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8年2月-2020年3月时段内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共80例,以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舒适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舒适组使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0%,舒适组为7.5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状态较差于舒适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舒适护理服务的使用,既可预防或降低各类不良反应,还可改善机体心理状态,增强手术效果,可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心理状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健康教育在小儿高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6月门诊诊治的200例小儿高热病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前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后10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疾病知晓情况、自理能力得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知晓情况、自理能力得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升,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在门诊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提高其自理能力。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 自理能力 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重症监护病房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者 210 例,将 21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105 例观察组与 105 例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感染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感染管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 PDCA 循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肿瘤 PICC 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知程序,更好地为治疗期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行提升,防范不安全事件。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肿瘤 PICC 置管患者,开展对症治疗。采用随机法对 52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护理告知程序,分析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上为( 96.3±3.1 ) 分,对照组为( 85.4±4.0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4.6%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在健康教育中加强护理程序告知,有利于肿瘤 PICC 置管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肿瘤 PICC患者 健康教育 告知程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弹力压脉带在危重患者动脉穿刺采血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分别在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4月和2016年8月中所开展动脉穿刺采血病人中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止血上采取棉签和胶布固定以传统按压止血,实验组患者动脉采血后采用弹力压脉带压迫止血,随后以瘀黑、血肿以及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研究分析以及统计数据处理,运用弹力压脉带进行止血的实验组在动脉穿刺采血中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62%,而传统按压止血的对照组则为70.25%,且组间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里针对危重患者动脉穿刺采血中运用弹力压脉带效果优于传统压止法,病人出现瘀黑、血肿以及渗血等并发症几率小,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危重患者 动脉 采血 弹力压脉带 运用
  • 简介:摘要:通过丰富内部审计的手段方法、打破传统内部审计的局限,在社会、文化、经济这三个维度开展疾控机构内部“大审计”,查错、纠弊的同时,促使全体形成共识,向共同的经营目标和方向努力,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全面增值。

  • 标签: 内部审计 三维价值 增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 PDCA 循环法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方法: 选择 2017 年 -2018 年 42 名护士(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 2018 年 -2019 年 42 名护士(试验组, PDCA 循环法管理),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利用 PDCA 循环法予以管理,以此降低 职业暴露 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 19.0% ,较高于试验组 2.3% ( P < 0.05 )。 结论: 在职业防护中应用 PDCA 循环法,可以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升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士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运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效果。方法:挑选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来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 50例产妇进行研究,所有产妇均出现产后出血现象,根据产妇所实施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有效例数为 23例,无效例数为 2例,对照组有效例数为 18例,无效例数为 7例,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有对比意义( P< 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运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对子宫所造成的损伤度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医院管理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加快开展城市医疗建设工作,建设智慧医院是现有医院运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管理,保证医院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系统且复杂的过程,要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发挥有效作用。

  • 标签: 计算机应用 信息化 智慧医院
  • 简介:摘要 对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2年版)中的条款 “ 5.1.4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内容,通过运用 PDCA循环管理工具 ,对现存护理制度进行了自查,并完善了护理制度、职责、流程等。实施 PDCA循环后,对制度内容培训学习,并采取多种方式检查督导各科室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 标签:   PDCA 护理制度 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在重症肺炎患者的运用 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重症肺炎患者 76 例,将 7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8 例实验组与 38 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气道管理,实验组开展气道分级管理,比对两组患者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 患者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运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缩短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机械通气 期间 气道分级管理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同质化管理在基层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50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 250例和观察组 250例,观察组使用同质化宣教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和健康教育知晓率作比较。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质化管理能促进基层医院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健康教育知晓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性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 68例入组,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应用磁性护理理念,记录两组低体温、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低体温发生率、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磁性护理理念,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磁性护理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促使病情得到改善。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PAP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基层医院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基层医院2017年-2020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对象,病例数45例,按照计算机随机划分方式,将患儿分为参照组(22例,常规治疗与经鼻导管吸氧)、研究组(23例,常规治疗与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均差于研究组,参照组有效率72.7%,研究组有效率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时,选择CPAP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CPAP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基层医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于慢性肝病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传统健康教育为主,甲组以微信健康教育方式为主,比较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施不同干预后,甲组焦虑状况评分、情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系统症状评分、疲劳程度评分、腹部症状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甲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责护感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慢性肝病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肝病 护理 微信健康教育方式 效果
  • 简介:【摘 要】PDCA循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组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为例,针对市四院科研项目申报率低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找出影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因素,并从科研平台,专家指导,院外交流,激励制度等多方面提出有力措施,提高科研课题申报数量,从而提高科研课题申报率,最终科研课题申报率(由0.6%上升到3.3%)。本文认为PDCA循环理论在科研项目申报率提升中切实可行,未来可运用于科研项目管理中,提升科研项目申报率,从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PDCA循环  科研课题申报管理 提升课题申报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运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患者加强护理支持,提升病情改善成效。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小儿肺炎,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18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人性化护理干预,分析疗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肺部炎症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4.1±0.9 ) d 和( 2.1±0.4 ) d ,对照组为 ( 7.2±2.4 ) d 和( 4.2±0.7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3.2%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6.3% ,故而,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更高。 结论: 采用 人性化护理策略有助于患儿肺部炎症的改善控制,有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家属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小儿肺炎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