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有的抗磨液压油(L-HM)适用于80~-5℃环境温度,不能满足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室外使用。低温液压油(L-HV)一般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属寒区用油,但价格很高。目前进口液压设备来自纬度较高的国家,这些设备制造商推荐使用的液压油都必须具有较低的倾点(-20~-30℃)。

  • 标签: 倾点 粘度指数改进剂 抗磨液压油 低温液压油 通过技术鉴定 寒区
  • 简介:日本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2006年9月上市销售发泡倍率可设定5~10的无交联型发泡聚丙烯(PP)板材,目标是2007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2008年达到2亿美元。

  • 标签: 发泡聚丙烯 发泡倍率 交联型 上市 板材 工业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科研项目——渤海油藏描述数据库系统——于1994年4月通过专家鉴定。评审结论为:“此成果在油藏描述领域率先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在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由地震、测井和地质等3大类38个子库组成,具有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和可移植强等特点。所用模块化设计既体现了关系模型的优点.又兼顾了层次模型的长处。较好地解决了地震、测井类大批量数据存取和查询的问题。该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海、陆油藏描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工具,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渤海 油藏描述数据库系统 通过鉴定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
  • 简介:由于井下地质情况复杂,储集层纵向、横向上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对川渝地区地层卡层、取心、储集层优劣判定及钻井轨迹优化调整带来很大困难,施工现场采用了随钻镜下岩石薄片鉴定技术及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技术。以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为例,通过及时分析所钻地层矿物元素含量特征,观察鉴定薄片中古生物种类、晶粒晶形发育特征、孔洞缝发育特征等,准确识别了雷口坡组风化壳和飞仙关组与长兴组地层界面。实钻证实,随钻薄片鉴定及元素分析为实钻地层划分、特征岩识别、储集层发育优劣情况初步判别、现场轨迹优化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储集层识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随钻 薄片鉴定 元素分析 特征岩性识别 地层划分 储集层
  • 简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制,聚氨酯事业部由新工艺“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生产的产品,完成了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所规定的任务,通过集团公司技术专家的鉴定。此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装置的生产能力。采用连续法和独特的聚合物分散稳定剂及特定加料方法,生产出的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GPOP—H45。

  • 标签: 聚合物多元醇 通过技术鉴定 高固含量 高活性 科学技术研究 国际先进水平
  • 简介: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参编单位起草编制的,国家行业标准《钢制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抗震鉴定标准》报批稿,2005年4月27日通过了由中国石化集团工程建设部组织的审查会审查。会议由中国石化集团工程建设部标准处吴绍平副处长主持,来自中石化集团抗震中心站、仪化集团、齐鲁石化、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等八家单位2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 标签: 圆筒形储罐 鉴定标准 通过审查 抗震 立式 常压
  • 简介:由沈阳化工学院开发的氯乙烯合成增产技术通过辽宁省级成果鉴定。该项目通过采用SQP非线性规划算法,结合氯乙烯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实现全工序的整体优化控制。他们通过选用新工艺、新设备及设备创新,实现了氯乙烯生产能力的突破,将氯乙烯合成装置的生产能力由4万t/a提高到7万t/a。氯乙烯产品的单体质量、消耗定额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指标。

  • 标签: 沈阳化工学院 增产技术 乙烯合成 成果鉴定 氯乙烯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