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风景优美的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东邻渝北区,南毗沙坪坝,西连铜梁县,北接合川市.全区现有17个乡镇,人口65万,耕地总面积20622.2公顷,其中:田8483.1公顷,土10805.2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嘉陵江如玉带从地理位置将镇乡自然分隔为江东片6镇2乡和江西片9镇.北碚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水丰富,无霜期长.全区低山深丘交错,沟壑石峪纵横,但地形仍以浅丘为主.多年来,栽桑养蚕曾经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回顾北碚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历程,直面目前低迷滑坡的现状,实在是令人不堪回首,忧思如焚.

  • 标签: 蚕桑生产 现状及发展 北碚区 桑树 发展历程 亚热带季风气候
  • 简介:家蚕品种退化的内因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杂合性,外因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操作。有效防止家蚕品种退化要求一线技术员对种性认知能力强、责任心强、执行《技术规程》能力强,严格遵循遗传规律,把好引种关、防混关、数据关、环境关、复壮关、继代选择交配关,减少继代次数,能有效地防止种性退化,充分发挥品种资源优势。

  • 标签: 家蚕 种性退化 原因 措施
  • 简介:栽桑养蚕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优质、高产的蚕茧,为缫丝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同时,蚕茧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着蚕农的收益,影响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蚕茧质量对蚕桑丝绸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提高蚕茧质量,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须进一步分析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重点分析了上蔟和采茧售茧环节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蚕茧质量 蚕桑产业 可持续发展 栽桑养蚕 丝绸行业 优质
  • 简介:本文从家蚕核型多角体(BmNPV)的特异性、消毒防病、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探究血液型脓病的防治,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严格消毒、精心饲养、加强桑园管理以及推广使用优质蚕品种的防治策略.

  • 标签: 家蚕 血液型脓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作者在对蚕种场1.03hm^2被白蚁危害桑园受害情况调查基础上,概述了桑园白蚁的形态、发生原因、在桑树上危害的特点及其1年的基本活动规律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受害桑树单株桑叶减产达40%-50%、平均条长减少27.99%、弱条率增加676.92%、平均条数减少22.28%;用30倍杀螟松液针对蚁害部住喷或灌蚁巢,不仅可防治其危害,同时对蚕儿也很安全。

  • 标签: 白蚁 桑树 危害 防治
  • 简介:南充蚕桑丝绸业已连续五年出现全面亏损,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目前,处境更加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丝绸产品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蚕丝纤维在各种纤维中的地位下降,真丝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二是宏观管理失控,政企不分,条块分割,茧丝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 标签: 蚕业 政企不分 茧丝价格 真丝产品 亏损 丝绸业
  • 简介:蚕业发展史的情况表明,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稳产高产,而且影响丝绸行业的兴衰.近几年来,桑蚕茧丝绸行业的迅速发展,蚕茧价格上涨,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蚕农的积极性,然而,作为蚕桑生产最基础之一的蚕种生产却十分令人忧虑,是整个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而且面临的形势日逐严峻.

  • 标签: 蚕种生产 蚕种场 蚕桑生产 原蚕区 微粒子病 蚕种质量
  • 简介: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实践中,农药中毒屡见不鲜,且有趋于严重的迹象,已成为蚕区农民朋友增收的主要障碍,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蚕病造成的损失,2004年秋蚕期东台市富安镇因使用的乐果不纯,造成数千张蚕儿中毒,损失了几百万元,2005年春,因空气污染,东台市大部分镇发生不结茧蚕现象,比例从5%~30%不等,损失较大。

  • 标签: 农药中毒 控制 成因 家蚕 生产实践 空气污染
  • 简介:桑虱属杂食性害虫,不但为害桑树,还为害意杨树、榆树、桃树等多种树木。2006年我县保滩镇缺口村、唐集镇丰河村发生了严重的桑虱危害,虫口密度大,严重的一棵树上有1000多头桑虱若虫。桑虱若虫在早春密集于一年生枝条中上部冬芽芽基周围,以刺吸口器刺入枝条皮层和冬芽吸取液汁,致使枝条枯死,桑芽枯竭不能萌发,有的发芽后嫩叶也枯焦而死,雌成虫还为害叶片,严重影响春叶产量。

  • 标签: 桑虱 一年生枝条 防治 原因 虫口密度 春叶产量
  • 简介:1发病特征危害血液型脓病俗称高节蚕,系感染细胞核多角体病毒所致,传染途径为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发病多在3龄~老熟,尤以5龄中后期最为严重。本病属亚急性传染病,小蚕感染后经3~4天发病死亡,大蚕经4~6天发病;外温高时病程加快。

  • 标签: 血液型脓病 家蚕 防治 原因 发病特征 核多角体病毒
  • 简介:1东兴镇蚕桑基本情况东兴镇位于阆中市北部,距市区16km,幅员面积48km。,辖12个行政村,15300余人,2015年全镇桑园面积6000余亩,其中有500亩以上的基地村5个,有100亩以上的社20个,有桑园3~10亩以上的大户150户。大部分桑园栽植为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树龄较长,加之该镇属于山区地貌,森林覆盖率增大,导致林桑矛盾突出,部分桑园四周被树木包围,从而导致桑树老化,树势较弱,抽条少而短,叶形小,叶片薄,单株产叶量低,影响蚕茧质量与效益,影响全镇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 标签: 低产桑园 改造措施 原因 蚕桑产业 森林覆盖率 单株产叶量
  • 简介:本文总结了S对动植物、尤其是对桑蚕的危害,并用重量法和比浊法测定了桑叶中的S含量,回收率满意;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区域桑叶S含量对蚕影响较小。

  • 标签: 桑叶 硫含量 重量法 比浊法
  • 简介:一、马桑资源概况我县具有多种蓖麻蚕饲料植物,主要是马桑、臭椿、蓖麻、乌柏,其中尤以马桑资源最为丰富。马桑属马桑科,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生命力强,耐砍伐。马桑一般生长在海拔400米~1600米区域内的荒山荒坡上和灌木丛林中,土壤以石灰质的黄壤和紫色土为主。马桑的生长分布状况分为三类;一类,密集状,即马桑比较集中,一般一亩有250株以上,二类,簇状,几株马桑在一起,成簇状,簇与簇之间有一

  • 标签: 马桑科 马桑属 生长分布 饲料植物 丛林中 叙永县
  • 简介:设饱食添食区与饱食对照区、吊食I添食区与吊食I对照区,吊食Ⅱ添食区与吊食Ⅱ对照区共6个处理,为5龄蚕起蚕添食营养饲料,每处理区再设一个重复区,每处理区蚕头数200头。添食区添食营养饲料,自5龄饷食开始到见熟蚕为止,每天3次,每次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1:i0配兑的稀释液用喷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对照区则饲喂用清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桑叶。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桑蚕营养饲料可以增强蚕儿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提高叶丝转化率等。

  • 标签: 桑蚕 营养饲料 添食
  • 简介:2007年夏蚕养殖中,偶遇大量虫灾,同时蚕期又遇高温多湿天气,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也受到一定打击。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浅析我区2007年夏蚕夏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 标签: 夏蚕 蚕病 原因 对策
  • 简介:预防蚕病发生,落实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前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由于蚕茧收购政策不稳,影响蚕农积极性,也给蚕病防治工作带来不利。目前蚕病损失的主要因素已由传染性蚕病损失转变为非传染性蚕病损失。根据笔者的统计实际调查结果,2005年至2007年本镇实发蚕种2600张,因蚕病损失的蚕种量占全年饲养量的10%,平均每张种损失85元。

  • 标签: 蚕病防治 综合防治 传染性蚕病 原因 蚕茧收购政策 蚕茧生产
  • 简介: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类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生物碱的分类、杀虫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作为杀虫剂在新农药开发中的作用和植物生物碱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并对桑树生物碱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植物生物碱 杀虫活性 杀虫剂
  • 简介:我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发种、产茧曾名列全省前茅,特别是四边桑栽植模式曾在全省推广。蚕桑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栽桑养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蚕桑产业 产业现状 武胜县 栽桑养蚕 栽植模式 特色产业
  • 简介:调查宜州、象州、平南等9个县市每饲养一张蚕种的桑园投入和养蚕投入,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2007—2010年和2011上半年的养蚕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桑养蚕虽劳动投入较大,但农民收入可观,2011年每饲养一张蚕种收入高达1400~1800元,跟同行种植业和养殖业比,效益显著。通过5年间的茧价和效益对比分析可见,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今天,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底限约为30~35元/kg,高于此底线有生产积极性,低于此底线蚕农或许会挖桑毁桑。

  • 标签: 单张养蚕成本 效益分析
  • 简介:近年来,射阳县每期蚕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农药中毒.其中毒原因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不高,同时给我县蚕桑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笔者对近几年射阳县常见农药中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 标签: 农药中毒 原因分析 家蚕 防治 中毒原因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