药学与药效学。结果:(1)莫西沙星经单剂量给药后,其谷浓度为(1.42±0.09)mg/L、峰浓度为(3.68±0.10)mg/L、稳态血药浓度为(4.30±0.08)mg/L;(2)莫西沙星总有效率达到90.00%,包括5例无效(10.00%)、6例进步(12.00%)、5例显效(10.00%)、34例治愈(68.00%),且病原菌清除率为96.00%。结论: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应用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有较好治疗浓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要:本报告展示了一例35岁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XX,通过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显著改善其难治性行为症状的案例。患者病程长达17年,主要症状包括胡言乱语、幻听、情感淡漠、自杀行为及夜间睡眠障碍。经过两次MECT治疗疗程,共21次治疗后,患者的交流能力、面部表情、幻听症状及自杀倾向均得到显著改善,自杀行为和双手塞耳朵的行为症状完全消失,社会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