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妇产科急腹症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常见疾病。常见的症状主要是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妇科急症。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体征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本次选取了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和治疗。总结出治疗妇产科急腹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妇产科急腹症 临床诊治 分析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的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的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复用管腔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2015建立管理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培训与考核工作,于40℃采用1270碱性清洗液浸泡5min作为预处理,注意复用管腔器械清洗和监测。结果棉签擦拭法和ATP采样检测相同清洗方法的管腔器械合格率均在97%以上,其中ATP采样检测比棉签擦拭法合格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碱性清洗液浸泡清洗复用管腔器械,能够更好地保持管腔器械表面及内壁光亮、洁净,并有效保证复用管腔器械的清洁度、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提供良好、安全的基础,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复用管腔器械 清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两个班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每个班级40名,其中对照班级护生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讲解-模拟-交流-评价新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调查两组护生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班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班护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班的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讲解-模拟-交流-评价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手术室护理教学方法,可明显提高护生考核成绩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教学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中药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60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均为20例。其中,1组为炮制前分档,2组为水处理前分档,3组为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对比分析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通过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发现,3组临床疗效优于1组和2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1组、2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过程中,引入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模式,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达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不高,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目的:建立血清中氧磷酶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对氧磷作底物,通过测定氧磷的水解产物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计算出氧磷酶的活性。结果:我们确定氧磷酶测定试剂的终成分为0.1mol/L、pH8.5的Tris-HCl缓冲液、CaCl21.0mmol/L、氧磷1.2mmol/L。氧磷酶反应线性范围可达800U/L;低、中、高值血清批内变异系数为2.9%、2.6%、2.4%;批间变异系数为3.8%、3.4%、3.2%;测得健康成年人的氧磷酶活性为320±20U/L(x±s),冠心病病人的氧磷酶活性为284±16U/L(x±s),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可靠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冠心病病人血清具有较低的氧磷酶活性。

  • 标签: 血清 对氧磷酶 测定方法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妊娠高血压采用降压治疗方法其胎儿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45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降压治疗,分析产妇治疗前后胎儿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A-RI、UA-S/D以及UA-PI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MCA-PI、MCA-S/D以及MCA-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某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用降压治疗是确保产妇顺利分娩的关键步骤,尤其对于重度妊高症产妇,可改善胎儿血流量,但对于脑动脉血流量进行检测,发现有胎儿宫内低氧现象,在临床治疗中需谨慎。

  • 标签: 重度妊娠高血压 降压治疗 胎儿血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于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的产妇的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涨奶率等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康复护理中,显著提高了产妇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优质护理 产妇康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来比较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维持性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3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乙组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丙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持续治疗六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常规血液透析的总有效率达到50%;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清除率达到66.67%;血液透析滤过的清除率达到了70%。结论三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维持性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就综合结果来看,血液透析滤过法患者血液内尿毒症毒素的消除率更高,消除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毒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方法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调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3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5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分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分析分级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血糖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为86.7%,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血糖降低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糖尿病足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增强治疗的效果,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级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 血糖调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针刺治疗。待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比对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观察组显著降低,数据间经软件比对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其功能恢复可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针刺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间6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增加治疗成功几率,值得在甲状腺手术中推广开来。

  • 标签: 个性化 甲状腺手术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并二者之间是否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交替影响做详细探究。研究方法分别将24颗脱落的同一位置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将其任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A组,第二组为B组,第一组采用丁香酚类封闭剂Endofil,第二组采用树脂类封闭剂AH-plus,然后在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将每一组进行细分,每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a1、a2、a3、和b1、b2、b3,每一个小组四颗牙齿。将a1和b1用相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1%的氯化钠溶液);a2和b2采用另一种清洗剂进行清洗(15%乙二胺四乙酸+4.5%氯酸钠+1%的氯化钠溶液);a3和b3在a2和b2的基础上再加超声清洗。用树脂粘结剂固定纤维桩五天后,做成薄片,利用新型电子显微镜每一组根管内壁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为纤维桩粘结强度a1组7.3兆帕,a2组9.2兆帕,a3组18兆帕,b1组10兆帕,b2组13兆帕,b3组19兆帕。利用三因素方差法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相互影响,每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溶液根管进行清洗时,使用树脂类封闭剂的纤维桩粘结强度比使用丁香酚类封闭剂的高;超声波介入清洗根管时,两种封闭剂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清洗剂 纤维桩
  • 简介:随着卫生部规划教材出版.相应的习题集便随着出版。习题集是教学的辅助教材,有益于教学抓重点,拓宽思路.帮助教学。但也有其局限性,促使学生为考试而围绕习题集学习,老师授课也时有受习题集影响,存在一些利与弊。试提出几点讨论.以提高习题集的正确认识与应用。

  • 标签: 习题集 教学 考试 试卷 辅助作用 教材出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4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中,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中应用胸腔镜技术,比传统手术效果更为理想,胸腔镜微创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传统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下,腹腔镜技术日渐成熟,基于其存在的术后恢复快、术中创伤小等应用优点,腹腔镜手术已然在妇科疾病治疗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头低脚高位、二氧化碳气腹创建会给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及社会系统等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所以,本文就针对腹腔镜技术中所采用的几种麻醉方法加以介绍,并妇科手术麻醉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安全性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机体功能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疼痛护理干预缓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4,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4、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常规护理 疼痛护理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