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尽管其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仍居癌症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2位,每年约有70万例患者死于胃癌。胃癌往往发展至进展期时,患者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此时治疗的疗效非常有限,故胃癌的死亡率较高。少数国家如日本具备有效的胃癌筛检策略,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高。早期检出并采取胃切除或内镜下黏膜切除胃癌,可提高其治愈的概率。

  • 标签: 早期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致病机制 内镜下黏膜切除 癌症发病率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凯西莱在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作用。方法每周期化疗时每日应用凯西莱0.2g静滴15天,3周期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治疗组30例中2例出现肝损害。而对照组30例中有9例出现肝损害,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同时应用凯西莱能降低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而且还有预防肝损害的作用。

  • 标签: 凯西莱 化疗药物 肝损害 疗效观察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142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分析其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提示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12、18、24h分别测量血压共三次,取平均值为患者术后第1天血压,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升高组及血压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血压升高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者术后第1天共发生血压升高68例(47.9%)。两组患者在性别、切口缝合方法、疼痛程度、导尿舒适程度、镇痛泵适用与否、咳嗽情况等方面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女性、无减张切口缝合方法、VAS评分≥5分、导尿不适感、无镇痛泵使用、咳嗽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血压升高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症状很快得到控制,同时也使溃疡的愈合率达96%,取得了公认的疗效。不过,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后,一旦停药,6~12个月内又有80%溃疡复发。笔者1999—01/2000—01选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病人50例,用沈阳东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潘

  • 标签: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潘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复发 维持治疗 预防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的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并将无用的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等,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的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并将无用的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等,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的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并将无用的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等,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的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并将无用的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等,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非常严重。I.不要吃后悔药:预防消化疾病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的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并将无用的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等,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创伤病人免疫功能影响和对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科ICU住院严重创伤病人共78例,按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不同分为两组:①早期组:37例,入院3d内即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能全力行肠内营养;②普通组:41例,入院7d以后行肠内营养。分别在入院后第1d和第14d检测免疫功能指标、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早期组在入院第14d时测得血IgG、NK活性、CD3、CD4和CD4/C取比值分别均较入院第1d有明显升高(P〈0.01),而普通组在入院第14d时仅NK活性有所升高(P〈0.05);早期组在入院14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24.3%)明显低于普通组(41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肺部感染 严重创伤
  • 简介: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叶酸对消化道肿瘤均具有化学预防作用。目的:研究EGCG和叶酸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59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肿瘤模型组(M组,MNNG100mg/L自由饮用)、EGCG对照组(E组,EGCG12.5mg/d)、叶酸对照组(F组,叶酸1mg/d)、EGCG干预组(ME组,MNNG+EGCG)、叶酸干预组(MF组,MNNG+叶酸)、EGCG+叶酸干预组(MEF组,MNNG+EGCG+叶酸)和正常对照组(C组)。第29周停止MNNG和药物干预,第44周终止实验,处死各组大鼠,比较各组消化道肿瘤发生情况,行肿瘤组织Ki-67和原位凋亡检测。结果:与M组相比,MEF组肿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1);ME组和MEF组肿瘤组织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P=0.038和P=0.009);ME组、MF组和MEF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0、P=0.003和P=0.000)。各干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CG与叶酸联合应用对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具有化学预防作用,但并不比两者单用更为有效;两者联用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亦与单用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叶酸 化学预防 消化系统肿瘤 KI-67抗原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老年病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胃粘膜损害的疗效。方法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胃粘膜损害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的胃粘膜损害发生率为37.21%(16/4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病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胃粘膜损害的发生。

  • 标签: 奥美拉唑 老年病人 非甾体抗炎药 胃粘膜损害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洛赛克预防高龄危重症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8例高龄危重症病人分为洛赛克组32例和对照组16例。结果洛赛克组32例OB阳性例数仅5例,预防出血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16例中OB阳性例数为6例。洛赛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洛赛克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 标签: 洛赛克 危重症病人 应激性溃疡出血 高龄 对照组 预防
  • 简介:目的经胃肠镜微创治疗存在出血穿孔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内镜治疗的应用,为提高内镜微创治疗的安全性,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寻找对策,为内镜治疗后的预防性治疗进行探索。方法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防治胃肠穿透性疾病,经内镜下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快速修复溃疡面,内镜下切除术后创面预防性治疗。我院胃镜或肠镜进行内镜下治疗47例,其中胃镜下38例,肠镜下9例。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穿透性溃疡19例,边缘整齐的胃良性溃疡5例,食管气管凑2例,广基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创面15例,食管黏膜肌层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创面3例,EMR黏膜切除术后创面预防性治疗3例,每两周复查一次内镜,测量创面直径。结果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治疗穿透性溃疡预防穿孔,修复比单纯内科治疗愈合迅速,创面对合整齐;能够修复已经穿孔的清洁的小食管气管瘘。与常规内镜检查和内镜下单纯切除法相比,对于较大和较深内镜创面,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出血穿孔几率显著减少,几乎为零。结论选择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防治胃肠穿透性疾病新方法,使胃肠镜微创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

  • 标签: 内镜 生物蛋白胶 胃肠穿透性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危重患者为例,从中抽取40例参与本文研究,入选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根据其入院时间(2020-11至2022-01)行分组处理,组别命名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对两组不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低体温发生率,对比结果(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发生率更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p>0.05),无差异性,而护理后对比(p<0.05),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结果(p>0.05),护理后(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各评分更高。结论 对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危重患者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低体温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吸痰和囊套放气时机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在拔管期随机分成深麻醉组(A组,n=25)与浅麻醉组(B组,n=25),A组于深麻醉下吸痰和囊套放气、浅麻醉下拔管.B组于浅麻醉下吸痰,囊套放气.拔管。分别记录两组关腹膜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三个时点的HR、SBP、DB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组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明显轻于B组。结论深麻醉下吸痰和囊套放气,浅麻醉下拔管,有效地减轻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 标签: 深麻醉 吸痰 囊套放气 预防 全麻 拔管
  • 简介:目的探究手卫生管理对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月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手卫生管理前收治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管理后收治的3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手卫生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考核及手卫生依从性等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手卫生知识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共涉及156名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由35.25%提升至83.33%(P〈0.05);六步洗手法实践考核正确率由31.41%提升至85.89%(P〈0.05);实施管理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脱手套后、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及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第7、14天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卫生管理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管理 急性胰腺炎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