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美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例)和观察组(n=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传统隔离衣进行改造,设计出一种可拆式可控温的新型隔离衣。方法 对传统隔离衣的衣领、衣袖、背部、腹部、后颈及裤腿材料的选择及功能进行改造,将改造后的隔离衣与传统的隔离衣进行穿脱及功能对比。结果 经过62名熟练掌握穿脱隔离技巧的医务人员进行实验,新型隔离衣在穿衣时间、脱衣时间方面均小于传统隔离衣,新型隔离衣在控温时间方面优于传统隔离衣。结论 新型可拆式控温隔离衣能够减少穿脱时间,延长控温时间,方便穿脱,节省成本,实用性强。

  • 标签: 隔离衣 可拆卸式 控温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联合营养与单纯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至2021年收治的7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指标水平及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支持7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重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美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科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行美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循证护理,比对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等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5.00%)低于对照组(35.00%),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整体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美罗华 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5和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肺功能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PEF。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IL-33和ECP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F=100.55,P<0.05)。各哮喘组之间PEV1和P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25和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IL-25 IL-33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法林抗凝疗法后医生告知联合护士随访管理的干预情况。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实验对象,依据统计学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则融合医生告知护士随访管理,最终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出血率为10%,对照组出血率为43.33%,对比P<0.05。对照组每周药物使用剂量为(18.87±4.54)mg、首次达标天数为(8.78±1.87)d、首次达标所需检查次数(12.65±1.54)次,实验组每周药物使用剂量为(12.12±3.51)mg、首次达标天数为(6.91±1.54)d、首次达标所需检查次数(10.22±1.62)次,对比发现,P<0.05。结论:将医生告知联合护士随访模式应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管理中,可以降低患者服用药物剂量,减少检测次数,降低出血率。

  • 标签: 非瓣膜病 心房颤动 华法林抗凝 随访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接受法林抗凝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6例,应用平均分配方法,将其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28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遵从医嘱情况、饮食控制、服药依从、定期复诊等评分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接受法林抗凝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从依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华法林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口服法林的房颤患者合理开展一体化护理对其INR达标率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间接收并提供法林口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择选出74例,遵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计37例,研究期间参照组患者会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而探究组患者则于此基础上为其开展一体化护理。分析两组房颤患者的INR达标率、服药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出现率数据。结果:探究组房颤患者经护理后其INR达标率、服药依从性数据皆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且不良事件出现率数据也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口服法林房颤患者合理提供一体化护理既能够显著性提升其INR达标率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又能够显著性降低房颤患者不良事件出现风险,推荐参考。

  • 标签: 房颤 华法林抗凝治疗 一体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