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接收的46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23例。对比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一般护理和叙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降低,其中实验组低于对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杀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心理状态,进而减少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标签: 叙事护理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在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叙事疗法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9月份---2021年10月份收治的40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叙事疗法,对两组患者的HAMA、HAMD、GWB评分对比与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GWB评分差异性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后4周、8周,实验组患者的HAMA、HAMD低于对照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中行叙事疗法,可以降低HAMA、HAMD评分,提高GWB评分,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也能提高患者幸福感,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叙事疗法 焦虑症 心理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采用叙事化心理护理模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70例,入院时间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5)与叙事组(n=35),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叙事组患者予以叙事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后常规组相比,叙事组明显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与叙事组满意度分别为74.29%、97.14%,叙事组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临床护理时,采取叙事化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纠正不良情绪,促进满意度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 抑郁 焦虑 叙事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日常需要给居民提供持续性的健康保健指导,由此需要认识的全科医生肩负的重要职责,全科医生自身的沟通能力,会对日常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具体问题,然后结合问题探讨有效解决策略,希望为构建良好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 标签: 叙事医学视角 全科医生 沟通能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胃炎合并胃溃疡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探析将循证型叙事护理应用到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循证型叙事护理对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患者无论在护理效果还是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胃炎合并胃溃疡 循证型叙事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产科门诊满意度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应用于产科门诊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很大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叙事护理 产科门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原发性肝癌临床与病理的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进行分组,60岁以上(含60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组,60岁以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并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理学分型与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肝区隐痛、消化道出血、黄疸、上腹部包块、肿瘤自发破裂出血的占比分别为50%、22%、36%、64%、10%,均比对照组的76%、46%、52%、86%、20%要低很多,且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纳差占比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20%,且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理学分型中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30例;对照组病理学分型中Ⅰ级30例,Ⅱ级15例,Ⅲ级5例,两组患者病理学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原发性肝癌 病理特点 临床特点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关于泌尿外科护理特征以及病人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以此为依据,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机制,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140名泌尿外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准确把我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个性化护理机制。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包括心理状态等各项指标。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呈现出显著差异,实验组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4%和87.9%,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评价指标方面,同样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无论是住院时间或者是住院费用方面,试验组的表现更优,且该组患者的整体性与状态也更为良好,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结论 泌尿外科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准确把握该科室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家族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特点 患者特点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教学中采取叙事医学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21级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的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培养模式,观察组采取叙事医学培养模式,在妇产科见习后,对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与问卷调查,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学生在妇产科操作中的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优良率为8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教学中融入叙事医学培养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助于培养专业扎实与具有医学人文关怀的高素质医务人员,符合社会对未来医学人才的期待。

  • 标签: 研究叙事医学培养模式 妇产科教学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艾滋病患者应用叙事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 1月 -2018年 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109例,分为观察组 55例和对照组 54例。 2组患者在院期间均给予常规艾滋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 SCL-90 评分 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 P<0.05 );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组干预后 SCL-90 评分 降低更加明显( P<0.05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 7.5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将叙事 护理 应用于 艾滋病患者中,能显著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 标签: [ ] 叙事护理 艾滋病 患者 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叙事护理模式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自愿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通过深度访谈,倾听患者的诉说,以发现其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其叙事并分析文本,制定临床人文干预措施,采取叙事护理模式进行人文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干预前后抑郁(SD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生理功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总体健康 (GH)、活力 (VT)、社会功能 (SF)、情感职能 (RE)和精神健康 (MH)等八个维度),患者性功能指数评估(性欲低下、阴道湿润障碍、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满意度障碍和性交疼痛等六个维度),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叙事护理模式干预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SF-36),实验组在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等指标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除BP无明显差异,P<0.01);其中92例患者术后有规律性生活,且性功能指数评估(FSFI)均大于21分,干预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更佳,且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患者满意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叙事护理模式进行人文干预可有效改善子宫全切术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改善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叙事护理 子宫全切术 人文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对规培医师的人文关怀教育普遍不重视,不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叙事医学是具有较强叙事能力的医生所实践的医学。现阶段人口老龄化使得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而内分泌科多为慢性病患者,本文旨在探讨叙事医学对内分泌科规培医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提高规培医师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通过对其叙事医学能力的培养,使规培医师能和患者发生共情,从而提高规培医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并致力于引导患者心理上的平衡。

  • 标签: []叙事医学 内分泌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人文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  探讨叙事护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国内外叙事护理在肠造口领域的应用的现况进行分析、叙述,并对我国叙事护理在肠造口方面提出相关展望,为寻找更适合我国目前在叙事护理对肠造口方面的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叙事护理 肠造口术 心理状态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护人员为更好的护理治疗患者,缓解患者护理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感、不适感、疲倦感,通过参考西方国家、地区“叙事医学”相关理论内容,从而有效改善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我国医疗机构参考借鉴“叙事医学”相关内容,构建全新的医学教育体系,从而有效的培养医护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水平和质量,便于更好的增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护理治疗期间,将人文关怀能力淋漓尽致的应用到患者护理过程中,提高医疗机构治疗口碑。

  • 标签: 叙事医学 医学教育体系 本土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叙事心理护理对护士心理赋权及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1~12月随机选取80名护理人员为探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叙事心理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心理赋权及工作投入。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工作影响等心理赋权及活力、奉献、专注等工作投入分值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叙事心理护理 心理赋权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养老护理人员实习中开设叙述教育课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泰康之家楚园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110例,对比组养老护理员实施传统常规带教方法,探究组养老护理员实施叙事教育课程,对比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养老护理员共情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教育后,探究组养老护理员共情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叙事教育课程应用在养老护理员实习中,能够提高其人文素养及整体教育指导,指导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实习升 叙事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叙事护理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叙事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且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叙事护理可疏导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具有推广与施行实效性。

  • 标签: 叙事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骨科护理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骨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叙事性心理护理),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两组间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性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骨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叙事性心理护理 老年人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80例参与我院此次研究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收治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依次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观察组(叙事护理,n=40)。以负面心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效果。结果:组间SAS评分、SDS评分在干预前数值均衡(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各项评分在干预前数值均衡(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行叙事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叙事护理 乳腺癌 化疗 负面心理 心理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