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颌骨囊性病变采用开窗减压术和刮治截骨术的治疗效果及义齿式囊肿塞的应用。方法81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开窗减压术(36例)和刮治截骨术(45例),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x±s表示,对两种治疗方法手术用时、出血量、受累牙拔除、下唇麻木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与复发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窗减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31.2±4.1)min,术中出血量为(20.3±7.2)ml、受累牙拔除为(0.7±0.04)个,术后疼痛、下唇麻木、感染及术后3年咀嚼功能下降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刮治截骨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年刮治截骨术组有6例面形发生轻度不对称,2例复发(4.44%),开窗术组无面形改变和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了颌骨的完整性及病变区的患牙,相对应刮治截骨术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囊肿 开窗减压术 囊肿塞 义齿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维螺旋CT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技术显示颌面部囊肿及肿瘤的效果,探讨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部囊肿及肿瘤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后,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重建并测量,结合术中所见比较二者在定位定界,显示病损所破坏,骨皮质膨胀等方面的效果。以既往二维CT为基础进行的颌骨手术为对照,比较三维螺旋CT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上的差别。结果:容积再现技术在定位、定界、显示骨膨胀和破坏方面均优于表面再现技术,测量值更接近术中测量(P〈0.05)。三维螺旋CT在手术中的指导意义优于二维C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15.11%)。结论:容积再现技术在定性及定量评估方面较表面再现技术更精确,所获信息更全面,更能反映病损的真实情况。三维螺旋CT,尤其是容积再现技术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诊断手段,对提高手术效果,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囊肿 肿瘤 体层摄影术 容积再现 表面再现
  • 简介: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骨碎补总黄酮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构建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2周后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取大鼠牙槽骨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槽骨呈骨质疏松样改变,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骨高转换。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可显著改善牙槽骨结构,增加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P〈0.05)及骨小梁厚度,减小骨小梁间距(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血钙上升(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抑制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破坏,减缓牙槽骨骨量丢失,改善骨代谢,对牙槽骨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

  • 标签: 骨碎补总黄酮 牙槽骨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