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当P〈0.05(或P〈0.01)时,应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描述为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

  • 标签: 统计学 医药 安徽 统计分析方法 析因设计资料 成组设计
  • 简介:目的:旨在掌握安徽省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无菌检查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方法采取现场检查配合书面汇总的形式。结果无菌检查实验室实际运行中在菌种及培养基的管理、设施设备验证、无菌试验复试等方面还存在缺陷。结论多数被调研的企业基本能够按照药品GMP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对无菌药品进行无菌检查。

  • 标签: 调研报告 实验室 无菌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控制对策,防止钩体病在我县流行。方法根据怀远县1970~2005年疫情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加以整理分析。结果通过预防服药、灭鼠、家畜圈养、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怀远县钩体病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总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呈现流行形式发生改变、流行类型有所不同、流行强度有所降低、流行菌群出现更迭等疫情特点。结论通过资料分析,说明我县采用的控制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 防治对策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药品零加成前后对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4月1至2017年4月1日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以2015年4月1日为界)门诊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的比值及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零加成前和药品零加成后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5位的中成药中,虽有9种药品相同,但其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药品零加成实施后,中成药整体销售金额稳步提升,用药频度增长幅度较大的中成药以理血剂为主;药品零加成实施后,百令胶囊销售金额排序连续2年居第1位;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复方丹参滴丸的用药频度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后,我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结构发生变化,患者日均用药费用降低,但也不排除有不合理用药的地方,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

  • 标签: 药品零加成 中成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安徽地区1163例不育男性的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情况及特点,探讨其在诊治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PCR)技术扩增1163例精子数目、活力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的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并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的片段进行鉴别分析。结果1163例不育患者中130例(11.18%)患者AZF基因位点发生微缺失。在AZF微缺失组合类型中,AZFc+AZFd位点微缺失最多,共97例(8.34%,97/1163);其次为AZFb+AZFc+AZFd的组合缺失,共21例(1.81%,21/1163);AZFa+AZFb+AZFc+AZFd四个AZF区域均发生缺失的患者,以及仅仅在AZFa区域发生微缺失的患者分别为6例,各占总不育患者的0.52%(6/1163)。结论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是部分男性不育症的重要遗传致病因素,有必要对精液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将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

  • 标签: 男性不育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无精子因子 Y染色体微缺失
  • 简介: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优生优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减少出生缺陷就显得尤为重要。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是一项集政策性、科学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工作。为有效掌握疾病种类做患病的相关性研究,控制出生缺陷儿的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病残儿 医学鉴定 优生优育
  • 简介:安徽省药理学会第六届二次学术年会”于2010年10月15日~17日在安徽省蚌埠市隆重召开。大会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安徽省药理学会的领导下,由蚌埠医学院承办。全省学会会员积极参加会议,有200余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药理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150余篇,内容涉及药理学科研教学多个方面,包括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数学药理、分子药理、临床药理、抗炎免疫药理、肿瘤药理及中药药理、教学经验等。

  • 标签: 药理学会 学术年会 安徽省 药理学工作者 抗炎免疫药理 蚌埠医学院
  • 简介: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检测方法及其在安徽省汉族人群中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在110名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进行CYP2C19等位基因分型研究.结果应用PCR-RFLP技术可准确区分CYP2C19基因型.在110名检测标本中,CYP2C19纯合子强代谢型、杂合子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的发生率分别40%、49%和11%.结论PCR-RFLP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特异性高,成熟,稳定;中国安徽汉族人群存在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其弱代谢型的发生率与中国总体发生率基本一致.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遗传学多态性现象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岳西县某贫困山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人们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当地居民龋病、牙周病的发病情况,指导开展相关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方法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普查的调查方法,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龋病以患龋率和龋均数,牙周病以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的检出率做为统计指标。结果共调查某贫困山村居民487例,总患龋率为63.66%,受检者龋均为2.07颗,牙龈出血检出率为14.37%,牙结石检出率为95.48%,牙周袋检出率为16.02%,总体失牙率为72.69%,全口无牙率为1.64%,义齿修复率为5.34%。结论患龋率,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检出率和全口无牙率均接近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但失牙率高、义齿修复率较低,应加强山区居民口腔健康防治工作,改善贫困山区居民口腔医疗条件。

  • 标签: 龋病 牙周病 口腔健康调查
  • 简介:目的探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8年12月底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2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选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控制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