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与目的:不典型的鞍区病变易于误诊,特别是鞍动脉,误诊后的处理往往十分被动。本文结合我们误诊的两例鞍动脉,探讨鞍动脉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后的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们误诊的两例鞍动脉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例患者术前误诊为鞍区骨源性病变,1例误诊为垂体,均存经蝶手术过程中发生汹涌出血,术后脑血管造影提示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垂体功能低下及高泌乳素血症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上的异常流空信号为其特征性的影像改变。结论:非典型的鞍动脉诊断困难;当磁共振为非典型的鞍区病变表现,且有垂体功能低下和(或)视力下降时,或磁共振显示有异常的流空信号,应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 标签: 鞍内动脉瘤 诊断 误诊
  • 简介:背景与目的:儿童胶质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本文探讨儿童颅胶质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颅胶质的108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幕上44例(40.7%),幕下64例(59.3%),其中幕上近中线处30例,幕下近中线处49例;全切79例(73.1%),次全切22例(20.4%),部分切除或活检7例(6.5%);病理结果为低级别胶质93例(86.1%),高级别胶质15例(13.9%);其中星形细胞100例(92.6%)。99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86例随访至今无复发,术后生存率87.8%。结论:儿童胶质临床上有其特异性,肿瘤好发于幕下和近中线处,病理类型多为低级别星形细胞,治疗应以全切肿瘤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儿童 胶质瘤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提高对膀胱翻性乳头(IPB)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IPB的临床资料,29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结果病人术后生存良好,30例获得随访3mo~2a,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IPB是一种少见的尿路上皮肿瘤,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 标签: 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脊柱转移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epiduralspinalcordcompression,MESCC)后路减压固定术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压固定术的胸椎MESCC患者72例。收集每例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评分、Tokuhashi评分(包括原发肿瘤特点、术前卡氏评分、内脏转移、脊柱外骨转移、脊柱转移数目和Frankel分级)、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运动障碍出现的时间、受累椎体分布、连续性、病理性骨折、术后行走状态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数据。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各暴露因素组的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胸椎MESCC后路减压固定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结束时,72例中62例死亡,10例仍存活,中位生存期7.45(0.3~91.9)个月。5例(7%)术后1个月内死亡,47例(65%)术后1年死亡,55例(76%)术后2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ECOG评分〈2分、Tokuhashi评分〉8分、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24个月、术后可行走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MESCC患者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okuhashi评分、年龄、和术后行走能力是影响MESCC减压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okuhashi评分能很好地反映MESC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同时年龄、术后行走能力也是影响胸椎转移MESCC后路减压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骨肿瘤 胸椎 脊髓压迫症 减压术 外科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血管外膜细胞(hemangiopericytoma,HPC)发病率低,临床诊治困难,本研究旨在提高对颅HPC的认识。方法:回顾总结6例颅HP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以及手术切除和预后情况,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5例行放射治疗,1例拒绝放疗。术后随访1~10个月,尚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颅HPC生长活跃,血供丰富,尤其是位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时,因此要明确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应尽量全切,切除范围要广泛.放射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原发性黑色素罕见,其预后极差,罕见有长期存活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经综合治疗获得长期存活的桥小脑角恶性黑色素。患者男性.起病初始年龄47岁,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磁共振显示有侧桥小脑角肿瘤。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处病灶色黑,次全切除肿瘤。病理报告为恶性黑色素。颅外未见原发病灶。术后行四个疗程化疗。3个月后MRI示肿瘤复发,行第二次手术并全切肿瘤。术后予肿瘤疫苗、干扰素、白介素和榄香烯等辅助性治疗。进行了5年的影像学追踪,KPS100分,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 标签: 脑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桥脑小脑角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感染对宫颈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二者在宫颈腺癌发生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4例慢性宫颈炎和86例宫颈腺癌组织的HPV16/18DNA和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18DNA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1%,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8.3%(P〈0.01)。p27^kip1蛋白表达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5.8%,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织79.2%(P〈0.05).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P〈0.05)。p27^kip1表达与官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透明细胞腺癌p27^kip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它类型宫颈腺癌(P〈0.05)。结论HPV16/18感染可能引起p27^kip1蛋白表达异常,从而导致宫颈腺癌发生。

  • 标签: 宫颈肿瘤 腺癌 HPV P27^KIP1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 简介:1病例资料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简称恶纤组;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一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深部组织,以四肢(尤以下肢)和腹膜后[1]常见,原发于颅者极为罕见。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颅内肿瘤 原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翻性乳头状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膀胱翻性乳头状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患者。结果:4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膀胱翻性乳头状,其中1例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2例合并局灶性恶变;术后均行膀胱灌注治疗,术后生存良好,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者1例,其余均无生存至今。结论:膀胱翻性乳头状是泌尿系少见的良性肿瘤,易合并移行细胞癌,很少复发,预后良好;确诊主要依靠膀胱镜及病理活检;TURBt术是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应膀胱灌注并定期复查膀胱镜,以防治尿路上皮癌的发生。

  • 标签: 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移形细胞癌 膀胱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草酸铂为主的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5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收治的39例上皮性卵巢癌使用草酸铂的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30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初治患者9例,复发患者21例。初治者的近期疗效为PR88.9%(8/9)。复发患者中铂敏感者的有效率为55.6%(5/9),其中CR22.3%(2/9),PR33.3%(3/9);铂耐药者的有效率为PR16.7%(2/12)。7例有效的复发者中,2例CR患者的无缓解期分别为12个月和15个月,5例PR患者的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感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15.4%(6/39),骨髓抑制23.0%(9/39),肾脏毒性5.1%(2/39),胃肠道反应25.6%(10/39)。结论草酸铂为主的化疗对铂耐药或铂敏感的复发卵巢癌均有一定的疗效;用于卵巢癌的一线化疗亦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其毒性作用一般可耐受。

  • 标签: 卵巢癌 化学治疗 草酸铂 复发
  • 简介:病案摘要患者男,47岁.2002年8月因头疼、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半月就诊,头颅CT提示左侧颞部占位性病变.随即入院行开颅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大B细胞型.术后行全脑放DT:40Gy/20次.因出现硬脑膜外积液而对症治疗.2002年12月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不伴有疼痛、发热及其他不适,穿刺细胞学提示非霍奇金氏淋巴,而转入肿瘤科.行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时睾丸肿块消退,现没有发现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和器官受侵,患者生活工作正常.

  • 标签: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颅内肿瘤 睾丸 放射治疗 化疗
  • 简介:临床上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大多数需要通过外科干预达到长期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但由于椎间盘生物力学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如何在保持椎间盘完整性的基础上,促进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再生的生物治疗方法成为椎间盘退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热点.椎间盘髓核基质数量和成分的改变被认为是椎间盘退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引入各种外源性生长因子、种子细胞、基因以及基因转染的细胞,以期增加髓核细胞外基质含量,恢复II型胶原和蛋白多糖比例,逆转或延缓椎间盘退的发展进程.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生物治疗 临床研究 基因转染
  • 简介:1病例资料女性患者,40岁:因“头痛头晕4个月,月经紊乱1年余.停经4个月”来院,追问病史,自幼左耳听力丧失.未行任何治疗;目前无视物模糊、无视力下降、无泌乳、无多饮多汗、无面部疼痛、无面部麻木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略粗糙,无明显色素沉着,口唇略肥厚.肢端未见明显肥大,视力视野正常,两侧睑裂等大.两侧鼻唇沟对称。

  • 标签: 听神经瘤 垂体瘤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左侧海马脑PXA进行头颅MRI检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MRI在左侧海马发现直径约0.8mm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稍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部分囊影呈现高信号,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其余脑组织的信号均匀,异常信号影未见。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含较多砂粒体、似黄色样,与正常脑实质的界限欠清,细胞形态多样,由梭形、单核样及椭圆形等形态细胞组成,多核巨细胞也散在可见,细胞胞浆有的含脂滴,细胞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灶区附近可见散在淋巴粒细胞浸润。对PXA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染发现,肿瘤细胞表达中GFAP、CD34、S-100、Vimenin为阳性,EMA、CD163、NF、NeuN染色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2%;对其进行网状纤维染色,可发现网状纤维网将细胞分割包绕于其中。结论:脑PXA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多形性 黄色 星形细胞瘤 病理特征
  • 简介:%0JournalArticle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约占整个尿路上皮肿瘤的5%,其中以移行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原发性输尿管癌的95%以上。由于输尿管尿路上皮肿瘤不易直接观察,不易进行局部治疗,发现时较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有更高的肿瘤分期,且输尿管肌层薄,而淋巴丰富,故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更早出现转移或更易穿透至输尿管周围,最为常见的远处转移是肝脏、骨骼及肺Ⅲ,预后差,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诊断与治疗 预后
  • 简介:临床上胶质相关癫痫较常见。随着胶质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癫痫成为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多种因素促进胶质相关癫痫的发生,了解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控制癫痫。治疗胶质相关癫痫,必须基于肿瘤学和癫痫病学制订全方位策略。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癫痫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组的非编码序列的转录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蛋白编码序列以及各种小分子RNA,miRNA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功能与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目前关于miRNA与胶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miRNA可能为胶质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和靶点。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胶质瘤 基因治疗
  • 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体。得了癌症,当然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瞑,觉得癌症就等于死亡。曾有患者说:“自从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总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愤怒和委屈,说“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啊?”恐瞑、委屈、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不断折磨着患者的内心,让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生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不能工作,不能照顾孩子,不能做家务,很多以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现在都做不了,感到非常沮丧。

  • 标签: 心理 带瘤生存 负性情绪 癌症 患者 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