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通过对药动学、用药指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临床用药指导。结果头孢米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肾排泄,不会在人体产生抗菌活性代谢物,12h内尿液排泄率可达90%以上;头孢米主要应用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症状;头孢米可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头孢米主要有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两种用药方式。结论使用头孢米前应进行皮试,用药后应加强对相关体征和症状的观察,同时做好休克急救的准备工作。

  • 标签: 头孢米诺 临床研究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喹酮类药物处方一共11766张作为研究的对象,对这些药房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在喹酮类药物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诺氟沙星、依沙星和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肠胃道的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皮肤以及光敏的毒性反应等。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喹酮类药物,应该要清楚的掌握这些药物在使用之后具有何种不良反应,以此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对研究选取患者进行分组,入院较早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接受急诊内科常规治疗,入院较晚的40例患者则为观察组接受欣妥治疗。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患者的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心率、血压、血钾、肌酐、住院天数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选用欣妥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为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临床疗效 诺欣妥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近来我国部分省份相继出现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已有的研究和数据表明,诺如病毒是引起腹泻暴发疫情的主要病源,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应注意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市报告的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病例132例,对患者病历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年龄方面,≥60岁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途径方面口服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8.33%,明显大于静脉滴注的28.03%与静脉注射的1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超过有66.67%的患者在服药1h之内便出现了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服药3h左右的24.24%以及5h以上的9.09%。结论临床上在给予患者氟喹酮类药物时,应当加强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应用,提高对患者异常表现的重视程度。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氟喹酮类抗菌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性,这促使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毒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和损害的人体。因此,加强对该类药物的毒理性研究,尽可能的降低其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系统和软骨组织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氟喹酮类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并以环丙沙星为例,探讨了该类药物的毒理学表现。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毒理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福韦酯(tenofovirDF)是一种替福韦的口服前药,是一种核酸类似物,对HIV-1、HIV-2和乙肝病毒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替福韦酯被吸收后将很快地转化为替福韦,在细胞内很快地合成替福韦二磷酸代谢物,而竞争性地抑制HIV-1逆转录酶,从而阻止了病毒DNA链的合成。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HIV-1 HIV-2 HIV-1逆转录酶
  • 简介:摘要茶碱与喹酮类抗菌药物常联合应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喹酮类抗菌药物可影响肝代谢能力,进而影响茶碱药代谢,本次研究试分析两种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分别以PEG6000、PVPK30及Poloxamer188为载体材料,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比了三种非贝特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旨在为非贝特固体分散体的开发进行初步研究。

  • 标签: 非诺贝特 固体分散体 制备工艺 溶出度
  • 简介:摘要喹酮一直是应用广泛的抗菌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快速的杀灭细菌,而且,这类药物有庞大的衍生物库,可以研发出很多代喹酮类药物,可以针对不同细菌特点研发有效抗菌类药物。根据喹酮的药理作用,分析细菌遗传分子的特点,研制喹酮衍生物的有效机制,为新代喹酮类药物的研制打下基础作用。

  • 标签: 细菌 喹诺酮 复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果酸联合盐酸米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实施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果酸联合盐酸米环素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过治疗干预后,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相比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中重度痤疮患者中采用果酸联合盐酸米环素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 中重度痤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氟喹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分析,为氟喹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应用氟喹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氟喹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调查表》进行,采用直接询问和病历资料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事件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占71.21%,女性占28.79%;<35岁患者占12.12%,35~60岁患者占72.73%,>60岁患者占15.16%。发生不良反应排名前三位的药品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诺氟沙星,占比分别为34.85%,18.18%和16.67%;在给药途径上,静脉滴注占比最高,为60.61%;给药方式中主要为单独用药,占比为81.82%。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是消化系统、全身性反应及泌尿系统,占比分别为31.82%,19.70%和15.15%。结论氟喹酮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可能引发多系统出现不良反应,使用中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药学干预在喹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影响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所接收的60例使用喹酮类药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对其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使用喹酮类药物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指导临床药物的运用。结果在对照组中,显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87%;在实验组中,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20例,无效的为0,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喹酮类药物治疗中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水囊联合利凡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进行引产,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水囊联合利凡进行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缩开始时间(24.5±9.7)h、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9.2±4.1)h、总引产程时间(22.5±3.6)h及阴道出血量(91.5±18.6)ml等各项引产手术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的宫缩开始时间(36.7±10.8)h、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12.3±5.4)h、总引产程时间(46.8±5.3)h及阴道出血量(109.2±22.1)ml,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水囊联合利凡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小水囊 利凡诺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摘要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多以粉刺,丘诊,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其病因以雄激素分泌过多为主要作用,米环素为广谱抗生素,对痤疮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在皮脂腺中达到有效抗菌浓度。己烯雌酚为人工合成雌激素,有抵消雄激素作用,有嫩肤,减轻皮肤过度角化作用。而异维A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局部外用无效,内服可抑制皮脂腺功能,并能使皮肤上痤疮丙酸杆菌明显减少。但本品的副作用较大,可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暂时脱发,少数有关节肌肉痛,有疲劳厌食等,本品并有畸作用。己烯雌酚可通过皮肤、粘膜及皮下肌肉吸收,脂溶性好。据此,应用己烯雌酚外用,而不是口服,药物直接针对皮肤,直接对靶细胞,不但吸收好,而且减少了因内服对人体的抗雄性激素作用,减少对内分泌的影响。本品还有嫩肤减少皮肤角化作用,改善毛囊及皮脂腺的角化及导管异常,减少皮脂排泄障碍,减少丙酸杆菌繁殖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减少了炎症及炎症介质的产生。与对照引比较,优势明显,价廉,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己烯雌酚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病毒性胃肠炎在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中的检测结果,为如病毒提供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本次的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中心进行就诊的肠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分别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金标准,对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进行评价,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两种检测结果中有48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阳性,60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计算,其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对如病毒性胃肠炎检测的灵敏度为87.27%,特异性为92.31%,准确率为90.0%。结论使用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如病毒胃肠炎进行检测。

  • 标签: 诺如病毒 胃肠炎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替泼滴眼液治疗角膜基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角膜基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使用氯替泼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基质炎患者使用氯替泼滴眼液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该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氯替泼诺滴眼液 角膜基质炎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部使用氟喹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开取氟喹酮类抗生素药物的88例患者进行用药后情况统计分析,总结合理用药方法。结果氟喹酮类抗生素用药中以左氧氟沙星20例最多,治疗的最常见疾病为呼吸道感染,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严密监测氟喹酮类药物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情况,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注射用头孢米钠中聚合物。方法采用伊立特公司葡聚糖凝胶G-10色谱柱,玻璃柱内径1.5cm,柱长30cm。以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检测聚合物。结果本方法能准确检测注射用头孢米钠中聚合物,聚合物的量在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过程中均呈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聚合物 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