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诊断医院收治的一例贫血病人。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检查及其他协助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结果检查结果发现血红蛋白下降,血清中胆红素高,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进行性增多,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显著降低。结论综合分析该病人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 标签: 贫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诊断
  • 简介:摘要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模拟自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通过重复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等简单的3个温度循环,能将靶DNA扩增数百万倍,获得极高的检测敏感性。但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 标签: PCR 污染 扩增 气溶胶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和危害系数大等特点。近年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梅毒的流行十分重要。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检测,TP尚不能进行体外培养,目前梅毒的实验检测方法有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梅毒的核酸检查试验。因此,选择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试验方法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梅毒 实验室检验 病原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质量监督是衡量实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确保实验检测结果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实验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质量监督内容和方法,提出质量监督可以成为疾病控制卫生检测实验质量保证的管理手段。

  • 标签: 卫生 实验室 质量监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加深了对微生物的研究。微生物种类繁多,由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不胜枚举。科学家在实验中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探索,而微生物检验的实验结果则是防御疾病、诊断治疗疾病、控制疾病以及卫生监督的主要依据。本文主要阐述了微生物实验质量检测的措施和微生物检验实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献血者血液标本检验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工作环节,因此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应严格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血站实验质量管理规范》2的相关要求,建立实验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实验管理水平,进一步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血站实验的质量管理进行如下探讨。

  • 标签: 血液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实验分离和药敏实验情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经微生物实验分离的230株铜绿假单胞菌统一按照标准操作进行耐药性检测,并对结果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高于50%的抗生素有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包括氨曲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实验的检测或测量能力,完善实验内外部质量控制。方法根据组织方制定的实验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结果共参加省级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24次,计53项,满意52项,离群1项,满意率99.8%。结论通过实验能力验证活动,使检验科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提高了实验的市场竞争力。

  • 标签: 能力验证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碘盐监测的实验质量控制策略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在2009年2月-2014年2月间每年接受上级间质控12份考核样品,并随机抽取288份居民食用碘盐进行测试,对所有碘盐检查结果进行调查。结果我实验中心2009年2月-2014年2月五年间的12份盲样考核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五年间抽检的1440份居民食用盐检测均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完整的碘盐检验能够保证居民食用盐的质量,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碘盐检测 实验室质量控制 考核
  • 简介:摘要在基层临床实验工作中,因为工作网链较广,实验分科尚未健全,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验设备与开展项目未完普,造成工作安排上的不便和实验技术与信息跟不上。引用lSO15189,用科学理论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并根据本科实际情况,找出对策以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 全面质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危险实验指标差异,为该病的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手足口病1386例,其中294例重症为观察组,1092例轻症为对照组,入院次日晨检测血钠、血钾、SUA、BUN、SCr、BUN/SCr、POP、CK、CK-MB、LDH、cTnI、PCT、NT-proBNP、GLU、CRP、白WBC、Lactate、ALT及AST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危实验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的实验指标。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血钾、BUN、SCr、BUN/SCr、POP、CK、cTnI、PCT、CRP、ALT及AST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血钠水平较低(P<0.05),而CK-MB、LDH、NT-proBNP、GLU、Lactate、WBC及SUA水平较高(P<0.05)。(3)重症手足口病的5个主要危险实验指标为NT-proBNP、GLU、Lactate、WBC及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可早期甄别重症病例、及时干预,从而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危险实验室指标 早期
  • 简介:摘要在理化试验管理实践中,使用并管理标准物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标准物质是指已经确定了具有足够均匀特性值的物质,其通常作为“量具”在分析测量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校准测量仪器、装置,测量物质及材料特性值,评价测量分析方法等,因此保证标准物质的科学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理化实验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规范。

  • 标签: 理化实验室 标准物质 使用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实验检查结果,总结孕前高危因素,为优生优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1258例计划怀孕并来我中心做孕前检查的629对夫妇(1258例)进行血常规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女性阴道分泌物等检查,分析、总结孕前检查结果。结果女性实验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最高;夫妇双方实验检查结果显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检出率较高。结论孕前实验检查能够有效筛查出孕前高危因素,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孕前实验室检查 健康状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78例手足口病患儿实验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78例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白细胞(WBC)数(7.93±3.24)×109/L,其中白细胞正常者217例(78.06%),白细胞升高者54例(19.42%),白细胞下降者7例(2.52%);②血液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13±45.13)U/L,其中升高者11例(3.9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2.21±36.98)U/L,其中升高者99例(35.6%),乳酸脱氢酶(LDH)(282.3±135.2)U/L,167例(60.07%)升高,肌酸激酶(CK)(98.4±85.6)U/L,9例(3.23%)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0.24±12.12)U/L,188例(67.63%)升高。结论WBC、ALT、AST、LDH、CK和CK-MB联合检测对临床及早诊断手足口病患儿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实验室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从针灸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针灸学的创新有赖于在实验的操作实践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开放的必要性。然而针灸学实验的开放,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针灸学实验开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深入的探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针灸学实验的开放效率。

  • 标签: 针灸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