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气微,味苦1。黄芩的别名为山茶根、土金茶根、条芩、泾芩,其对温热病效果较好,在中医处方中常用于泻火解毒,特别是对肺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湿热黄胆、咳血、痢疾、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疗效显著。近几年研究结果显示,黄芩及黄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过敏、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 标签: 抗菌作用 黄芩苷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细致化护理对减少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脑梗死病例共6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常规组(3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效果明显,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针对性较强,且有利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沟通渠道,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重症脑梗死 并发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88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和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和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还能提升护理结局、降低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脑术 颅内感染发生率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前列地尔 甲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PAK5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具体作用及分子机制,探索PAK5作为肿瘤新靶点的可能。方法通过体外培养SaOS-2细胞,筛选出稳定的DOX耐药株,向已获得的耐药株内转染siRNAPAK5,分为四组细胞,为SaOS-2、SaOS-2-DOX、对照siRNA-SaOS-2-DOX、siRNAPAK5-SaOS-2-DOX四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B法检测Caspaes-3和Caspaes-9及PAK5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染料在各组细胞内的聚集,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aOS-2、SaOS-2-DOX细胞活性较好,后者显著大于前者,对照siRNA-SaOS-2-DOX和siRNAPAK5-SaOS-2-DOX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WB法结果显示,SaOS-2组和SaOS-2-DOX组、对照siRNA-SaOS-2-DOX组三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siRNAPAK5-SaOS-2-DOX组的Caspaes-3、Caspaes-9及PAK5三个蛋白表达显著降低;Rh123染色结果显示siRNAPAK5-SaOS-2-DOX组荧光强度最大。结论PAK5在SaOS-2细胞DOX耐药中起促进作用,缺乏PAK5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活性上升。

  • 标签: PAK5 骨肉瘤 DOX耐药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7年2月1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评分(50.21±1.26)分和焦虑评分(51.01±2.11)分与对照组抑郁评分(55.15±2.01)分和焦虑评分(56.45±2.01)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90.21±1.45)分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85.21±1.27)分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自身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状态 护理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习惯性流产再次妊娠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习惯性流产的妊娠女性实施优质护理,对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习惯性流产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凝药物对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行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模式的区别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合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A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治疗,B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对比所有患者的血流时间、血清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双下肢周径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5%,B组为5%,对照组为15%,可见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从血清学检查结果看,B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要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3d、1周的凝血酶原时间A组、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血流时间和双下肢周径均优于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均有效果,但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对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86例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与对照组(42例宫腔镜下清宫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术后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阴道持续流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清宫后两周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净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不全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可有效减轻对个体子宫内膜的损伤,安全性高。

  • 标签: 宫腔镜 妈富隆 药物流产不全 子宫内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利用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HAMD评分为(20.16±1.96)分、(11.63±1.27)分,对照组(27.95±2.03)分、(18.54±1.08)分,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选择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抗抑郁症症状得到更明显改善,值得用于推广。

  • 标签: 蒙医 槟榔十三味丸 抑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的临床作用并作分析。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联合清肝泻热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水平及尿淀粉酶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之前有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局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临床效果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胆湿热症 清肝泻热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tathmin1基因表达对微管药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联合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0.5μM紫杉醇和去氧鬼臼毒素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8.5%、45.8%,Stathmin1与0.5μM紫杉醇、DPPT联合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有所下降。结论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结合,能够起到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降低肿瘤药物用量。

  • 标签: Stathmin1基因表达 微管药物 抑制细胞增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联合低频彩超诊断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采用高频、低频彩超检查诊断,对比高频联合低频彩超以及单一高频、低频诊断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符合率。结果高频联合低频诊断符合率为96.3%高于单一高频诊断符合率为50.0%和单一低频符合诊断符合率41.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超声图像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病理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频彩超 低频彩超 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作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建立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单一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添加中医,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较高,临床指标较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临床指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不同组。莫沙必利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组则给予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早饱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高于莫沙必利治疗组,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早饱等症状消失时间优于莫沙必利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药物联合治疗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优于莫沙必利治疗组,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治疗副作用率和莫沙必利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 标签: 莫沙必利 氟西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CT检查法,实验组行超声检查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诊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法能够提升检出率与准确性。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随机分组,分为每组为3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过程,而实验组则以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展开,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创口感染方面的感染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中均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综合护理 颅脑损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作用研究。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30例小儿哮喘患者,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各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FEV1%预计值(70.33±4.56),FVC(1.65±0.22)、FVE1(1.88±0.66),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疗效为93.3%,较与对照组的53.3%来说明显高出很多;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小儿哮喘 疗效 对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的临床作用并作分析。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联合清肝泻热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水平及尿淀粉酶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之前有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局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临床效果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胆湿热症 清肝泻热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94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脏超声检测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测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相比对照组更高,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肌中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心肌细胞功能,从而产生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在糖尿病心肌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他汀类 糖尿病 心肌病 心脏保护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