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从竹子上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半纤维素酶的菌种,通过出菇实验和ITS序列扩增,研究了其子实体、菌丝形态及分子特征,对菌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在静置和振荡培养条件下分析了菌株的酶系组成,该菌主要产半纤维素酶、木素酶和少量纤维素酶。本实验用该菌产生的木聚糖酶协同漆酶/介体进行竹浆生物漂白,酶处理后纸浆白度可达81%以上,黏度下降不多。结果表明,酶处理有利于提高竹浆的可漂性、增加后续漂白中木素的脱除。

  • 标签: 木聚糖酶 漆酶 序列 培养 生物漂白
  • 简介:本文对人工营造的20年生阔叶红松林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营造的20年生白桦-红松混交林总生物量达118.00t/hm2,色赤杨-红松混交林总生物量达98.43t/hm2,红松纯林仅为93.27t/hm2.白桦-红松与色赤杨-红松混交林的生产力分别为23.573t/hm2a与13.799t/hm2a.分别为红松纯林的277.53%,162.45%.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红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42.31%,50.00%,植物总数量也只有人工阔叶红松林的18.15%,11.67%.人工阔叶红松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均高于红松纯林:色赤杨-红松、白桦-红松混交林乔木层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0.69;灌木层为2.30,2.35;草本层为1.62、1.28;而红松纯林分别为0,1.81,0.69.同时人工阔叶红松林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也高于红松纯林.

  • 标签: 人工阔叶红松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
  • 简介:利用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对麦草进行生物制浆特性的研究.菌丝能够迅速在麦草表面上生长,5d后就可以在麦草的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有力的网状结构.该菌株降解木素的模式是'同步脱木素',即同时降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使细胞壁被腐蚀变薄,并且有孔洞和凹坑出现.这些孔洞和凹坑以及气孔,为化学药液进入细胞壁提供了通道,改善了化学处理的效果.该菌株对麦草进行'同步脱木素'作用,使得细胞壁变薄,并有凹坑出现.微生物处理还能提高化机浆的得率和成浆的强度性能,减少磨浆能耗,但纸浆的白度和不透明度有所降低.

  • 标签: 微生物预处理 麦草 微观结构 化学成分 白度 纸浆
  • 简介:概述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生物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论述了真菌和不同生物酶在控制DCS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DCS生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溶解与胶体物质 白水 果胶酶 脂肪酶 漆酶
  • 简介:在实验室分离纯化的一株产漆酶白腐菌,通过形态观察实验和扩增18srDNA序列分析,研究了其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分子特征,对菌种进行分类鉴定,得知该菌种属革耳菌。该荣种稻草固体发酵产生漆酶高峰出现在第21d,酶活为3895IU/L,漆酶协同介体ABTS处理硫酸盐竹浆,后经过氧化氢全无氯漂白,结果表明,经LOP和OLQP漂白的纸浆比未经漆酶处理的QP或OQP漂白的纸浆白度提高4~7个百分点,卡伯值下降,并保持较高黏度。这表明该菌产生的漆酶在介体存在时可用于竹子硫酸盐浆的生物漂白。

  • 标签: 白腐菌 漆酶 形态 序列 生物漂自
  • 简介:<正>福建省晋江市银响精细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原晋江市银响日用加工厂)始创于1988年初,于1994年加入晋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并成立银响精细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科协。公司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7千多平方米,是集生产、研发、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化科技先导型企业,年产能8万多吨,现有成套化工生产设备170台套,分析检测仪

  • 标签: 科技开发 福建省晋江市 科学技术协会 先导型 检测仪 占地面积
  • 简介:以经兼性厌氯酸化处理后的桉木SCMP制浆废水为基质,投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无机含硫化合物,研究无机含硫化合物对光合菌处理(30℃,微好氯)的毒性抑制作用,测定了光合菌处理后,废水中古毫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体系中总硫含量≥620mg/L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对活性≤69.5%,且古量越高,这种抑制作用越强。四种古硫化合物对光合细菌处理过程抑制作用的强弱次序为Na2S>Na2SO2>Na2SO4>Na2S2O2,废水中Na2S和Na2SO2在光合细菌微好氧处理条件下,主要被氧化成Na2SO4和分子硫。兼性厌氯酸化预处理,对该废水有一定的脱毒作用。

  • 标签: 制浆废水 生物处理 SO2 好氧处理 含硫化合物 酸化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