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汁分泌和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自然分娩产妇50例,其中25例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作为对照组,25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后产后乳汁分泌量、乳房胀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48h、72h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4.00%,P<0.05。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量,对于改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提高产妇对产后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汁分泌 乳房胀痛 乳房按摩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对患有乳腺肿块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肿块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超声技术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在术前进行检查;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技术对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在术前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和误诊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对患有乳腺肿块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 面积比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硬度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正常足月顺产初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即哺乳前进行乳房热敷、按摩,哺乳后挤奶;对照组予产科乳房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后1周乳房疼痛程度、硬度及泌乳量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产后1周,试验组乳房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乳房硬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产后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简单、易行,利于乳汁早期分泌,可明显减轻乳房疼痛,通畅乳腺管,为纯母乳喂养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保健 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定肱二头肌在被动牵伸过程中的杨氏模量变化,初步探索SWE测量肌肉硬度辅助肌张力定量评定的潜力。方法对49例脑卒中患者及30例健康受试者行双侧肘屈肌肌张力MAS评定,根据MAS分级结果分为健康受试者组、患者健侧组、MAS 0级组、1级组及1+级组。在受试者肘关节被动匀速伸直过程中,留取肱二头肌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录像,并读取杨氏模量数据。选取6个肘关节位置点,记录各位置点处的瞬时杨氏模量(EX)、计算各位置点较运动起始处的杨氏模量变化值(ΔE),分别评估EX和ΔE与MAS分级的相关性以及组间差异。结果MAS分级越高,肱二头肌杨氏模量越高,并且在肘关节伸直角度增加时其杨氏模量值增加越明显。在1/2关节活动范围(ROM)至全ROM之间可观察到EX及ΔE在MAS 0级与MAS 1级、MAS 0级与MAS 1+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S 1级与MAS 1+级之间在各个位置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剪切波弹性超声在运动过程中定量、实时测量肌肉硬度与MAS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肌张力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改良Ashworth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前期人群动脉僵硬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唐都医院体检中心及门诊就诊的人群中,前瞻性随机招募糖尿病前期受检者207例作为糖尿病前期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一项超声动脉僵硬度自动测量技术测量受检者颈-股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肱-桡PWV、股-踝PWV,常规评价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心功能情况,采集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设计问卷调查受检者吸烟、饮酒、饮食、熬夜、运动等生活习惯情况。采用组间比较、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糖尿病前期组颈-股PWV及颈总动脉IM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10±2.00)m/s对(6.26±1.14)m/s,(0.57±0.11)mm对(0.51±0.08)mm;均P<0.001],而两组间肱-桡PWV、股-踝PWV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前期是颈-股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此外,年龄(P<0.001)、舒张压(P<0.001)、熬夜(P=0.0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20)亦是颈-股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主动脉僵硬度显著增加,而外周动脉的僵硬度则无明显变化。糖尿病前期状态、年龄、舒张压、熬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股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超声多普勒 糖尿病前期 动脉僵硬度 脉搏波传播速度
  • 简介:由于光固化灯发出光照不均一,使得复合树脂(rbc)修复体因单体析出或内部收缩应力而导致不充分或过度固化,从而降低了rbc修复体使用寿命.该研究是为了确定两种光固化灯的光照分布及其对复合树脂材料局部的机械强度的影响.

  • 标签: 光固化灯 表面显微硬度 牙科树脂 光照 复合树脂材料 收缩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科共收治手部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患者9例。统计手术治疗次数及方式,分析治疗效果。彻底清创后Ⅰ期直接闭合创面4例,Ⅱ期缝合创面4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1例。行一次手术治疗4例,两次4例,三次1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5~6.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为特殊类型的手部高压注射伤,因聚氨酯发泡剂化学性质稳定,损伤机制主要在于高压产生的物理力及注射物膨胀力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应在Ⅰ期尽早对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和减压,如无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皮肤缺损的患者可Ⅰ期直接闭合创面,无需多次手术。

  • 标签: 手损伤 治疗效果 聚氨酯发泡剂 高压注射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019年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诊治的1例因聚氨酯材料误注入食指致手部广泛高压性注射伤患者,其指动脉及指神经均被累及,同时聚氨酯沿食指屈肌腱腱鞘累及右手掌及腕部。由于X线不显影,导致首次清创范围小,加之指端血供较差,最终患者右食指因感染、坏死截指。提示术前完善MR或B超以明确聚氨酯累及范围,初次彻底清创或多次清创对改善预后十分必要;手指血供较差可通过皮瓣移植技术重建血供。

  • 标签: 建筑材料 聚氨酯 高压性注射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长期鼻饲的病人聚氨酯胃管在胃内保留的适宜时间,以最大程度减少留置胃管带给病人的痛苦和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病人愈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聚氨酯胃管 留置时间
  • 简介:以自制的亲水性聚氨酯软泡沫为载体制备抗菌创伤敷料.对4种抗菌剂(超微二氧化钛粉末、磺胺嘧啶银、磺胺、硝酸银)进行了实验.采用预聚体法、填充法、浸渍法等3种方法将抗菌剂加载于聚氨酯敷料中,测试了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抗菌剂制备的敷料均有抗菌效能.综合考虑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手感、颜色、掉粉等因素,将超微二氧化钛粉末、磺胺嘧啶银和磺胺3种抗菌剂,填充加载法制备抗菌创伤敷料,抗菌效果好.

  • 标签: 创伤敷料 磺胺嘧啶银 抗菌剂 灭菌效果 制备 硝酸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科修复材料耐磨性及硬度与天然牙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齿修复患者,其中,29例患者采用钛合金材料修复,29例患者采用镍合金材料修复,采用万能摩损试验机进行纯钛、镍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以29颗天然牙釉质作为对照,对比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齿的耐磨性及硬度。结果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磨损量与硬度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磨损量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硬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磨性方面,镍合金材料与天然牙齿相似,硬度方面,镍铬合金与天然牙齿最相似,而密度方面,钛合金与天然牙齿最为相似。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修复材料。

  • 标签: 齿科 天然牙齿 修复材料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渗透树脂对漂白后牙釉质表面结构、显微硬度及颜色的影响,为渗透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通过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部分,每部分再通过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漂白组和联合组行冷光美白处理;树脂组和联合组行渗透树脂处理。A部分在处理后即刻及处理后2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3);B部分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及处理后2周进行显微硬度测量(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8);C部分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及处理后1、2周进行色度测量,并计算各组处理后各时间点与处理前的色差(ΔE值)(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10)。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处理后即刻树脂组、联合组牙釉质表面平整光滑,除可见树脂覆盖外,其余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漂白组表面可见微孔状缺损和矿物质沉积;处理后2周各组牙釉质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差别。处理后即刻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联合组显微硬度分别为(354±33)、(364±21)、(411±30)、(350±17)HV(F=9.39,P<0.05),漂白组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前和处理后2周4组显微硬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4、2.75,P>0.05)。处理后即刻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联合组ΔE值分别为0.00±0.00、2.29±1.86、7.20±1.94、8.00±0.88(F=74.21,P<0.05),除漂白组与联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树脂组、漂白组同组处理后各时间点Δ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6、0.30、0.96,P>0.05)。联合组处理后即刻ΔE值显著大于处理后1、2周(t=4.73、4.23,P<0.05),处理后1和2周间Δ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05)。结论对健康牙釉质进行美白时,单纯的冷光美白或冷光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均能达到美白效果。

  • 标签: 牙釉质 美学,牙科 复合树脂类 硬度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渗透树脂 冷光美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腰部多裂肌(LM)杨氏模量(E)的可重复性及双侧LM的E值差异,并分析LM在直立位、前曲90°位两种激活状态下E值变化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实习医师、规培医师及部分进修医师共计60例健康志愿者。使用SWE对志愿者分别于俯卧位、直立位、前屈90°位进行2次LM的E值评估。首先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重复测量之间的可靠性。然后对志愿者双侧LM的E值进行差异分析,对男、女志愿者组间在俯卧位、直立位及前曲90°位时LM的E值及其直立位、前曲90°位两种激活状态下E值变化率分别进行差异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俯卧位时LM的E值及直立位、前曲90°位时其E值变化率与性别、年龄、BMI、活动水平之间的单变量关系。结果采用SWE评估LM的E值的ICC值为0.691~0.951;同一姿势下双侧LM的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立位时LM的E值变化率约为2,前屈90°位时LM的E值变化率约为7;俯卧位时LM的E值与年龄和活动水平呈负相关(rs=-0.300,P=0.020;rs=-0.383,P=0.002),女性LM的E值高于男性,激活状态下LM的E值变化率与年龄和活动水平呈正相关(rs=0.278,P=0.031;rs=0.495,P<0.001),男性LM的E值变化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SWE评估LM的E值可重复性好,双侧LM的E值差异不明显。在收缩过程中,不同收缩策略LM的E值变化率不同,且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多裂肌 杨氏模量 腰痛
  • 简介:目的评估正常血压孕妇动脉僵硬度与分娩小于胎龄儿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脉搏波分析评估150例正常血压孕妇孕期动脉僵硬度和分娩胎儿体重,并根据胎儿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组(SGA组)和正常胎龄儿组(对照组)。分析孕妇动脉僵硬度[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增强指数(AIx)和心率75min/分的增强指数(AIx-75)]与小于胎龄儿的关系。结果45例孕妇妊娠26~33周分娩小于胎龄儿,105例孕妇分娩正常生长胎儿。SGA组AIx、AIx-75和CSP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肱动脉脉压间无统计学差异。出生体重与CSP(r=0.25,P〈0.01)、AIx(r=-0.22,P〈0.01)、AIx-75(r=-0.38,P〈0.01)显著相关,但是与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肱动脉脉压无相关性。结论动脉僵硬度的增加与血压正常的孕妇分娩小于胎龄儿有关,而且胎儿生长与母体血管内皮功能也有一定关系。脉搏波分析适用于评估母体动脉僵硬度,与宫内胎儿生长的相关性较传统肱动脉血压的相关性高。

  • 标签: 动脉僵硬度 脉搏波分析 小于胎龄儿
  • 简介:碳时代悄然光临,我们开门相迎。其实对于碳,我们并不陌生,无非就是简单至极的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然而人类短短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摧毁了地球维持数万年的美好。现在要找回当初的洁净,没有理由不心花怒放。

  • 标签: 工业化进程 空气清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儿手术期间体温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行手术的体重儿体温患者19例,围手术期均给予复温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本组患儿护理后复温表现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19例体重儿在复温护理干预后,体温均恢复至正常标准,回房后体温水平与低温状态下体温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体重儿常发生体温表现,行手术治疗期间需给予严密的复温护理措施,以维持体温水平平稳,及时纠正体温状况。

  • 标签: 低体重儿 围术期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水性聚氨酯组织工程支架在泌尿系统的组织功能性损伤和组织学缺损中的应用,为泌尿系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方法研究不同孔径和孔隙率的聚氨酯多孔支架对泌尿系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多孔聚氨酯组织工程支架的孔结构对泌尿系细胞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平均孔径和孔隙率(PU20)相对较小的支架有利于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和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生长,且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结论通过设计和制作不同孔结构的水性可降解聚氨酯(PU)多孔支架,能有效调节泌尿系不同细胞在多孔聚氨酯支架上的增殖和活力,显示了PU多孔支架能促进受损泌尿组织的修复潜力。

  • 标签: 泌尿道 聚氨酯支架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种基于区段脉搏波传播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测量的动脉僵硬度超声自动测量新方法——AMAS(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arterial stiffness)系统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纳入2019年9月1-30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高血压组,招募同期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由两名独立观察者分别采用传统手动法和AMAS系统对60例受检者的颈-股PWV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测值的一致性。结果经AMAS系统自动测量的颈-股PWV与传统手动法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53(95%CI=0.922~0.971),Bland-Altman分析亦显示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差值均值:-(0.08±0.40)m/s;一致性界限:-0.87~0.71 m/s]。AMAS系统较传统手动法可节省约70%的测量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结论AMAS系统测量动脉僵硬度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快速、可靠的动脉僵硬度评价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脉搏波传播速度 动脉僵硬度 自动测量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硬度采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4例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乳腺癌与各良性病灶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获取剪切波速的成功率>94%,在声触诊组织成像中,相比较其他各良性病灶而言,乳腺癌的图像更黑,乳腺炎次之,其次为乳腺纤维腺瘤;同时,与各良性病灶相比,乳腺癌的R-SWV、SWV以及AR值均较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各良性病灶的AR、SWV以及R-SWV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检测,可以将乳腺肿块的弹性特征充分反映出来,有助于诊断乳腺癌,尤其是鉴别诊断乳腺炎与乳腺癌,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乳腺肿块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准确率高,容易为超声医师掌握和量化的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超声诊断仪器进行诊断,同时应用超声的评分法进行评分,观察患者诊断的情况。结果恶性结节患者共有13例,包括: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1例,髓样癌患者1例,乳头状癌患者11例。良性结节患者共有36例,包括髓样增生患者6例,甲状腺肿患者26例,腺瘤患者4例;将4分、5分与6分当做临界值,对结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判断,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超声评分法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