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NADPH氧化酶的非吞噬细胞氧化酶(non-phagocyticcelloxidase,NOX)NOX的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非吞噬细胞,目前研究认为其核心结构蛋白NOX2是β细胞ROS产生的主要来源。生理状态下NOX产生的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有控制新陈代谢,调节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等重要作用,高糖、高脂等异常状态下导致的ROS堆积则可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可能通过JNK、PI3K等信号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NOX2对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可能成为改善机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效防治糖尿病寻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NOX家族 NOX2 氧化应激 &beta 细胞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绿色通道急救,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绿色通道急救反应时间短、急诊处理快。结论绿色通道急诊急救一氧化碳中毒措施疗效好、用时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绿色通道急诊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措施对急救的影响。方法选择病历资料完善的64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结果64例患者中有56例痊愈,5例放弃治疗,3例留有后遗症。42倒痊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4例留有后遗症。结论首先将中毒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及时送往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和药物治疗,积极配合有效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一氧化碳 中毒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锆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阐述氧化锆自身的优点,分析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结论氧化锆陶瓷具有的高强度、高韧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近乎完美的美观性,使其在生物材料应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更是与日俱增。

  • 标签: 氧化锆陶瓷 口腔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树发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价连续回流法得到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抑菌圈试验分析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树发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相当于同浓度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清除率的95.90%,半抑制浓度达0.039mg/mL;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提取物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所试14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能力最强。结论树发提取物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 标签: 树发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0xidationproteinprducts,AOPP)形成特点、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具体关系、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相关性研究、净化方式对其清除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了解目前AOPP在肾脏病学中的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临床CKD患者如何降低体内AOPP、氧化应激水平、预防和改善长期并发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氧化应激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氧化苯甲酰摄入量与肝脏毒性作用关系。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灌胃,连续8周。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肝组织中SOD活力下降。大剂量组大鼠的血清中TBIL,ALT,AST,ALP,肝组织中MDA量增高。病理学检查可见各实验组肝脏炎性表现。结论长期摄入过氧化苯甲酰对大鼠肝脏存在毒性作用。随剂量增加,毒性增加。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大鼠 肝毒性 剂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40只实验动物大鼠的相关实验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的含量均值为(1.55±0.24)mmol/g,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值为(55.60±9.33)U/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考察结果方面,对照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值分别为(240.5±11.38)U/ml和(13.05±6.11)U/g,均明显高于钙化组,而丙二醛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35)nmol/mlVS(21.33±7.12)nmol/ml(P<0.05)。结论组织内氧化与抗氧化功能的失调可能会促使血管钙化的形成,如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会显著性改善血管的钙化现象。

  • 标签: 血管钙化 血浆 抗氧化能力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特性及杀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包括医疗器械、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提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高效、速效、环保型消毒剂,可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误服氢氧化钠烧伤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做好抢救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烧伤的胃肠道保护,提供足量的营养,做好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度过了危险期。

  • 标签: 氢氧化钠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500例1120件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240例520件采用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对照组260例600件采用镍鉻合金烤瓷修复。6个月后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价修复体

  • 标签: 全瓷冠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 简介:摘要骨关节炎作为一种退行性骨软骨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局限性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关节软骨破坏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影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氧化应激是指人体在受到各类有害刺激时,体内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氮自由基等高活性分子生成过量,导致机体氧化程度超出人体氧化物清除能力,引发组织损伤的情况。研究证实氧化应激失衡与骨关节炎发生存在密切关联。本文主要氧化应激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究,旨在为骨关节炎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氧化应激 骨关节炎 自由基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氧化锌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对氧化锌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70%,控制菌能正常检出。结论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对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常规法对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控制菌进行检查。

  • 标签: 氧化锌洗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维生素E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适量的维生素E。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以通过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可以很好限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减少其带来的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 标签: 维生素E 氧化应激 糖尿病 抗氧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因素,探讨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1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病因及转归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在冬春两季;以现代化程度程度比较低的农村高发;中毒原因以燃煤炉为主;一氧化碳中毒防治知识缺乏;发病年龄以55岁以上老年为主;天气骤冷,初次燃燃气炉,未安装排烟装置,或气密性差排烟装置为主。对策加大宣传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及救治知识,指导正确使用燃煤燃具,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关注,加强院前急救救治力量。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病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x—LDL)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LDL氧化修饰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心绞痛组120例,正常对照组49例等的Ox—LDL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O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心绞痛组比较,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冠心病患者Ox—LDL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结论CHD患者0x—LDL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冠心病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胆红素应用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差异情况。方法选择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试剂,首先检测其基本性能,其次检测四十五份血清样品(所有样品的浓度均匀分布),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就选取的试剂来看,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各检测项目的方差齐,配对t检验DBIL(直接胆红素)结果P<0.05;TBIL(总胆红素)结果P>0.05;根据方法学来比较的相对系统误差(%SE),DBIL(直接胆红素)X1=8.81%,DBIL(直接胆红素)X2=5.69%;TBIL(总胆红素)X1=8.28%,TBIL(总胆红素)X2=1.16%。结论对比以上两种测定方式,其结果间并没有具备良好的一致性,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重氮法的测定结果,但是二者的系统误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 标签: 总胆红素 重氮法 钒酸盐氧化法 测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