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阿格拉(Agra)是印度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为外国游客到印度游览的首选之地。自公元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它一直是印度的首都,遗留着泰姬陵这样奇迹般的历史遗迹。由于这个城市历史并不冗长,因此史料完整,流传着许多幽婉故事和家国传奇。作为此地最有名的君主“沙贾”,了解阿格拉,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几乎就等同于对他的生平的瞻仰。

  • 标签: 眼泪 历史遗迹 旅游城市 外国游客 16世纪 15世纪
  • 简介:元朝西北宗藩国,统治中亚地区的蒙古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兴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

  • 标签: 察合台汗国 钱币 形制 历史文化 版式 中国
  • 简介:沙里福墓位于阿勒泰市沙里福公园内。沙里福·金恩思·库库岱叶夫(1900年9月10日-1943年10月27日),男,哈萨克族,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人。中国哈萨克族进步人士先驱,著名爱国人士,知名教育家。

  • 标签: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市 吉木乃县 爱国人士 教育家
  • 简介:茶马贸易肇于唐,始于宋,盛于明,衰于清。有明一代,茶马贸易贯穿始终。明代茶马贸易主要有西北、西南两路,而河、岷、洮三则是明西北茶马贸易的行政中心及主要交易中心。明朝的茶马贸易,不仅仅是一项国防政策,同时也是一项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它的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明王朝西北边防的安全,同时还极大的促进了内地及河、岷、洮等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及各民族融合的实现。

  • 标签: 明代 茶马贸易 河州 岷州 洮州
  • 简介:1998年3月,日本风间书屋出版了吉田顺一教授等7人撰《阿勒坦传译注》,令蒙古史学界瞩目,成为这一古典名著的最新研究成果。众所熟知,1958年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王府家庙内发现了蒙古文抄本《阿勒坦传》,此后20多年间抄本深藏于图书馆中,虽然有人做过介绍,但大多数人只知其名,罕睹其面。1984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珠荣嘎先生将《阿勒坦传》全文分为393节,加以校勘注释,并附原抄本的影印件,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从此人们得见这一珍贵抄本的真面目。《阿勒坦传》以其对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的翔实准确记载,被视为足以与《元朝秘史》、《黄金史》、《蒙古源

  • 标签: 阿勒坦汗 最新成果 蒙古文 《蒙古源流》 蒙古语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元大德年间,都哇死,诸子继立,与此同时,窝阔台国在海都死后亦迅速衰弱,很快为元朝支持的察合台国所灭。整个突厥斯坦和河中之地都为察合台国统治。经过三十余年历史发展,都哇系诸王的势力在相互争夺位的斗争中衰落下去,非成吉思汗系统的诸侯代之而起,他们除了控制朝政外,还控制了各地的政权。一三四六年以后,察合台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秃刺家族统治,西部则复把鲁刺思氏合札罕家族控制。东部的秃刺家族拥立了秃鲁帖木儿,西部的合札罕家族则把持着名义上的正统位。本文打算对这一时期察合台国东西部分的历史作如下论述,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 标签: 帖木儿 海答儿 察合台汗国 忽辛 英译本 帖木儿汗
  • 简介:说起沈阳历史上的辉煌,这里的人们总是忘不了告诉你”一朝兴王地,两代王都“的荣耀。至今仍雄踞于古城中的沈阳故宫建筑群。就是大清帝国奠基之地的真实见证。

  • 标签: 沈阳市 中国 辽宁 故宫建筑群 建筑风格 历史背景
  • 简介:察合台国伊斯兰化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期(国形成—1260年)出现了统治者倾向伊斯兰教的现象,为萌芽时期;中期(1260年—1334年)陆续有可汗皈依伊斯兰教,为发展时期;末期(1334年—1370年)西部突厥化蒙古贵族和东部秃鲁帖木儿以后诸皆信奉伊斯兰教,为完成时期。本文还就察合台国伊斯兰化萌芽、发展和完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证。

  • 标签: 察合台 汗国 伊斯兰
  • 简介:蒙古国后期。成吉思汗将其辽阔的国疆土分封与四个儿子。察合台(?-1242年)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其分封的领土包括中亚的马维兰纳尔、谢米列奇耶、喀什噶尔和哈萨克的东南部.整个范围包括天山南北以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成为察合台氏族世袭领地。察合台的封地最初以伊犁为中心.包括楚河、塔刺斯河直至河中地区.其政治中心则在伊犁的阿力麻里(在今新疆霍城水定镇西北),察合台本人也经常驻住在阿力麻里。1224年统一建立起察合台国.阿力麻里成为察合台国的都城。

  • 标签: 察合台汗国 蒙古汗国 后期 货币 成吉思汗 喀什噶尔
  • 简介:一1864年6月,新疆库车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一度推翻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建立了地方性政权。当地宗教上层人士热西丁乘机取得领导权,自称“和卓”(汉文作“黄和卓”),并冠以“圣人穆罕默德最伟大的后裔,宇宙力量的主宰者”的头衔,打出“向异教徒开战”的狂热的宗教旗帜。到1864年年底,势力已大大扩展,西起乌什、阿克苏,东达吐鲁番、鲁克沁,都是热西丁的势力范围,成为当时新疆地区几个互不统属,又有一定

  • 标签: 西丁 鲁克沁 乌什 和卓 向异 上层人士
  • 简介:“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是我国货币历史中探讨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研究时,[口厌]哒国钱币又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这类钱币实物在我国境内出土发现极为罕少,加之[口厌]哒国的史籍资料记载匮乏,国内专家学者们很少涉及。笔者有幸在上世纪末的几年间征集到属[口厌]哒国钱币实物三十多枚,今介绍给专家、学者及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同好,在研究、探讨时参考,不当之处,请给予斧正。

  • 标签: 钱币 “丝绸之路” 鉴赏 专家学者 出土 史籍
  • 简介:在蒙古文编年史中,阿勒坦被称作,虽然在全部编年史中所记并不一致,但都可以见到阿勒坦被授予号的记载。然而,阿勒坦是达延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之次子,从作为正统的达延长子一系来看,他是旁系,是本不应该成为的人物。在达延统一东蒙古之后不久,权尚且相当强大的当时,正统以外的人成为,我以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阿勒坦是怎样、又缘何原因成为的呢?考虑到从阿勒坦之后,在蒙古出现了许多正统系以外的人称的现象,阿勒坦的号就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所幸近年来由于可以利用新史料《阿勒坦传》,使对此类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成为可能,故本文将阿勒坦的号问题作为

  • 标签: 阿勒坦汗 《蒙古源流》 小王子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成吉思汗 《明实录》
  • 简介:一、墓葬概况及地理位置1980年春,卓资县碌碡坪乡洞坝村一位农民在采集盖房基石时,于村南部的冲沟内发现了大量的铜器和少量的金器、银器及铁器等物品。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原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闻讯后,

  • 标签: 卓资县 忽洞坝 墓葬 辽代早期
  • 简介:<正>据《剑阁县续志》和塔南侧《鹤鸣山新建白塔记》碑记载:剑白塔始建于乾隆庚寅年(1770年)年,因战乱影响,时建时停,终于在乾隆丁酉年(1777年)竣工。历时七年,艰难曲折。剑白塔巍峨耸立在剑阁县城东南0.5公里的鹤鸣山上,俯瞰山脚蜿蜒东去的闻溪河,与南侧山腰的著名的唐代摩崖道教造像,李商隐撰《剑重阳亭铭》碑,颜真卿书

  • 标签: 白塔 剑阁县 塔体 鹤鸣山 乾隆 叠涩
  • 简介:<正>鄯,是北魏在湟水地区的州郡一级的行政建置。史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鄯善镇,置鄯,州治今西宁。鄯善,原系西域一国,首府在今新疆若羌,为何在西宁有鄯善镇和鄯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魏太武帝即派军西征,439年攻灭北凉。北凉王沮渠牧犍弟张掖太守沮渠宜得、乐都太守沮渠安周、酒泉太守沮渠无讳等先后逃至敦煌,谋夺鄯善。鄯善王惧,奔且末,其子真达乃降沮渠氏,隔绝丝绸之路。太平真君六年(445

  • 标签: 鄯州 鄯善 北魏 乐都 吐谷浑 湟水地区
  • 简介:十六世纪,蒙古土默特部杰出首领、成吉思汁第十七代孙阿勒坦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同明王朝达成和议后,次年被明政府封为顺义王。从此,偃武修文、一心向善。1578年在青海湖东畔的仰华寺与索南嘉措举行盛会,率先皈依佛门,对此后藏传佛教在蒙古草原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阿勒坦汗 藏传佛教 征战时期 归明时期 朝佛时期 传播
  • 简介:在蒙古族的历史上,除元朝曾铸行过多种铜币外,自元朝灭亡后,直至整个明朝(公元1368-1644年),无论东蒙古还是西蒙古,皆未铸行过任何铜币。清朝初期,西蒙古准噶尔部兴起;噶尔丹统治时期,更称建国,征服叶尔羌国。传至策妄阿拉布坦及其子噶尔丹策零,更兼并了天山南路,势力大盛,经济力量暴涨,于是出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开始铸行普尔钱。这是一种西方形制的打压铜饼币。

  • 标签: 准噶尔汗国 普尔 经济力量 蒙古族 清朝初期 准噶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