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重金属,但是重金属含量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一旦食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人体在长时间食用后,对人体健康就会造成严重影响,诱发人体出现各种疾病。食品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Pb、Cd、Cr、Hg和As5种。研究人员在研究后发现,重金属含量在超过一定标准后,人体消化系统、吸收系统、神经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传统食品重金属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精确检测食品中含有的重金属,研究人员提出了原子吸收光谱法。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品 重金属检测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基体改进剂的选择及其质量浓度、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及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测定条件,达到利用最佳测定条件直接进样来测定白酒中的镉,实现检测准确、快速、直接的目的。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出包括磷酸二氢铵在内的 8种基体改进剂对样品溶液吸光度的影响,选择本次试验的基体改进剂为磷酸二氢铵,分别研究基体改进剂的质量浓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之后确定出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质量浓度、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依次为 4.0mg/mL、 900℃、 2100℃。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出的白酒中镉的质量浓度、精密度、检出限、加标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 0.210ng/mL、 3.91%、 0.32ng/mL、 96.3%和 2.61%,试验结果说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进样来测定白酒中的镉,该方法无污染、直接、快速、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直接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白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影响下的测定光谱法来对葡萄糖酸钙药品在口服液状态下的成分含量。方法借助吸收火焰原子吸收的测定光谱法来对葡萄糖酸钙药品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采取了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辅助测量分析工作。结果完成测量工作之后获取以下测量结果钙元素的线性范围为1.78~11.75μg/mL(r=0.9992),葡萄糖酸钙药品的线性范围为25.8~132.4μg/mL(r=0.9981),平均回收率数值为102.11%(n=9)。结论这种方法可以对口服液状态下的葡萄糖酸钙药品的成分进行有效测定,其操作简单,具有极高的重现性,同时能够获得准确判断成果。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对300例出现尿路结石的患者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标本的选取分别取之于正常的排便、输尿管取石、冲击波碎石以及经皮肾镜碎石。在患者的选取上男性患者为150人,女性患者150人。结果结石患者进行结石成分分析,草酸钙结石的成因最多,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另外是尿酸类的结石,最后是感染石。在具体的构成比中,碳酸磷灰石在性别差别中有着显著性差异(<),利用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具体的分析尿路结石成分发现,男性的结石成分依次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女性的结石成因首先是碳酸磷灰石,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并且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碳酸磷灰石具体的性别差别中有着显著性差异(<)。现阶段常见的混合结石为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结论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在临床实用中不仅仅准确、快捷,同时还有自动的优势,在临床中值得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建立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液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模型,通过优化谱段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检验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探讨多波段光谱疗法联合运动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所分对照组(31例)多波段光谱疗法,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而疼痛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多波段光谱疗法与运动干预联用,能减轻疼痛,改善骨密度。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多波段光谱疗法 运动干预
  • 简介:【摘要】:化学药品直接关系着各项疾病的治疗,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其药品质量始终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现阶段,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化学药品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促使化学药品生产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概念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其技术应用实践内容,旨在为当前的化学药品生产通过良好的参考。

  • 标签: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化学药品 生产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窄带光谱成像技术联合碘染色检查对进展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6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内镜检查中依次使用白光内镜、窄带光谱成像技术(窄带光谱内镜)和Lugol碘液染色(染色内镜)观察模式进行观察,分别记录病灶长度。将窄带光谱内镜或染色内镜观察模式下的癌旁异常黏膜作为可疑边界取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计算与白光内镜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的差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手术入路和吻合方式,对未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其最终的治疗方式。比较内镜检查前后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162例患者中,3种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一致者121例,不一致者41例。41例患者中测量差值为1~3cm者22例,〉3cm且≤5cm者8例,〉5cm且≤10cnl者7例,〉10em者4例;测量差值〉5am的患者均为多发斑片状不着色。以上4类患者中,分别有1、2、2、4例最终接受了新辅助放化疗,其余3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1例病灶边界不一致者取可疑的癌旁黏膜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鳞状细胞癌31例、原位癌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2例修改了手术方案,其中2例由胸内吻合改为颈部吻合,3例由主动脉弓下吻合改为弓上吻合,7例由单纯经腹手术改为经胸腹两切口手术。结论内镜检查中启用窄带光谱内镜或染色内镜观察模式测量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的准确性更高,对于在3种观察模式下测量病灶边界不一致者应取癌旁异常黏膜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食管肿瘤 进展期 内镜检查 窄带光谱成像 碘染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鉴别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2月-2023年02月间3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诊断,分析鉴别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临床价值。结果 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2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62枚;转移性淋巴结动、静脉双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鉴别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

  • 标签: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定量参数 结直肠癌 淋巴结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