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白血细胞K562经3,6,9,12,24,36,48,60,72h不同时间磁场处理后,利用MTT法检测其生长活性,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结果表明,K562细胞经9mT稳恒磁场处理0~72h后,从12h起磁场对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K562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MTT实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标签: 白血病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 研究初报 稳恒磁场 K562细胞 磁场处理
  • 简介:摘要患儿1,男,11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伴双下肢瘀斑,按压后不褪色就诊,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TCF3-HLF融合基因阳性;患儿2,男,15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就诊,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CR-ABL1(P210)融合基因阳性,均为高危组。2例患儿经中国儿童白血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2008方案(CCLG-ALL-2008方案)序贯化疗后微小残留(MRD)或基因定量均未转阴,接受1个疗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MRD与基因定量转阴,且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后2例患儿均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对症治疗后缓解。现患儿定期复查MRD及基因定量均为阴性,病情稳定。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贝林妥欧单抗 CD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针对筛选特定癌症亚型的特异表达基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癌症基因芯片的后综分析方法——运用并改进秩打分算法(RS),对有序基因列表的统计均值取秩并打分.该算法结合常用的“一对多”(OVA)比对方法或“一对一”(OVO)比对方法,在跨平台检测某些白血亚型特异基因时显得极为有效.6个公开的白血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白血亚型间的分子生物信号差异强于芯片系统间的差异.此外,一组儿童白血亚型(BCR—ABL)的标志基因能够准确预测成人白血中的该亚型.结果有助于从白血或其他有着充分研究背景的癌症芯片表达数据中,发现、确认和治疗其亚型.

  • 标签: 寡核苷酸生物芯片 后综分析 秩打分 白血病
  • 作者: 温晓佳 郑胡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3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童血液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5
  • 简介:摘要维奈克拉是一种高选择性、B淋巴细胞瘤-2(BCL-2)的小分子抑制剂,无论是作为单一疗法,还是与去甲基化药物、低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使用均对急性髓细胞白血(AML)治疗有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该治疗无反应或缓解后复发,维奈克拉耐药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抗凋亡蛋白髓细胞白血-1(MCL-1)是BCL-2家族中一种重要的抗凋亡蛋白,对于许多细胞的存活是必需的,但其过表达在各种类型白血的发病机制和介导维奈克拉耐药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CL-1过表达在维奈克拉耐药中的作用、MCL-1过表达发生机制及克服MCL-1过表达对维奈克拉耐药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提高维奈克拉在AML治疗中的效果提供临床思路。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维奈克拉 耐药机制 髓细胞白血病-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方法以56例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更少,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更低。结论实施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对降低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CNSL)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月诊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并发CNSL患者1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患者12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化疗用药时间、死亡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化疗时间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并发CNSL患者复发率高,复发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白血细胞和人体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反比例关系是制约用药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小儿白血临床表现及疾病类型等因素与误诊的关系。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已确诊为白血初发期患儿214例,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白血的类型、主要的临床表现与误诊病种等一些因素的关系。结果使小儿白血出现误诊的原因和白血的类型有一定关系,其中误诊率最高为ALL,高达57.9%,之后为ANLL(40.3%),最后为CML(50.1%),三种类型误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年龄与性别无关(P>0.05);在本次研究中的误诊病种类多达24种,其中风湿类疾病是被误诊率最多的病症(16.7%);在临床表现中误诊率较高的为关节痛病史患者(P<0.05),而误诊率较低的则为出血症状患者(P<0.05)。结论小儿白血的误诊和类型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等的变化多样相关,患有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易出现误诊情况,而出现出血症状则比较容易诊断。

  • 标签: 白血病 小儿 误诊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存在不同的炎症表型。慢阻肺的气道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为主,近年研究发现某些慢阻肺患者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且具有某些明显特征,是慢阻肺的EOS炎症表型,也称为EOS型慢阻肺。本文就EOS与慢阻肺的关系进行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EOS型慢阻肺,为慢阻肺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嗜酸性粒细胞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分输血治疗在白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白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随机选取,60例患者都收治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对其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值的变化,还有输注血小板后24h的血小板回升率等数据进行观察和计算,并研究受供血者个人情况,比如性别等对其悬浮红细胞具有什么影响。结果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以及红细胞输注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前者移植后优于移植前,后者移植前优于移植后。如果供受者具有一致的血型,那么其输注效果优势较高。结论对于白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影响悬浮红细胞等效果的因素包括供受者血型以及是否移植造血干细胞等。

  • 标签: 白血病患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物信息分析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患者IKZF1基因突变型转录本进行分型和定量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63例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用RNA-seq数据进行IKZF1转录本分型和定量分析的生物信息分析流程,并应用于这些患者的测序数据分析。将用RNA-seq分析得到的IKZF1突变型转录本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263例B-ALL患者中,RT-PCR结合Sanger测序鉴定出53例患者存在IKZF1突变转录本,其中IK6和IK10转录本分别占67.9%(36/53)和28.3%(15/53),有2例患者IK6和IK10转录本双阳性。RNA-seq分析共鉴定出51例患者存在IKZF1突变转录本。以RT-PCR结果为参考,RNA-seq分析IKZF1突变转录本的敏感度为94.3%(50/53),特异度为99.5%(209/210)。在50例RNA-seq和RT-PCR分析IKZF1突变均阳性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突变型转录本占IKZF1总表达量的比值(psi值)[M(Q1, Q3)]为0.14(0.11,0.35),低于其他44例患者的0.88(0.35,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45,P<0.001)。IKZF1突变多发生于以JAK-STAT通路异常为特征的Ph+和Ph样B-ALL,以及伴PAX5易位的B-ALL。结论通过优化的生物信息分析流程设计,可以用RNA-seq数据对B-ALL的IKZF1转录本进行分型和定量分析,并且发现了IKZF1突变型转录本的表达量分群现象和IKZF1突变与PAX5易位的伴随现象。

  • 标签: 白血病,B细胞 转录组测序 剪接异构体
  • 简介:问题式教学法的利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高职 白血病 问题式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儿及家属遵医行为、提高其对白血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为制定我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儿健康教育路径提供依据。方法将14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接触点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经过健康教育后,第27天白血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第10天(P<0.05);试验组第10天、第27天实验组白血相关知识掌握度、家属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点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白血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家属护理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接触点 健康教育路径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运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的4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治疗期间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7.78%,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45例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黏膜溃疡、胃肠不适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ALL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率,并改善护患关系,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甲氨蝶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浓度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患者MTX延迟排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4至8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97例ALL患儿,所有患儿共进行了192次大剂量MTX治疗。采集患儿大剂量MTX治疗后停药0、24、48 h外周血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MTX和7-OHMTX的浓度。根据判断延迟排泄的浓度标准,分为正常排泄组(n=149)和延迟排泄组(n=43)。根据年龄分为0~9岁组(n=95)、10~14岁组(n=50)、15~18岁组(n=47)。分析正常排泄组和延迟排泄组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在停药后不同监测时间点MTX和7-OHMTX浓度差异。根据停药后0 h时MTX和7-OHMTX浓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曲线上约登指数最大一点对应的浓度值设定为预警延迟排泄的警示值。分析大剂量MTX治疗后延迟排泄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延迟排泄组在不同监测时间点的MTX和7-OHMTX浓度均高于正常排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本研究使用的治疗方案下,可将0 h时MTX浓度(CMTX-0h)>148.8 μmol/L和7-OHMTX浓度(C7-OHMTX-0h)>17.8 μmol/L作为警示值,预警ALL患儿可能发生MTX延迟排泄的敏感度分别为72.1%和97.7%,特异度分别为84.6%和54.4%。MTX延迟排泄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58,P<0.01)。延迟排泄组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2.6%、37.2%,高于正常排泄组的12.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间在不同监测时间点的MTX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7-OHMTX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HPLC-MS/MS法同时监测血浆中MTX及7-OHMTX浓度可以为ALL患儿大剂量MTX治疗时临床个体化用药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白血病,淋巴样 甲氨蝶呤 药物监测 儿童
  • 简介:摘要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靶向治疗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时,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基因突变(KMs)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经典的Sanger基因测序是当前筛查BCR-ABL1-KMs的金标准,但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无法获得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不能鉴定复合突变、不能分析多个突变克隆的组成及演变等局限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将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GS)应用于靶向检测BCR-ABL1-KMs。NGS相对于Sanger测序具有检测灵敏度更高、可准确计算VAF、可分析复合突变和克隆组成等优势,已被国际专家共识推荐为TKIs耐药突变的首选筛查方法。本文对相关进展做一介绍,并建议应重视NGS在BCR-ABL1-KMs检测中的应用。

  • 标签: 白血病,B细胞 分子诊断技术 高通量基因测序 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严重者易合并各类感染,疾病异质性强,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为更好指导国内医师的临床实践,提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进展、综述,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断流程、鉴别诊断、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形成共识,供临床医生参考。

  • 标签: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