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罗锦雯:1969年5月20日生,江西南昌人。1989年7月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现为南昌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漆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漆画创作。漆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主要漆画作品如下:《山野新风》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孟加拉《亚洲现代艺术展》,并刊登于该国所出画册《亚洲现代艺术展》。《芳香盈路》入选《中国漆画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作品展》;入选《中日现代漆艺展》;并刊登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漆画绘制工艺》。《春韵》入选《中国艺术博览会》;入选《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览》。《独上枝头》入选《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获三等奖。

  • 标签: 艺术星空
  • 简介:有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很复杂;有些看起来复杂的事情,说起来竟很简单。——现今,有一类女性作家描写女性心态的创作,就呈现出这种令人思索的状态。她们写女性在爱情婚烟问题上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看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又很简单,或者本来很简单,却搞得关系很复杂,心态很复杂,行为很复杂,事态发展很复杂。比如,有这样一部中篇小说:一位女学生爱上了男教师。"女为悦己者容"。她变得漂亮了,爱打扮了,但却碍于种种原因未便吐露真情。老师已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可爱

  • 标签: 创作深化 艺术规律 女性作家 女学生 复杂 女性心态
  • 简介:摘要丹纳艺术哲学中艺术的理想是对艺术品标准与价值的论述,“理想”的论述提出对艺术品的要求和艺术创作的引导。丹纳在论述艺术中的“理想”问题中论述了极具说服力的观点,即艺术品中“特征”的重要程度与配合力度,不论是模仿艺术(绘画、雕塑),还是非模仿艺术(纯粹音乐与建筑),对这一观点都同样适用。艺术通过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笔者认为艺术品需要审美思想与艺术形式相融合,才能使艺术品保持永恒的经典,现以人体艺术为例,系统论述丹纳艺术哲学中艺术的理想,深入探究艺术创作的形式表达和情感表现。

  • 标签: 艺术特征 人体艺术 丹纳 艺术情感
  • 简介:现代艺术家对原始艺术的发现不是一件偶然的、孤立的事件。它有着一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复,最终出现了整体的风格和性质。在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现代艺术家领会了很多样式的原始艺术,利用原始艺术展现了现代艺术中隐含的原始冲动。

  • 标签: 现代艺术 原始艺术 借鉴 艺术家 艺术展
  • 简介:每种艺术都有审美的独特性.这是每种艺术生手的首要条件。因此,研究艺术特性,是每个从艺人员首要的任务。

  • 标签: 艺术性 电视艺术片 艺术特性
  • 作者: 范会燕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塞尚的艺术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其作品一直保持着和谐、冷静、平衡以及对形与色特殊的感觉,对明暗、体积、层次、空间的研究,使他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然世界的“理性主义”的艺术世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京大学赵德明教授翻译的墨西哥作家皮托尔的随笔集《逃亡的艺术》作为“世界文学论坛·新名著主义丛书”之一种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皮托尔这个名字对我国读者,甚至从事拉美文学研究的人都是陌生的,鲜人为知,直到2006年获得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才声名远播。《逃亡的艺术》分为四个部分:回忆篇、写作篇、读书篇和结尾篇,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进行反思,通过写作记录下反思的成果,在读书的同时比较自己的写作经验,并且吸收和借鉴他人的智慧和技巧”。

  • 标签: 艺术 逃亡 写作经验 世界文学 北京大学 文学研究
  • 简介:我是从薛智国油画语言、手法风格与包含在其中的美感入手,认识他的作品的。薛智国一直醉心于自己所生活的东北黑土地,并在其中发现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美感形式。画家笔下的黑土地,充满了生命力,形象化为"家园"意象……这个家园是画家的艺术之根,也是画

  • 标签: 艺术语言 绘画实践 绘画形式 《艳阳天》 创作模式 具象
  • 简介:年画是民艺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要凭事实说话,有一份史料说一份话.不能凭空说事。中国什么时候有雕版?

  • 标签: 艺术 辽代 事实说话 年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潮安简介王潮安,字瀚生,齐鲁人氏,1951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分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好画,笔勤不掇。崇尚中国画的优秀传统,认真研读前人作品,对中国画的格、韵、气、笔、图有着独特的领悟。近年来,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西绘画融合之路,借鉴和汲取西方绘画的有益语言,大胆尝试,积极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作品追求笔、墨、色的有机结合和交响予人的视

  • 标签: 中国画 鉴赏 有机结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术作品 造型艺术
  • 简介:摘要仪式艺术的跨学科特性,使其研究形成明显的学科整合趋势。前人研究集中于民族志式的专题研究、艺术门类性研究及仪式与艺术互动关系的研究。将仪式艺术的探讨放置于文化变迁之中,注重其动态发展是本文进行仪式艺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仪式艺术并非一成不变,它一直在与社会情境互动,随社会变迁而演变,内涵与外延也超出了原有范围,表现出不断被建构的状态。仪式艺术的功能不仅表现于节日的神圣仪式中,还表现出在民族意识、族群关系、经济驱动等方面中的巨大张力。

  • 标签: 仪式艺术 社会变迁 活态性
  • 作者: 程媛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1期
  • 机构:舞蹈艺术是表演艺术。她不同于绘画、书法、摄影,她是必须经过表演而完成的艺术她有不同于戏剧、音乐、曲艺,虽然都是必须经过表演而完成的艺术,但舞蹈却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艺术创造的手段;她也不同于杂技和艺术体操,虽然都是以高超的形体技能进行表演,但舞蹈则更强调运用形体技能表演艺术的情感,体现艺术的意境,创造艺术的形象。舞蹈表演特殊矛盾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它的独立研究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艺术的禀赋,这大体是先天的;艺术的学养,当然是后天的;艺术的识见,则来源于前两者。无先天之禀赋,而以为勤能补拙,对艺术之外的领域,或许是可能的,唯有艺术,勤不足以补拙。

  • 标签: 艺术 符号 识见 风格
  • 简介:<正>(1913~1990)穿着时尚华丽的年轻女子出现在飞机旁,看上去似乎正准备出门远行。这在20世纪中期是个会让许多人向往、羡慕的情节。就算是今天这个场面仍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诱惑力和感染力。这幅作品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当时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理想化的场景。《旅行之艺术》是英国时装摄影家诺尔曼·帕金森1951年拍摄的。他非常热衷于将时装模特带入生活化的环境中,在此基础上再融入戏剧化的情节。照片中的人物装束打扮、前景背景以及影调处理都相当完

  • 标签: 影调 诺尔曼 过人之处 现实生活 帕金 黑白摄影
  • 简介:王安石对苏轼政治信仰上的歧见可谓恨之入骨,当他读到王安石写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词时,  苏轼也时常写诗作文将王安石揶揄挖苦一番

  • 标签: 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