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2002年12月~2004年4月在我院接受穿透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将其与国外类似报道比较.方法对相应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117例穿透角膜移植.其中男性82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5.5±18.7岁(8~75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38例(33.48%),其中,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疤痕及大泡角膜病变占第二位,各17例(14.53%),随后为移植片排斥、真菌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以及原因不明的角膜白斑.圆锥角膜组的平均年龄为21.83±8.3岁(15~33岁),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大泡角膜病变组的平均年龄为60±16.65岁(25~84岁),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大泡角膜病变依次是角膜移植最常见的原因.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 平均年龄 角膜白斑 大泡性角膜病变 疤痕 外伤后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行泪道探通术的手术时机及其安全。方法:采用回顾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01/2010-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37例165眼新生儿泪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137例165眼,患儿年龄≤3月龄者64眼,其中加压探通治愈16眼,1次探通治愈48眼;~6月龄者68眼,其中加压冲洗治愈4眼,1次探通治愈62眼,2次探通治愈1眼,1例1眼未随诊;~12月龄者24眼,1次探通治愈12眼,2次探通治愈8眼,3次探通治愈2眼,未随诊2例2眼;~18月龄者9眼,其中1次探通治愈6眼,2次探通治愈3眼。结论:新生儿泪囊患者,若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年龄〉2月龄者应尽早行泪道探通术,且安全可行。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泪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2眼)慢性化脓泪囊患者行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植入成功率100%。4眼于术后4-7d发生阻塞,及时行泪道冲洗后恢复通畅。硅胶管留置期间,其中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除28眼,另外4眼仍有轻度溢泪。取出硅胶管后复发5眼占15%,治愈23眼,好转4眼,总有效率84%。结论应用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泪囊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高,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溢泪 硅胶管植入
  • 简介:<正>经咽喉部的各种插管操作如气管插管、食管镜检查、食管异物取出、插胃管等,如操作方法不当,易引起环杓关节脱位,若被误诊、漏诊,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声音嘶哑。自1994年1月以来,我们治疗了此类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环杓关节脱位 气管插管 咽喉部 插胃管 食管异物 软骨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的系统观察研究泪点发生炎症的原因及泪点发展转归的临床规律,以及设计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等,显示把泪点作为独立疾病列出的必要。方法:用裂隙灯观察泪点和眼表,并泪道冲洗、探通检查;用微距照相记录泪点典型病变,其中有24眼泪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泪点病临床特征:几乎所有泪点患者都合并急、慢性结膜炎;多数为泪点单独发炎,少数与后续泪道阻塞疾病合并存在。急性泪点少见,溢热泪,泪点局部红肿、痒痛,泪点壁贴合关闭泪点口,以抗炎药物治疗为主。慢性泪点多见,溢冷泪,主要有泪点壁软缩,泪点乳头平坦,泪点口向心性缩小;增殖膜覆盖泪点口;泪点壁肿胀、增生贴合关闭泪点口;增生的睑结膜包裹稀薄的积脓包埋泪点口,形成白色隆起的泪点外观四种类型。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良好。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泪点病多发而常见,有独特的发展转归临床规律,和单独的手术治疗方法,把泪点作为独立疾病单独列出,以减少泪道病诊治的疏漏和错误等非常必要。

  • 标签: 泪点炎 泪点炎病 泪点阻塞 泪道阻塞
  • 简介:<正>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眼科致盲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急,预后差。现就我院收治急性视网膜坏死5例,经用无环鸟苷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55岁,均为青壮年;单眼发病3例,双眼发病2例,共7眼;双眼发病时间3~30天,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 治疗观察 视网膜动脉 地塞米松 联合治疗 致盲率
  • 简介:目的探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简称制霉菌素油剂)的广谱抗真菌、改善耳道内环境、恢复耳道上皮分泌及自洁功能的效果。方法以60例行真菌涂片滴入氢氧化钾镜于下检查确诊为真菌外耳道患者为研究对象,2周为1个疗程,不得中途退出。常规清洁耳道,待耳道干燥后涂布制霉菌素油剂,治疗3~5次后评估患者耳道不适症状的改善、分泌物质与量的变化、上皮充血糜烂的恢复、真菌的检测分型与培养药敏变化。结果药剂分布均匀,耳内分泌物易排出,患者的舒适度与上皮功能恢复改善快。结论制霉菌素有广谱杀真菌效果,合用湿润烫伤膏的油剂可改善耳道内环境。制霉菌素油剂治疗真菌外耳道符合耳道生理病理治疗需求,效果良好。

  • 标签: 制霉菌素 麻油制剂 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镜检 耳道自洁功能
  • 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糖尿病患者约有25%会发生视网膜病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病人视力严重下降,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由于手术相对复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手术既是患者所迫切希望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恐惧感。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糖
  • 简介:目的参照眼球解剖参数,观察4种术式治疗APACG急性发作后的临床效果,研究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APACG急性发作期的患者,48例53眼。根据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和眼球参数(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作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条件分别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单纯白内障手术、激光虹膜周切术,观察术后眼压(非接触)、BCVA、房角改变、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青白联合手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其他术式。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单纯白内障手术提高最明显。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青白联合手术和单纯白内障手术加深显著。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具有短眼轴、晶状体相对比较厚的APACG患者,白内障手术指针可适当扩大,倡议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时联合行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压控制更好,同时提高视力,短期内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青白联合手术 激光虹膜周切术 晶状体厚度
  • 简介: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原田病急性期浆液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1-12/2003-07就诊本院患者11例(22眼)在临床诊断当天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剂量为500mg,1次/d,连续用3d后迅速减量,于7d内减为强的松口服.OCT和间接眼底镜观察炎症渗出吸收情况,检查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次日即可观察到22眼视网膜下液均明显减少,静滴3d后浆液视网膜脱离基本消失,视网膜复位,出院时21眼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14眼(64%)视力恢复至0.5以上.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可促进原田病急性期视网膜下液迅速吸收,恢复视功能,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大剂量 急性期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视网膜下液 治疗作用
  • 简介: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11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抑郁评分(HAMD)、焦虑评分(HAMA)。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1%低于对照组14.04%(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3.68%(P〈0.05);护理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综合护理 HAMD评分 HAMA评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8例(162眼)年龄相关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不可逆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年龄相关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有效控制血糖,避免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显著增强临床疗效。

  • 标签: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对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眼角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12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161例196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扭动模式组(A组)和传统模式组(B组),晶状体核硬度按照Emery标准进行分级。记录术中所使用的有效超声时间(ultrasoundtime,UST)、有效累积释放能量(cumulativedissipatedenergy,CDE),并比较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角膜水肿程度(cornealedemadegree,CED)、眼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和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各级核硬度手术中所使用的UST和CDE比较,A组较B组低。术后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术后1、7d时A组较B组高,而术后3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角膜水肿和CCT比较,术后1、7d时A组较B组眼角膜水肿轻,平均CCT厚,术后30d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d平均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A组较B组高,丢失率低。结论:由于缩短了术中UST和减少了CDE,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减轻了对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周期缩短,但并未根本解决超声乳化对眼角膜造成的损伤。

  • 标签: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 眼角膜 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球后注射联合高压氧,15天后除了停止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其余治疗不变,30天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的改变。结果视力治疗组治愈13眼,显效4眼,有效10眼,无效3眼。对照组治愈6眼,显效12眼,有效8眼,无效4眼。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Z=-3.074,P=0.002。视野治疗组治愈1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无效3眼。对照组治愈3眼,显效8眼,有效14眼,无效5眼,两组经ridit分析Z=-3.504,P=0.000。结论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 标签: 山莨菪碱 高压氧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简介:AIM:Tocharacterizetheclinicalfeatures,diagnosis,treatmentandprognosisofuveitisassociatedwithankylosingspondylitis(AS)inChinesepatients.·METHODS:TwohundredandthreepatientswithuveitisassociatedwithASfollowed-upinthe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DapingHospitalbetween2005and2010wereretrospectivelyevaluatedinthisstudy.Completeophthalmologicalexaminationswereevaluatedatbaselineandduringthefollow-upperiod.Thegender,age,follow-uptime,meanfrequencyofuveitisonset,andaccompanyingeyeexaminationfindings,history,demographicalparameterswerereviewed.Allthepatientspresentedcompleteclinicalandradiologic(sacroiliac,lumbar,dorsalandcervicalspine,knee,ankle,shoulder,hip,elbow)evaluation.HLA-B27typingwasalsosearched.·RESULTS:Therewere203patientsdiagnosedwithASassociateduveitis.AllshowedsacroiliacX-raychangesindicativeofAS.Therewere184maleand19femalepatients.Theaverageageofpatientswas35±12(range18-50).Meanfollow-upperiodwas2.4years(1-5years).Acuteanterioruveitiswasthemostcommontypeofuveitisinbothgenders.121eyespresentedunilateralinvolvement(55.2%),and92eyespresentedbilateralinvolvement(45.3%)withonsetalternately.22eyesoccurredhypopyon,16eyeswerefoundanteriorvitreouscells,7eyeswerenotedreactivemacularedemaorexudation,29eyespresentedposteriorsynechiaeofiris,and14eyespresentedcataract,9eyespresentedsecondaryglaucoma,2eyespresentedbendcornealdegenerationand1eyespresentedatrophyofeyeball.Atthefinalvisit,uveitiswaswellcontrolledinmostpatients.·CONCLUSION:ASassociatedwithuveitisinChinesepatientsmainlymanifestsasacuteanterioruveitis.AcombinationofcorticosteroidswithothermydriasisagentsiseffectiveformostASassociatedwithuveitispatients.Ingeneral,theprognosisisgoodinthesecases.

  • 标签: HLA-B27 ANTERIOR UVEITIS acute ANTERIOR UVEITIS
  • 简介:目的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月—520177月我院难治青光眼患者74例(74眼),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37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49%(32/较对8637)照组59.46%(22/37)高,且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较对照组40.54%(15/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应用于难治青光眼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安全性
  • 简介:泪囊鼻腔吻合术"工"字型吻合法[1]是治疗慢性泪囊的常用方法,但它对泪囊已有纤维改变且与周围组织粘连以及泪囊较小者的手术效果较差.我科自1996年以来,用Kasper法[2]即不缝合黏膜瓣法,手术治疗慢性泪囊患者1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 标签: Kasper法 手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血清中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与房水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其相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02/2018-01糖尿病白内障患者69例(观察组)和白内障患者6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检测房水和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对HbA1c、HOMA-IR与房水和血清中IGF-1、IL-6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中的FPG、HbA1c、HOMA-IR,以及房水和血清中IGF-1、IL-6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1c与房水及血清中的IGF-1和IL-6均呈正相关(P<0.05)。HOMA-IR与房水及血清中的IGF-1和IL-6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HbA1c、HOMA-IR与房水及血清中的IGF-1、IL-6含量具有相关,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辅助判断病情。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胰岛素抵抗 房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爱心光明行"活动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龄伴全身疾病患者213例(90.6%),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65.1%,13.6%和11.1%。术前因首次全身疾病评估暂缓手术25例(10.6%),经有效治疗后手术。手术脱残率95.4%,脱盲率84.2%,12例视力〈0.1患者眼底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结论:加强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充分治疗全身疾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监护,操作轻巧,手术时间10~15min,是保证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或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高龄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在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术。结果35例急性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术,有31例能快速降低眼压,无操作意外和并发症。结论前房穿刺术可以作为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一种方法,避免或减少应用甘‘露醇的全身毒副作用,降低医疗风险。

  • 标签: 急性青光眼 前房穿刺 降低眼压 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