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检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 60 例作为实验组 ,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 60 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 对比 检验结果 。 结果:实验组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N 、 PC-Ⅲ 、 Ⅳ -C 、 HA 与对照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实验组 肝生化 指标 AST、 ALT与对照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 可有效用于患者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评估 , 准确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 。

  • 标签: 血清肝纤维化 肝生化检测 乙肝 肝纤维化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从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海藻多糖等方面阐述多糖类药物种类,并从抑制病毒吸附干扰病毒复制、增强免疫力刺激干扰素产生等方面分析多糖类药物抗病毒机理,然后阐述多糖类药物提取流程、提取方法、杂质去除、分离提纯等工序,最后从结构测定困难、作用机制复杂、天然多糖纯化困难等方面阐述多糖类药物抗病毒活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多糖类药物 提取方法 抗病毒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抗冠状病毒的活性及其机理方法。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感染冠状病毒(COVID-19)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6),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的为研究组(n=36),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主要症状与其他症状消失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头疼、胸闷、腹泻等其他症状消失率差异对比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和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 连花清瘟颗粒 冠状病毒 活性 机理方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诱导扩增CIK和NK细胞效果并对比两种细胞活性。方法:于我院肿瘤细胞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诱导扩增培养CIK以及NK细胞,对比扩增效果。并使用CCK-8方法测定两种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体外诱导,NK细胞占比显著高于CIK细胞,培养7d后,NK细胞占比达到(38.56±4.73)%,扩增效果显著高于CIK细胞[(13.16±2.10)%](P<0.05);培养14d后,NK细胞占比达到(62.80±7.28)%,扩增效果显著高于CIK细胞[(36.76±4.59)%](P<0.05)。在不同效靶比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显著优于CIK细胞组(P<0.05)。在效靶比6:1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20.15±1.36)%,显著高于CIK细胞组[(8.36±1.10)%](P<0.05);在效靶比12:1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41.39±2.68)%,显著高于CIK细胞组[(12.75±1.64)%](P<0.05);在效靶比25:1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67.31±2.85)%,显著高于CIK细胞组[(58.71±3.30)%](P<0.05)。结论:通过对CIK和NK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NK细胞的扩增效果好于CIK细胞,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强于CIK细胞。

  • 标签: 肿瘤细胞 CIK细胞 NK细胞 体外诱导扩增 杀伤活性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到2016年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RPF)病例6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RPF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包绕于腹主动脉周围密度较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部分病变压迫或包绕邻近的血管、输尿管,从而导致一侧或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CT作为检查手段在诊断RPF上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腹膜后病变,还可以作为腹膜后纤维化手术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手段。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类肿瘤的90%来源于上皮组织,上皮细胞需要在生长信号的不断作用下避免分化和凋亡,获得无限复制的潜能,并依靠新生血管生成、获得侵袭、转移能力才能最终形成肿瘤。整个过程依赖于肿瘤细胞与宿主间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表明,间质细胞可以提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信号,并参与新生血管生成,

  • 标签: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细胞生长 新生血管生成 间质细胞 细胞生物学 上皮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应用效果及对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口腔修复患者,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金属桩口腔修复,试验组采纳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修复。对比修复时间、患者满意度、修复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修复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修复成功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获得的修复效果较好,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应用效果 修复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 /MTT比色法进行方法优化。方法 以 TF-1细胞为靶细胞,采用 MTT比色法测定重组生物制品的生物学活性,并对其中 TF-1细胞培养液中胎牛血清浓度、裂解液种类进行优化。结果 胎牛血清对 TF-1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但在生物学活性测定时,胎牛血清会影响 TF-1细胞对重组生物制品的依赖性,对活性测定结果造成干扰,影响实验敏感性。裂解液 A和裂解液 B作用后,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均在 80% ~ 150%之间,但裂解液 B溶解后不再出现沉淀,同时不会与残余的 MTT 发生反应,裂解液 B过夜作用后检测 A570/630nm及 R2值明显高于裂解液 A,且重复性好。

  • 标签: TF-1细胞 胎牛血清 MTT比色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采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口腔修复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行常规金属桩治疗,实验组行预成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口腔修复 金属桩 预成纤维桩 治疗效果 治疗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